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害防治措施二0一八年三月水害防治措施一、防治水工程为预防水害事故的发生,矿井成立有以矿长为组长、技术负责为副组长的防治水领导小组,下设的防治水办公室,形成了防治水的组织机构体系。
制定有《水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对于老空积水按规定标定积水区和探水警戒线,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在巷道掘进工程中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方案严格执行,矿井防治水工程主要是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地表防治水地表防治水也就是地表修筑排水工程,防止降水汇集于工业广场或采动波及后的地表且通过渗漏流入井下。
1、地表水防治(1)查明工业广场及井田范围内的可能积水情况;(2)排到地面的井下水要顺水沟排入井田以外。
(3)及时对钻孔进行封堵,防止地表水和含水层水流入井下。
(4)修筑排水渠或安装排水泵,将低洼地点聚集的水量及时疏走,防止地表水渗入到井下。
2、地表防洪工程为将雨水及时疏走,在工业广场挖设有排水渠,防止地表水渗透到井下。
3、地表水防治措施在工业场地内沿道路及边坡坡底修筑矩形排水沟。
井口附近构筑排水渠,以防雨季来临时洪水涌入矿井。
树立防水意识,重视防水工作,加强对工人进行有关水害知识的教育,防止水害事故发生;经常检查矿区地表是否存在导水裂隙或其它导水通道,发现裂隙及其它导水通道,应及时将其回填密实,避免雨季洪水灌入井下;了解相邻矿井情况,掌握其采空范围、涌(积)水现象,防止越界开采造成巷道相互贯通,采空区积水涌入矿井,导致涌(突)水事故的发生。
雨季前及时疏通地表沟谷,排除行洪障碍。
矿井开拓、生产中应加强观测,雨季每天观察可能沟通地表的区域,疏通河谷的水流,做好记录,发现塌陷坑及水流变化时,及时上报矿部,进行覆盖和回填处理,防止地表水灌入井下。
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隙、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
及时填实地表裂隙,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及时观测井下水文变化情况,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对井田范围的钻孔应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钻孔有渗水现象,必须对其进行封堵,防止地表水灌入井下。
(二)井下防治水1、加强矿井排水工作,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2、加强掘进工作面的防治水管理(1)掘进前,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2)巷道水沟畅通合格,将迎头积水排出。
(3)迎头出现挂红、“冒汗”、空气变冷、雾气、水叫声、顶板淋水加大,周围涌水量增加、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水色变浑、有臭(异)味等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区措施,立即报告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迎头遇有上述情况之一者都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及时汇报调度室。
3、采煤工作面的防治水管理(1)工作面回采前,查明工作面的隐伏导水结构,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进行治理,验证无突水危险后方可回采。
(2)施工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作业规程,提高职工的防患意识,使每名员工都了解存在的隐患情况,掌握可能出现的突水征兆,熟悉避灾路线和避灾方法。
(3)定期巡回检查,加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涌水量的观测和分析,在主要水平巷道水仓附近及涌水地点设立水位预警装置。
(4)施工单位安排专人对工作面水情进行观测,掌握水情的动态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撤人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5)若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发现顶板有滴、淋水现象,及时和生产技术部门联系解决。
(6)施工单位负责日常涌水量的观测及记录发现涌水量有明显变化时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7)为切实把好防治水的安全关,防患于未然,除生产技术部门按照专业要求及现场需要,开展防治水工作外,安全科派专人对工作面的水情变化进行巡查。
其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都必须把现场水情的变化情况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内容。
(8)发现涌水量增大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所有受威胁地点人员,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9)如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如煤壁、顶板挂红挂冒汗、空气变冷、产生雾气、煤壁变潮、顶板出现淋水并加大、周顶板来压、底板鼓起等)应及时报告调度室和安监科,并停止作业;如情况紧急,应立即发出警报,并通知可能受水威胁的人员沿避灾路线撤退。
4、加强井下探放水工作井下采掘作业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矿井成立了探放水工作小组,配备有专门的探放水人员,组建了专门的探放水队伍,矿井配备探水钻2台,其型号分别为KHYD120-ZJ 型和ZL-380型,制定了专门的探放水措施,若遇断层、破碎带、采空区等水文复杂地段,均严格执行探放水措施进行探放水工作。
5、留设防(隔)水煤柱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附录三中的第五条规定,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在断层两边留设防断层防水煤(岩)柱20m,在井田边界留设矿井边界煤柱20m,进行煤层开采时相邻水平或采区边界留20m煤柱,老空积水区留设防水煤(岩)柱30m,主要巷道(大巷及上山) 留设防水煤(岩)柱20m。
6、加强采空区管理及时查明矿井周边存在老窑和采空区,查明采空区形成的时间、位置、范围、积水量,并分析对矿井开采的影响。
将本矿以往开采形成的采空区作为管理重点,矿井在生产建设中加强地测工作,及时填给相关地质、采掘图纸,随时掌握开采状况,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留设了隔水煤柱,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加强防范,切实做好探放水工作。
采空区密闭留设了出水口和观察孔,定期观察采空区内涌水变化情况。
7、做好断层的探测工作对井田内井巷工程所穿过的断层都要超前进行探测,待探明其导水情况后再进行采掘活动,对沿断层走向方向进行的采掘活动都要按照规定留设足够的隔水煤柱。
8、做好对封闭不良钻孔的处理每半年要进行一次钻孔封闭情况的检查,发现有封闭不良钻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重新封堵。
当掘进作业地点接近钻孔或采煤工作面内含有钻孔时,要提前查明钻孔封闭情况,并留设30米半径的煤岩柱。
(三)制定的防治水工作技术路线和采取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1、防治水工作技术路线矿井针对矿井水害存在情况的实际,通过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加强程序管理和过程控制,不断强化防治水管理,特别是对未开采区域,在现有的防治水设备设施的基础上,下一步应完善矿井多参数水文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系统,对矿井水文动态实施监测,掘进工作面接近采空区、构造裂隙带、封闭不良钻孔等以及工作面回采前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物探,实施超前钻探与预注浆加固工程、通过钻孔疏水降压等综合治理措施,并进行工作面采前安全分析与评价。
2、综合安全技术措施矿井制定了防治水工作专项措施,编制了水害应急预案,对于防治水各项环节、各个设备明确责任人,做到专人负责。
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了应急处理措施。
坚持每月开展防治水专项检查,对每一种涉及到防治水的设备,包括备用的钻机、水泵、仪器仪表等,进行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情况的逐个逐项排查检查,保证防治水设备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完备防治水工作的物质保障。
矿井应安排防治水专项资金,加大防探水设备、仪器仪表的购置投入,加强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先进设备和仪器仪表的作用,做到对水害隐患的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
(四)矿井防治水措施虽然矿区及周边采空区情况清楚,但在开采过程中要提高警惕,防水重于排水,防重于治,要事先做好调查分析,从最坏处着想,做好预防和加强探放水工作,才能真正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1、老空水防治的注意事项(1) 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提高警惕,先探后掘由于老窑积水、采空区积水的分布规律不易掌握,又带有灾害的特点,一旦警惕不高,很简单的问题也会酿成惨痛的水害事故。
因此,必须采取严肃慎重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基本原则。
人员再紧的情况下,也要抽调专门人员负责老空水的探查,探放水工作必须专人负责;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疑点,立即停止掘进进行探查,严禁为了赶工期盲目掘进。
老窑水、采空区积水小也不能放松警惕,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施工,把水疏干后方可继续掘进。
(2) 对老窑水、采空区积水进行详细的调查,并认真分析老窑水、采空区积水的调查资料老窑和地方小煤矿开采的积水范围,由于缺乏准确的测绘资料,是老窑水防治难度大且易于发生水害的主要原因。
即使是自采自掘有准确测绘资料的国有矿山的老塘废巷积水,也存在巷道长度记录不准、漏记小盲洞、意外冒顶阻水、采动沉陷重新积水等情况。
因此,对老窑积水资料的调查,一定要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确切地加以记录,并且要反复分析核实,判别可靠程度,指出疑点和问题,在有关图纸上圈出积水线,积水线外推50~150m划定探水线,沿探水线外推50~150m作为警戒线。
一般来说,老窑水、采空区积水调查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井口的确切位置、井深和开采煤层。
有无“暗井”或因断层对接原因而开采相邻的其他煤层等,要防止“张冠李戴”把井位弄错;②煤厚和煤层特征,确切判定实际开采煤层,防止把老空积水圈错煤层;③井巷开拓方向,前进距离,确定开采范围,画出示意图,作出详细记录;④积水量和水位标高,老空区之间或同一老空区各片积水之间隔水煤柱的宽度及上下层的重叠情况;⑤积水区与上下煤层充水含水层之间的关系,与地表建筑物及河沟洼地之间的关系;⑥积水区域的正常涌水量、最大涌大量,补给水源和水质情况;(3) 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探放老空积水时,必须全盘考虑设置水闸门(墙)、安全撤人通道和通向地面的两个以上安全出口,考虑流水和排放瓦斯的具体路线与措施;加强和维护排水系统,以保证足够的排水能力;对于水量大、水压高的老空水,必须进行隔离探放。
施工专门的探放岩巷、硐室或钻孔。
当水压大部衰减、水量仅剩残余时方可通过煤巷探放小片的残留积水;探放老空水必须掌握积水范围和积水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尤其是季节性变化情况。
(4) 在有足够帮距、超前距和控制钻孔密度的掩护之下,方可逐步循序渐进,掘进头逐渐接近采空区,直至将其疏放。
(5) 一般情况下,老空区积水区底部由于有淤泥、煤粉等杂物沉积,会对放水孔形成胶塞作用,因此,在钻孔探放老空水时,要定期搅动钻孔,以免由于堵塞而造成积水大部分已经放尽的假象,从而引发水害事故。
2、探放老空水方法(1) 探水前的注意事项①检查排水系统。
准备好水沟,水仓及排水管路;检查排水泵及电动机,使之正常运转,达到设计的最大排水能力;②准备堵水材料。
在探水地点应备用一定数量的水泥、套管、闸阀、坑木、麻袋、木塞、泥、棉线、锯、斧等,以便出水或来压时及时处理;③检查瓦斯。
瓦斯浓度超过安全规定时应停止工作,及时加强通风;④检查支架情况。
有松动或破损的支架要及时修整或更换。
帮顶是否背好,都要一一检查。
⑤检查煤壁。
煤壁有松动或膨胀等现象时,要及时处理,闭紧填实,必要时可以打上木垛,防止水流冲垮煤壁,造成事故;⑥检查水沟。
巷道水沟中的浮煤和碎石等杂物,要随时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