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3、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A、哲学是世界观的基础
B、哲学是世界观的表现
C、哲学就是世界观
D、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
【】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是
A、专指无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
B、专指被压迫阶级的政治领袖
C、对历史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的人物
D、专指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5、哲学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6、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
A、社会革命
B、社会改革
C、科学发展
D、教育普及
【】7、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8、下列选项中,说明了联系具有普遍性的是
A、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监听则明,偏信则暗
【】9、把感觉经验当成世界的本源,这是的观点。

A、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10、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社会实践
B、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C、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11、下列选项中,包含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12、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1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客观摹写
C、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4、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说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能力
C、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D、人脑是意识的产物
【】15、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源于对立阶级之间
A、经济利益的对立
B、政治立场的冲突
C、思想观念的差别
D、生活方式的不同
【】16、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
A、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本原
B、是否普遍联系
C、是否运动发展
D、是否有共同的规律
【】17、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18、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法官审理案件
B、教师讲课
C、科学家做化学实验
D、医生为病人治病【】1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
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B、必然与偶然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可能与现实的关系
【】2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
B、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21、把社会形态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据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国家政权的性质D社会道德的状况
【】22、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B、真象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
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真象是真实的,假象是虚假的
【】23、“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2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具有
A、稳定性、重复性、普遍性
B、多变性、单一性、局部性
C、绝对不变性
D、不可知性
【】2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C、理性认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就是感觉,理性认识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集合
【】26、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27、关于真题标准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B、统治者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符合以往理论的就是真理
D、经实践反复证实的理论就是真理
【】2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全面性
D、真理具有相对性
【】30、下列现象属于因果关系的是
A、昼夜交替
B、寒来暑往
C、磨擦生热
D、电闪雷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错选、少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A、培根
B、圣西门
C、欧文
D、黑格尔
E、费尔巴哈【】32、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思想的有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C、利害相生,祸福相因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E、机关算尽,反害自身
【】33、唯物主义基本形态有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E、客观唯心主义
【】34、我国曾经把麻雀被列为“四害”之一进行大量捕杀。

但后来发现麻雀虽然吃粮食,但主要吃害虫。

现在国家又把麻雀列为保护动物。

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B、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D、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E、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35、下列命题中属于提示事物本质的有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国家是阶段压迫的工具
【】36、以下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吾心即是宇宙
B、心外无物
C、理在事先
D、存在即被感知
E、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7、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A、发展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E、普遍联系规律
【】38、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对症下药
B、掌握火候
C、适可而止
D、注意分寸E.因材施教
【】39、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人民群众的活动创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E、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40、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先判断正确或错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写上“正确”,否则写“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矛盾是事发展的根本动力。

【】
42、是否承认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重大分歧之一。

【】
43、真理是有用的,因而有用即真理。

【】
44、偶然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起破坏作用。

【】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5、用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46、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