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
1.《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一条弯曲道路展现在青山下,山前绿水上荡漾着一只小船。

潮水漫涨两岸显得更加宽阔,风向正顺桅杆上高悬着孤帆。

残夜未消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春天气息进入江南。

写好书信如何才能传到家乡?只有请托归雁带到洛阳那边。

2.《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我把它仔细磨洗,认出是三国的遗迹。

倘若当年,东风不将周瑜助,那么铜雀高台春光深,深锁住,江东二乔,沦为曹公妾。

3.《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时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4.《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庭院中月映地白树栖昏鸦,料寒露悄然无声沾湿桂花。

今夜里明月团圆人尽瞻望,不知那悠悠秋思落在谁家.
5.《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作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
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其二: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译文:
其一: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

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其二: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

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经很深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得知你被贬龙标去跋涉五溪。

把我的愁心托付给明月,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8.《秋词》刘禹锡
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
其一: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群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其二:秋天来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焦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了。

9.《迢迢牵牛星》乐府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10.《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在说着丰收,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11.《论语八则》孔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为政》)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5.子贡问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公冶长》)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1. 孔子说:"学习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是件高兴的事吗?有好朋友从远方来(互相切磋,增长学问),不是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别人,不也是有道德的表现吗?"
2. 孔子说:“温习旧的(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从中领悟到新的知识。

(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3.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读书为乐的人。


4. 孔子说:“子路,教导给你的东西你懂得它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啊。


5.子贡问(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


6.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导别人不知道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7.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教他了。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