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上)[20页]

第二章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上)[20页]

(一)形象记忆和词的抽象记忆的关系
(二)小学生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发展的分析
(三)在教学中具体形象记忆和词的抽象记忆的结合
(1)从这两种记忆的发展趋势中,我们已经看出,尽管在 小学时期,儿童语词记忆能力正在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在 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语词记忆还不可能取得优势。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可能也有必要使学生把具体 形象记忆和词的抽象记忆结合起来,以便更有效地掌握概念 知识。
第一节 小学生的感知发展 第二节 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第三节 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学会分析小学生的感知特点,理解小学生记忆和想象的规 律。能够利用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动机, 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潜力。在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学中培养 小学生良好的言语听觉能力,在体育运动中提高学生的运 动觉技巧;掌握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促进小学生想象 能力的发展。
二、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
(一)无意识记的发展
(1)实验研究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的无意识 记仍在继续发展而且显得更有效果了。
(2)进一步分析检验这些实验材料,就会发现,所谓儿童 无意识记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二)有意识记的发展 1.影响儿童有意识记效果的因素 (1)学习动机对于提高识记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2)识记的目的任务对于效果的影响。 (3)掌握完成识记的方法与否影响识记的效果。 2.在教学中儿童有意识记的发展 (1)入学初期的儿童不会给自己设定识记任务,只认为自己的识
四、正确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一)应该对儿童的想象活动进行指导,才能促其发展 (二)正确发展儿童想象力的一些办法 1.丰富儿童的表象 2.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巧 3.检查儿童想象的内容 4.防止消极的想象品质
1.小学生的感觉发展主要包括视觉(包括视敏度、颜色视 觉、视觉调节能力)的发展、听觉(包括音听觉感受性、 言语听觉)的发展、运动觉的发展。
其一,在儿童记忆活动范围内,儿童的意义识记发展是与 儿童识记的目的任务相联系的。
其二,从儿童整个智力范围来看,儿童意义识记能力的发 展是与儿童知识经验的丰富性、言语发展水平、理解力发 展水平和智力活动积极性相联系的。
其三,儿童意义识记能力的发展,贯穿整个学龄时期。
四、具体形象记忆和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
某校一位四年级语文老师,布置学生参观菜市场,然后
以“菜场见闻”为题,让学生谈观察所得,这位教师先后 请了10位学生汇报,结果10位学生毫无例外地只谈了所看 见的,不提所听见的——菜市场各种各样的吆喝声,买主 和卖主之间讨价还价的声音等。还有,只见卖的,不见买 的——90%以上的学生从卖的东西着眼(只有一人观察了 买主菜篮子里的东西),且只见货物不见人。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情况?
一、小学生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1.视敏度的发展 2.颜色视觉的发展 3.视力调节能力的发展 (二)听觉 1.音听觉感受性 2.言语听觉的发展 (三)运动觉
二、小学生知觉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知觉发展的一般特点 (二)小学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 1.形状知觉 2.方位知觉 (三)小学儿童时间知觉的发展 (1)小学儿童对时间单位估计的正确性,随儿童年龄的增
记工作是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 (2)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到中年级时,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
自己设定识记任务,并且有力求达到目的任务的愿望。 (3)高年级儿童对于学习材料已经能自觉提出识记任务,并善于
使任务具体化。 (三)在学习中两种识记的相互配合
三、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小学生采用记忆方式的心理分析 (三)发展儿童意义识记能力 (1)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更为优越。 (2)儿童入学后对意义识记的要求日益迫切。 (3)发展儿童意义识记能力是一项综合的任务。
2.对小学生的知觉发展应重点把握知觉一般特点的发展和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的发展。
3.随着教学活动的逐渐推进,小学生的记忆从无意识记到 有意识记、从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逐渐发展,词的抽象记 忆逐渐增强。
4.小学生想象具有现实性、再造性、直观性等特点。
一、简述 1.简述专门训练对儿童辨色能力发展的影响。 2.简述言语听觉最具有重要意义的特点。 3.简述小学儿童言语听觉发展水平。 二、论述 1.论述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2.论述小学儿童想象的特点及其在发展中的变化。 三、数据分析
不走样。 另一方面,却不能说小学儿童的想象就只被局限于现实范围,
他们也会以特殊的方式“超越”现实。 (二)再造性、模仿性 (三)直观性和具体性
三、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想象发展的趋向及其分析
(一)小学儿童再造想象形象发展的一般趋向 1.从想象形象内容细节的数量分析 2.对描绘的形象特征在结构安排上的质量分析 3.从想象形象的确定性的变化分析 (二)儿童创造新形象的发展趋向 1.形式上的改造 2.简单地创造新形象
逐渐发展为以有意识记为主导;但在小学时期中,无意识记仍然 起作用,而且也在发展着。 第二,从记忆方法看,幼儿时期以机械识记为主,小学儿童逐渐 发展起意义识记,最后居于优势,但是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在小 学儿童学习中依然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从记忆的内容方面来看,幼儿时期主要是形象记忆,小学 儿童迅速发展起词的抽象记忆能力。 (3)在教学的影响下,小学时期是儿童记忆发展的转折时期,变化 很明显。
长、生活经验的丰富而提高; (2)越是与小学儿童生活切近的时间单位,越容易掌握,
估计也越精确; (3)可以利用明显外部标志的时间单位,更容易掌握。
一、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1)幼儿和低年级学生的记忆之间并没有量的差异,只有质的差异。 (2)小学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幼儿比较起来,发生着质的变化。 第一,从记忆的目的来看,幼儿时期无意识记占主导,小学儿童
五、与遗忘作斗争
(一)及时复习 (二)先行复习 (三)“记忆恢复”时期重现效果最好
一、小学儿童想象发展的意义
(一)想象在儿童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想象在学生个性品格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小学儿童想象的特点
(一)现实性、逼真性 一方面,小学时期的儿童总是力求使想象接近现实,要逼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