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人物:纳索-----哈尼大头人。
25岁左右戚姒——纳索的妻子,二十余岁,哈尼第二大寨戚厄头人的女儿马姒——纳索妻子,二十余岁,蒲尼头人罗扎的女儿阿兰——马姒的使女,十七岁左右。
单纯幼稚的小女孩罗咪——戚姒的随从,十八岁左右。
能干厉害的哈尼姑娘,常常欺负纳索的随从罗玛咪谷——哈尼的祭祀,是个受人尊敬的老人,他充满了智慧,肚子里装满了哈尼的历史典故罗扎——蒲尼的头人,马姒的父亲。
贪婪自私的人,表面和善,内心狠毒罗扎妻——马姒的母亲,溺爱着女儿,对丈夫言听计从罗玛——纳索的随从,机灵忠实的小伙子蒲玛——罗扎的管家,诡计多端,常常狐假虎威,是个让人讨厌的人。
卢威——纳索和戚姒的儿子,年约5岁主要人物分析纳索——一个敢作敢当,重情重义的男人。
为了哈尼人不再受蒲尼人压榨,为了族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坚决地带着哈尼人和蒲尼展开战斗,最后不惜牺牲自己,换取哈尼人的自由。
他深爱着哈尼人,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女。
是一个项羽式的英雄。
他爱戚姒,她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是他属于哈尼人的那一部分。
就象他肩上作为哈尼大头人的责任与重担,这些从他出生起就已经溶入他的整个生命里的。
不管历尽任何的艰难险阻,即使战斗到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他始终坚定地履行着他的职责。
马姒的出现使他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面:渴望放下重担奔赴自由生命,就象我们每个尘世的普通人一样。
他从她身上看到了责任与重担以外的生活,领略到了生命的鲜活与美好。
纳索是矛盾的,也是统一的。
但是他又比普通人更坚定,更执着于自己的使命,这是他异于常人的那一面。
戚姒——哈尼族的女中豪杰。
她坚韧顽强,勇敢而富于谋略,她比纳索更有当政治领袖的睿智与胸襟。
纳索死后,是她收拾残局,帮助哈尼人重建信心,带领他们踏上漫长的路途,去寻找和开发新的家园。
让哈尼人从此结束了被驱逐,被掠夺、被压榨的历史,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就象后来纳索对她说的一样:她爱哈尼胜于爱纳索,胜于爱世间的一切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但是没有人生来就是伟大的。
一个女人的伟大,必定要经历比男人更多的磨难。
她幼年丧母,小小年纪就开始帮助父亲管理寨中的日常事务,嫁给纳索后,蒲尼与哈尼之间的矛盾使她一日不得安宁,寨中的大小事物事实上都是她在把持着,她很早就觉察出蒲尼人的野心,劝纳索多加提防。
纳索爱上了马姒,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是很痛苦悲哀的事情。
与别人分享丈夫,这对于倔强骄傲的戚姒来说,其实是很难容忍的。
她内心的痛苦煎熬,除了老咪谷,没有谁可以诉说。
忍耐,是哈尼人的传统美德,百忍成钢,戚姒是这样的忍出来了。
马姒——很有个性的一个女性,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女人。
蒲尼和哈尼的斗争其实是争夺生存空间的斗争,作为一个蒲尼头人的女儿,她不得不背叛纳索。
她爱纳索,用尽心思去争取他,她出卖哈尼人的秘密,其实最大的动机也只是想要完全得到纳索的心。
双方开战,她比任何人更痛苦挣扎。
她对纳索的爱情,作为蒲尼头人的女儿,对本族的感情,让她成为一个复杂的人。
抛开身边的战争,其实她是个很纯粹的女人。
她代表着人间不离不弃的爱情,是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在遥远的古代一定存在着的坚贞不渝的爱情。
她是最浪漫天真,娇柔美丽的情人。
纳索为了救族人而决定牺牲自己,她义无返顾地随他一起,跳入火中,永远和心爱的人一起长眠于谷哈的高山上。
她的爱情,因了死亡而永生了。
历史背景:哈尼英雄诗史《哈尼阿培聪坡坡》是一部可以与许多着名史诗相提并论的着作,只是我们没有宣传它,故一般不为人知。
长篇动画连续剧,就是根据这部伟大的史诗的有关章节编剧的。
这部史诗悲壮地叙述了哈尼族由于种种原因从北方大举向南迁徙,他们越过黄河、长江,来到诺马阿美,(即今大渡河、凉山一带)定居相当一段历史,后因与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举族再向南继续迁徙,定居谷哈密查(今昆明关上一带),他们为了民族之生存,忍辱负重甘当蒲尼的帮手,掩埋了刀枪,迎来了暂时的和平与发展。
由于哈尼人的勤劳,经过无数年的发展,逐渐强大起来。
使蒲尼人越来越忧心,加深了对哈尼人的压迫,而哈尼人又不屈从,终于爆发了谷哈密查大战。
这是哈尼族历史上最残酷、最壮烈的一次大战,战后迫使哈尼人继续向南边的哀牢山一带迁徙。
故事梗概:哈尼的祖先从大渡河一路艰辛地迁徙到了谷哈密查,同意为蒲尼帮手而被收留下来,善良的哈尼人连夜掩埋武器,选好寨址,安下基石,暂时结束了流亡生活。
随着时间流逝,故事的主人公纳索与戚姒已长大,相互产生了情愫。
由于哈尼人逐渐强盛起来,引起蒲尼头人的忧心,于是加大了对哈尼的盘剥,矛盾在一天天加深。
纳索与戚姒成家后,纳索成为了哈尼的大头人。
他刚毅耿直,勇猛无敌,因此得到了族人的尊重和爱戴。
蒲尼头人的女儿马姒长得如花似玉,许多人登门求亲,可她偏偏只爱着纳索。
她向纳索表达了爱意,被纳索拒绝了。
马姒非纳索不嫁,弄得蒲尼头人焦头烂额,管家劝主人不如顺水推舟与纳索结成姻亲,即顺了马姒的心意,又能以此要挟和控制哈尼人。
蒲尼头人同意了他的意见。
他把纳索找来,软硬兼施强迫纳索同意婚事,戚姒及哈尼全族反对,但纳索还是半推半就娶了马姒。
婚后,纳索不但不顺从蒲尼反而更加顽抗,罗扎于是下决心赶走哈尼人。
蒲尼人借哈尼人祭祖之机,企图一举消灭哈尼人,但戚姒早有准备,使蒲尼阴谋未得逞。
戚姒劝纳索离开谷哈密查,但纳索坚决不同意,决心与蒲尼开战。
第一次战争取得胜利。
第二次战争是在哈尼大败的情况下,戚姒巧布火牛火羊阵大败蒲尼人,但有战略眼光的戚姒还是多次要纳索迁徙,保留哈尼的元气,哈尼最终不是蒲尼的对手。
但纳索听不进去。
战争处于胶着状态,纳索上果策高山寻找破敌制胜的办法。
师傅教会他用木人战胜蒲尼。
由于马姒的背叛和出卖,哈尼遭到了毁灭性的惨败。
马姒在战争关键之时,二次背叛了丈夫向蒲尼泄露机密,戚姒始终对她保持警惕并一一将阴谋识破,马姒暴露后,哈尼一致要求处死她,但戚姒从民族大局出发,出面庇护,按哈尼习惯,马姒已怀下哈尼的孩子,杀死马姒,纳索大头人就开了丈夫杀妻子,父亲杀死孩子的先例。
其次是杀死马姒无补战败的哈尼族,只会加剧民族矛盾,累及子孙。
在马姒洗心革面的情况下,她对马姒仍亲如姐妹,表现了戚姒战略家的心怀。
蒲尼不把哈尼赶尽杀绝是不甘心的,纳索为掩护哈尼向哀劳山大逃命,悲壮地走烈火,马姒为夫徇情。
剧本塑造了哈尼头人英雄纳索的形象及哈尼女中豪杰戚姒以及性格复杂的马姒,这一哈尼英烈的悲剧群像。
哈尼阿培聪坡坡剧本大纲:一选址立基离开了色厄作娘,哈尼来到了谷哈密查。
这里土地肥沃,猎物充足,是哈尼向来喜欢的宽广平原。
已经流浪得近乎绝望的哈尼人为寻找到一块好地而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然而,谷哈的蒲尼头人心怀不轨,他虽然答应哈尼留下,但却提出了条件:要哈尼人世世代代做蒲尼的帮手,服从蒲尼的管辖。
经过全族激烈的争论,哈尼头人答应了蒲尼头人的条件,以便让受够了颠沛流离之苦的哈尼人有一个休养生息的地方,恢复元气。
善良的哈尼人连夜在谷哈的山脚下掩埋了武器,立下基石,选好寨址,安下神台,结束了他们的流浪生涯,在谷哈安定下来。
二一见钟情时间飞快地过去了,青梅竹马的戚姒和纳索已经长大。
戚姒长成了一个美丽健康的少女,而纳索也成了哈尼寨子里最勇敢最强壮的少年。
按照哈尼先祖的古规,找水井要找最漂亮的哈尼扎密,最漂亮的戚姒扎密被选中找水,而纳索在众人都在参加找水仪式时却偷偷溜到山上去,正好救了同样偷偷溜出家门而被豹子追赶的蒲尼头人的女儿马姒。
他教马姒用哈尼的弓箭,吹哈尼的竹笛。
两人相谈甚欢,马姒对他产生了情愫。
而纳索也喜欢上了美丽可爱的马姒。
勤劳的哈尼人开荒种田,蒲尼也教会了他们造犁铸剑,看着哈尼人一天一天的强大,蒲尼头人暗中忧心。
蒲尼人常以主人自居,公然剥夺哈尼人的的劳动成果,引起了哈尼人的不满。
双方的矛盾渐渐加深。
三、洞房花烛纳索到了婚配的年龄了,扎纳阿波派媒人在半夜到戚姒家求亲,正和阿爸在晒台上聊天的戚姒羞涩得躲开了,她跑到山顶的大树下去找咪谷,咪谷深情地祝福她。
纳索答应马姒带她到山上抓白鹇,两人来到山顶,他告诉马姒他要成亲了。
因为他喜欢戚姒,而且从小就认为娶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马姒听了非常地失望和难过,任性的她下定决心不嫁给纳索誓不罢休。
纳索和戚姒完婚了,两个人按哈尼的风俗举行了婚礼,贤惠的戚姒帮着料理寨里的事物。
他们很快就有了一个可爱聪明的孩子。
戚姒以她的智慧和善良帮助纳索管理着山寨,美丽能干的戚姒赢得了哈尼人的喜爱和尊敬四、纳索主政扎纳阿波去世,纳索成为哈尼的新头人。
蒲尼人又来挑绊,欺负哈尼人。
哈尼人聚集在一起向新任的头人诉说冤屈。
纳索听了大家的倾诉,性子耿直的他按奈不住心中的怒火。
召集各寨的头人议事,头人们各抒己见各有各的主张。
纳索更是热血沸腾,打算和蒲尼开战,戚姒的父亲厄戚头人劝不动他,只好求助于戚姒。
戚姒向纳索晓以利弊,有条有理地为他分析厉害关系,平息了他的怒气。
戚姒意识到谷哈不是哈尼人长留之地,纳索的耿直个性,只能加速蒲尼和哈尼之间的矛盾。
蒲尼人随时威胁着哈尼人的生命和财产,她劝纳索离开谷哈,不要和蒲尼硬碰硬。
纳索不听她的意见,并且决定在戚姒父亲戚厄头人的寨子中秘密训练哈尼青年,为将来做不时之需。
马姒到了适婚年龄,她已经长成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子,可她对于父亲为他挑选的男人不屑一故,心里只喜欢着纳索。
溺爱女儿的蒲尼头人罗扎为此烦恼不已。
五一箭双雕在哈尼的耶苦扎节上,马姒装扮成了一个哈尼姑娘,把纳索引到了山脚下,向他倾吐了自己的爱慕之意。
虽然纳索也很喜欢马姒。
但是却明确表示不能接受马姒的爱意娶她为妻。
马姒哭着跑开了,山谷里回荡着马姒的声音:纳索,我一定要嫁给你!!蒲尼头人的管家蒲玛借着两家孩子的争端又来无理取闹狐假虎威,戚姒巧妙地和他周旋,令他自讨没趣,灰溜溜地走了,但从此却怀恨在心。
马姒要父亲向纳索提亲,罗扎生气地拒绝了,任性的马姒于是绝食抗议。
罗扎的总管见状向罗扎献计,他知道罗扎一直视哈尼人为心头大患,日日夜夜都担心养虎为患,既然公主喜欢纳索,何不顺水推舟,和纳索结亲,既顺了公主的心愿,又笼络和牵制了哈尼人。
罗扎同意了他的建议。
六、逼婚成亲罗扎邀请纳索来到家中,软硬兼施要纳索答应这门亲事。
纳索没有答应,在门内偷听的马姒急了,她不顾身份地走了出来。
这时纳索才知道,纳索被她的深情所感动,罗扎给纳索三天的时间考虑,纳索回到家中和戚姒商量。
戚姒仔细的思量,劝丈夫不能娶马姒,她拿出诺马阿美的旧事来说服丈夫。
纳索没有表态,但是也知道妻子说的是正确的。
半夜,失眠的纳索走出门外散步,他来到常常和马姒一起聊天说笑的山岩上吹奏着竹笛,竹笛声中,马姒走来,她拿过竹笛继续吹奏,那是纳索教他吹的曲子,纳索情不自禁地把她拥入了怀中。
七、突然袭击纳索不顾族人的反对娶了马姒。
成婚当夜,戚姒跑到岩洞里去找咪谷,咪谷把她带到山顶的悬崖上,他安慰伤心的戚姒,告诉她爱一个人包括了爱与被爱,只有肯接受和包容对方才是真正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