藿香正气水检验操作规程
供试品加石油醚后,如发生乳化现象时,或经石油醚处理后,馏出液仍很浑浊时,可另取供试品,加水稀释,照上法蒸馏、测定。
标准依据:来源于(《中国药典》二000年版一部附录 M)。
2、装量差异取供试品5支,将内容物分别倒入已校正的干燥量筒内,在室温下检视,每支装量与标示装量比较,少于标示装量的不得多于一支,并不得少于标示装量的95%。如有一个不符合规定,则另取5个复试,应全部符合规定。
文件名:藿香正气水检验操作规程制定人:制定日期:分发份数:5
审核人:
审核日期:
颁发部门:GMP办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分发至:质量保证部、质监科、质量检验中心
[代号]C3
[品名]藿香正气水
[拼音]Huoxiang Zhengqi Shui
[规格及包装]1×10ml×10支×180盒,玻璃瓶装。
【检查】 1、乙醇量应为40%-50%
检验方法:蒸馏法
本法系用蒸馏后相对密度的方法测定各种制剂中在20℃时乙醇(C2H5OH)的含量(%)(ml/ml)。
取供试品,调节温度至20℃,精密量取25ml,置250ml分液漏斗中,加水约50ml,并加入氯化钠使之饱和,并用石油醚提取1~3次,分取下层水液,置150~200ml蒸馏瓶中,加水约25ml,加玻璃珠数粒,连接冷凝管,直火加热,缓缓蒸馏,速度以馏出液一滴接一滴为准。馏出液导入50ml量瓶中,俟馏出液约达48ml时,停止蒸馏。将馏出液温度调节至20℃,加20℃的水到刻度,摇匀,在20℃时按相对密度测定法测定相对密度。在乙醇相对密度表中查出乙醇的含量(%)(ml/ml),即为供试品中的乙醇含量(%)(ml/ml)。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厚朴酚、和厚朴酚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甲醇制成1ml含厚朴酚0.2mg、和厚朴酚0.1mg的溶液,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装量项下的本品5ml,加盐酸2滴,用氯仿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精密稀释至10ml,精密量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2)开启无菌室紫外杀菌灯和空气过滤装置,并使其工作不低于30min。
(3)操作人员用肥皂冼手,关闭紫外杀菌灯,进入缓冲间,换工作鞋。再用0.1%苯扎溴铵溶液或其他消毒液洗手或用乙醇棉擦手,穿戴无菌衣、帽、口罩、手套。
(4)操作前先用乙醇棉球擦手,再用碘伏棉球(也可用乙醇棉球)擦拭供试品瓶、盒、袋等的开口处周围,待干后用灭菌手术镊或剪将供试品启封。
测定法精密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支含厚朴以厚朴酚(C18H18O2)及和厚朴酚(C18H18O2)的总量计,不得少于5.8mg。
标准依据:来源于(《中国药典》二000年版一部附录附录Ⅵ D)。
【生物限度检查】按二OOO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检验,结果应符合以下要求:
[处方]苍 术 160g陈 皮 160g 厚朴(姜制)160g
白芷240g茯 苓 240g 大腹皮240g
生半夏 160g甘草浸膏 20g 广藿香油1.6ml
紫苏叶油0.8ml
[制法]以上十味,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分别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I O),用6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渗漉,前三种各收集初漉液400ml,后一种收集初漉液500ml备用,继续渗漉,收集漉液,浓缩后并入初漉液中。茯苓加水煮后,80℃温浸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取汁;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13.5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大腹皮加水煎煮,甘草浸膏打碎后用水化开;合并于上述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适量乙醇溶解,合并以上溶液混匀,用乙醇与水适量调整乙醇含量,并使全量成2050ml,静置、过滤、灌装,即得。
W=
标准依据:来源于(《中国药典》二000年版一部附录 C)。
3、其他 应符合酊剂项下的有关各项规定。(《中国药典》二000年版一部附录IN)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乙腈-水(50:2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4nm。理论板塔数按厚朴酚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2、试液的制备
(1)液体供试品 取供试品10ml,置灭菌锥形瓶中,加入90ml稀释剂,摇匀,作为1:10供试液。
(2)固体、半固体或粘稠供试品 称取供品10g,置于匀浆杯或适当灭菌容器中,加入100ml0.9%无菌氯化钠溶液,用匀浆仪(3000~5000r/,2/4min),振荡器或乳钵研磨等方法分散混匀。
杂菌总数: ≤100个/ml
霉菌总数: ≤100个/ml
大肠杆菌: 不得检出
活 螨.不得检出
检验操作方法:
1、操作前准备
(1)将供试品及所有已灭菌的平皿、锥形瓶、匀浆杯、试管、吸管(1ml、10ml)、量筒、稀释剂等移至无菌室内。每次试验所用物品必须事先计划,准备足够用量,避免操作中出入操作间。编号后将全部外包装(牛皮纸)去掉。
[处方来源] 《中国药典》二OOO年版一部
[法定标准及标准依据]
【性状】 本品为深棕色澄清液体(久贮略有浑浊);味辛、苦。
检查方法:取本品10ml置比色管中,在自然光下观察,颜色应符合规定;用舌尖舔少许样品,性味应符合规定。
【鉴别】 取本品20ml,用石油醚(30-60℃)提取两次,每次25ml,合并提取液,低温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1ml含1mg的溶液;再取厚朴酚、和厚朴酚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二OOO年版一部附录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各10µl、对照品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 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甲酸(85:15: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于100℃加热至厚朴酚、和厚朴酚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百秋里醇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紫红色斑点;在厚朴酚、和厚朴酚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