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技术规范(暂行)一、检测设备及器具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和湖北省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工作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必须配备的检测设备及器具的种类、数量、基本功能和性能参数。
本规范适用于湖北省境内的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2.引用标准GB 1856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15746.1~15746.3《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GB/T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17993《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开业条件》3.通用性要求3.1所有配置的检测设备、器具均应具有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及CMC认证标志。
3.2所有需进行计量检定的检测设备、器具均应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3.3 所配置设备、器具的种类、数量应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检测类别、检测项目与检测参数的要求。
3.4所配置设备、器具的技术性能应满足本规范提出的功能、技术指标。
3.5所配置设备、器具的测量范围应覆盖本地区所拥有各类车型。
4.检测类别、检测项目与检测参数4.1检测类别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对机动车实施检测的类别划分为五类,即:技术等级评定、客车春运检测、维修质量抽检、二级维护竣工检测、委托检测。
4.2检测项目对应于各检测类别的检测项目规定如下:4.2.1技术等级评定本类别对应的检测项目共18项,即:发动机性能、驱动轮输出功率、制动性能、前照灯特性、车速表性能、底盘状况、转向性能、轮胎特性、制动踏板性能、离合器踏板性能、驻车制动器性能、侧滑性能、尾气排放物含量、噪声、轴荷、客车防雨密封性、悬架特性、人工检视参数。
4.2.2客车春运检测本类别对应的检测项目共13项,即:发动机性能、制动性能、前照灯特性、车速表性能、转向性能、轮胎特性、侧滑性能、尾气排放物含量、噪声、轴荷、客车防雨密封性、悬架特性、人工检视参数。
4.2.3维修质量抽检本类别对应的检测项目共12项,即:发动机性能、制动性能、前照灯特性、车速表性能、底盘状况、轮胎特性、转向性能、侧滑性能、尾气排放物含量、轴荷、客车防雨密封性、人工检视参数。
4.2.4二级维护竣工检测本类别对应的检测项目共8项,即:发动机性能、制动性能、底盘状况、轮胎特性、侧滑性能、尾气排放物含量、轴荷、人工检视参数。
4.2.5委托检测本类别对应的检测项目由用户指定,应是以上四种检测类别中一个或多个检测项目。
4.3检测参数对应于各检测项目的检测参数规定如下:4.3.1发动机性能: 发动机无负荷功率、怠速转速、汽缸压力、启动电压、启动电流、蓄电池内阻、稳定电压、柴油机供油压力。
委托检测还包括:点火提前角、配气相位、分电器重叠角/白金闭合角、点火高压、单缸转速降、喷油压力、针阀开启压力、燃油雾化质量、供油泵供油量/供油均匀性、曲轴箱污染物。
4.3.2驱动轮输出功率:校正驱动轮输出功率、滑行距离、整车加速时间。
4.3.3制动性能:行车制动力、同轴制动力平衡、车轮拖滞力、制动协调时间、驻车制动力。
4.3.4前照灯特性:基准中心高度、远光灯发光强度、远/近光灯光轴偏移量。
4.3.5车速表性能:车速表示值误差。
4.3.6底盘状况:传动轴异响、传动轴游隙、前束、车轮外倾、主销后倾、主销内倾。
4.3.7转向性能:方向盘自由转动量、转向盘操纵力、转向轮转向角。
4.3.8轮胎特性:轮胎气压、轮胎花纹深度。
4.3.9制动踏板性能:制动踏板力、制动踏板行程。
4.3.10离合器踏板性能:离合器踏板力、离合器踏板行程。
4.3.11驻车制动器性能:驻车制动器操纵力。
4.3.12侧滑性能:车轮横向侧滑量。
4.3.13尾气排放物含量:汽油发动机: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氧气;柴油发动机:波许烟度值、光吸收系数。
4.3.14噪声:喇叭声级、客车车内噪声。
4.3.15轴荷:各轴质量、整车质量。
4.3.16客车防雨密封性:客车门窗泄露量。
4.3.17悬架特性:吸收率、同轴左右差值。
4.3.18 人工检视参数:整车装备及标识、车门车窗雨刮器、司乘座椅、卧铺、行李架(舱)、车架车身驾驶室外形与连接、安全带及安全出口、车厢地板挡泥板、轮辋车胎紧固及变形、悬架装置紧固及变形、传动轴车桥紧固及润滑、转向节(臂)横直拉杆及球销松旷及磨损、制动装置(行车、应急、驻车)完好、螺栓螺母紧固、灯光数量光色及位置、信号装置与仪表、漏气漏油漏水漏电、底盘异响、发动机启动性能、全车润滑、消防装置、内外后视镜前下视镜、主车挂车侧面后部安全防护装置、机油压力、空气调节装置、燃油系统安全防护、除雾除霜装置、安全架、列车牵引铰接装置、集装箱运输车锁止机构、危险货物运输车设施。
5.应配置的检测设备、器具5.1应配置的检测设备: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平板式制动检验台、轴(轮) 重仪、不透光烟度计、五气分析仪、前照灯检测仪、车速表检验台、声级计、汽车底盘测功机、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油耗计、转向轮转角仪、转向盘转向力—角仪、悬架装置试验台、前(四)轮定位仪、制动踏板力计、驻车制动操纵力计、喷淋装置、润滑油质分析仪、底盘间隙观察仪。
5.2应配置的检测器具:钢卷尺、钢板尺、轮胎花纹深度尺、轮胎压力表、气缸压力表、轮胎气压表、秒表、漆膜光泽仪、扭力扳手及专用手锤检验。
5.3以上设备、器具中转向轮转角仪、底盘间隙观察仪可根据各站检测量确定是否配置,声级计需配置2台,其它至少配置1台(套)。
6.检测设备、器具的技术要求7.其它7.1本规范由湖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负责解释。
7.2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本规范发布前有关湖北省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设备、器具的各项规定同时废止。
二、计算机系统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和湖北省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以下简称检测站)工作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检测站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配置的计算机及附属硬件设备和电气、通讯、控制线路的技术性能及软件基本功能和数据库结构。
本规范适用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站。
2.引用标准GB 18565《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17993《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开业条件》GB/T15746.1~15746.3《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GB/T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JT/T478《汽车检测站计算机系统技术规范》3.检测站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要求3.1 检测站计算机系统配置的计算机及附属硬件设备和电气、通讯、控制线路应能在JT/T478规定的环境中稳定工作。
并且不应产生对检测过程、检测数据有影响的干扰。
3.2 检测站计算机系统应具有分级应急运行能力。
在网络系统发生故障时,计算机控制的检测线应能独立工作;在计算机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检测设备应能独立工作。
3.3. 检测站计算机系统应具有系统软件、系统配置、系统数据定期或不定期备份和恢复能力。
3.4 检测站计算机系统应有完整的系统文档。
包括安装维护的图纸、设备互联标识图表、系统使用手册、系统软件和硬件构成清单。
4.检测站计算机系统硬件结构的基本要求4.1检测站计算机系统应由管理子系统和检测子系统组成。
4.2 管理子系统应采用局域网方式架构,使用服务器对检测登录、检测调度、检测数据管理、检测结果判定及检测报告打印、财务管理、检测过程监督等终端进行管理。
管理子系统应具有通过互联网络向行业管理部门发送或接收信息的功能。
4.3 检测子系统可采用适当的方式架构,检测站可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分别采用分布式结构(使用工位机进行工位物理划分,多工位同步运行、各工位受控设备独立检测)、集中式结构(使用主控机通过软件进行工位逻辑划分和分时处理,完成对受控设备的自动检测控制)、集散式结构(主控机与智能化受控设备以数字通讯方式交互完成检测控制)。
检测子系统主控机对检测线上受控设备进行检测过程控制或管理,完成检测数据采集,同时作为检测信息终端联入局域网向管理子系统发送检测数据信息。
4.4 检测站计算机系统硬件组织应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力求最小化。
5.检测站计算机系统软件结构的基本要求5.1 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应为中文正式版本,并能支持检测系统软件升级。
5.2 为保证控制检测系统软件正常运行配置的防(杀)毒软件、软硬件接口软件、外设驱动程序应有明确的名称、版本号、配置参数及安装测试说明。
5.3 应具有软件维护能力,包括提供完整的系统软件安装包,系统软件、系统配置、检测数据安全备分、恢复程序,软件升级时原有检测数据的导出、导入程序。
6.检测子系统软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6.1不应改变受控设备的测试原理、分辨力、测量结果数据有效位数和检测数据,检测数据的采集、计算、判定应符合《湖北省维修检测行业管理和车辆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规定。
6.2应具有车辆信息的登录、规定项目与参数的受控自动检测、车辆定位及工作引导、检测数据的自动传输与存档、检测报告与统计报表的自动生成、指定信息的查询等功能;所有记录(包括登录信息、检测报告和统计报表)格式及内容均应符合《湖北省维修检测行业管理和车辆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规定;能与交通管理部门实现数据传输。
6.3应建立适用检测车型数据库和适用检测标准项目、参数限值数据库,并符合相关标准和《湖北省维修检测行业管理和车辆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
6.4 应具有人工检验项目和未能联网的检测仪器设备检测结果的人工录入功能(IC卡或其它方式)。
6.5应设置检测标准、系统参数等数据修改的访问权限、安全认证及操作日志。
6.6应具备在线帮助功能。
6.7应具有硬件自检/诊断功能,包括模拟量通道、数字(开关)量通道、通讯链路的自检和故障诊断功能。
6.8应具有计算机控制的检测设备的校准和标定功能。
6.9应具有软件维护能力,包括系统软件、系统配置、检测数据安全备份、恢复程序,软件升级时原有数据的导出、导入程序。
7.检测子系统软件管控的检测设备及基本控制功能8.数据库应达到的基本要求8.1数据库系统应在检测站内计算机局域网上运行,网络应使用技术成熟的Windows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
与外界联网通过宽带或拨号联入互联网实现。
以服务器为中心构成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主要用于检测数据、运管部门数据、收费数据的存贮及其他扩展功能。
8.2 数据库系统的选择数据库系统建议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管理系统。
8.3 数据结构8.3.1 数据库系统至少应含有检测标准、检测数据、汽车技术参数、设备参数等数据库。
8.3.2检测数据库中至少应含有车辆基本信息表、车辆检测记录表、车辆检测结论表。
8.3.3系统数据的类型、数量应符合《湖北省维修检测行业管理和车辆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