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中等职业教育教育基础能力建
设规划
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 - 教育
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职教中心基础能力,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及湘发改社会[ ]528号文件精神,综合考虑到我县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县域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状况等各方面因素,特制定《花垣县职业教育- 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以期更快更科学地指导我县近期职教中心基础能力的建设工作。
一、我县职业教育中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中心现状
花垣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与黔、渝接壤,自古有湘楚“西南门户”之称。
全县总面积1108.69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88个村,1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8.05万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
民族聚居县(苗族人口占76.8%),是国务院扶贫工作重点,是革命老区县。
我县有“东方锰都”之称。
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百强县之一,排名第27位。
被国家认定为最具投资潜力的县城。
我县职教中心辖各类职业学校6所,在校生1502人,其中县政府主办的职业学校2所,部门办职业学校3所,民办职业学校1所。
各类职业学校共设8个专业,有计算机、化工、饭店服务与管理、中医学、药学、电工电子、汽车维修、汽车驾驶专业。
这些专业都是我县经济发展所需的长线专业,部分属紧缺人才培养的短线专业,各类职业学校可向社会输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50人。
,中共花垣县委、县人民政府,看准方向,抓住机遇,将县内的教师进修学校、县电大工作站、花垣县卫生学校、花垣县树亿星电脑职业学校、县劳动局技术学校、花垣县泰安驾校、畅安驾校及各部门职业技术培训职能
3
进行整合,组建“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
整合职教资源,为构建花垣大职教,迈出了关键的极其重要的一步。
到当前为止,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部门和民办职业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为补充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格局。
花垣县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由县人民政府主办,融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是全县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主要基地。
学校先后荣获“省级示范校”和“省级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占地309亩,建筑面积8848平方米。
该校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
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大胆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面向市场,多形式、多层次办学的路子。
学校设立了“实习就业处”,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建立了稳定的境内外就业网络,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4
2、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全县职业教育虽有较大发展,但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①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统筹有待进一步加强。
全县中等职业学校所数多,投入分散,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专业设置和培训项目有待进一步统筹规划,部门协作,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②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实训场地不能满足需要。
缺口大,亟待建设。
③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实训设备不能满足需要。
④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双师型教师不能满足需要。
⑤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经费不能满足需要。
全县除县卫校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人头经费由县财政全额拨付外,其余职业学校的人头经费基本上是在学费和培训费收入中列支。
各类职业学校的基建经费、设备购置费、公用经费主要是靠学校学杂费及勤工俭学收入解决,经费缺口大,亟待加
5
大投入。
二、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花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明确学校目标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导向,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学校培养与培训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大量技术型、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构筑良好平台。
要以建设省级示范性职教中心为重点,加速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学校设备的投入,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大幅度提升学校的基础能力,进一步深化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突出职业特色,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为一体,教产研为一体的办学模式。
从起,年招生规模达1000人,在校生达3000人,力争达1:1普
6
职分流目标。
每年为社会输送1000名职校毕业生,培训城乡劳动力4500人次,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三、项目概况
该校大部分校舍是二十世纪七址年代所建的砖木结构建筑,其中有一部分是危房,已经不能使用。
根据花垣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花发[ ]33号)文件精神,到建成一所职业教育中心,形成一个省级精品专业,中等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相当的教育强县战略目标。
决定在花垣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原有的条件下,建设一所基础设施、软硬件等能容纳3000名在校生,并能满足教育教学及各种培训需要的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
四、建设规模及方案
花垣县- 职业教育中心基础能力建设规模为13793平方米,其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