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名称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多域多点协同传输理论研究项目完成人

项目名称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多域多点协同传输理论研究项目完成人

项目名称:
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多域多点协同传输理论研究
项目完成人:
杨绿溪,黄永明,金石,李春国,傅友华(南邮),刘陈(南邮),俞菲
项目完成单位:
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申报奖种:
自然科学奖
项目简介(1000字):
高速可靠的宽带无线通信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需求,也是我国基础研究重大战略方向之一,但其面临着无线频谱资源日益紧缺以及能源消耗急速增长的瓶颈问题,为寻求突破,多域多点协作的新型宽带无线传输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它以多天线MIMO传输为基础,充分挖掘和协同利用空间、时间、频率、功率、终端和网络等多域与多点资源,大幅度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与能量效率。

本项目在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课题的支持下,重点围绕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多用户MIMO协作、中继协作和多点协作网络场景,研究多域多点协作的新型宽带无线传输理论及系统架构,提出了适应复杂无线传播环境的高效能
分布式多域多点协作理论与关键技术,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形成较为完整的多域多点协作传输理论体系。

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1. 针对多用户MIMO传输面临的信息理论问题、传输效率提升问题,提出了综合利用统计和瞬时信道信息的MIMO自适应传输理论方法,构造了分层结构码本和干扰码字伴随反馈方法,解决了多天线多用户协作信道环境自适应传输难题。

2. 针对多基站协作传输中由于协作节点增加引发的信道信息获取及交互的瓶颈问题,将多用户上下行链路对偶原理拓展至多基站协作 MIMO场景,并发展出能效域对偶理论,进而提出了高效能多基站分布式协作MIMO传输理论方法,大幅提升了多基站协作网络中的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

3. 突破了协作中继网络中涉及的系统性能分析、最优传输理论方法和高效实现技术,提出了分布式协作中继MIMO传输理论方法,解决了蜂窝网络下中继应用所涉及的实现复杂度、高效信道反馈和链路自适应难题。

本项目在IEEE等国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2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5项。

相关理论成果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和正面评价,被国际上一批著名学者引用。

所发表的论文共被引用1234次,其中SCI他引361次。

所提出的分层码本预编码方法在移动通信4G国际标准增强MIMO传输中得到应用;所提出的干扰码字伴随反馈方法已通过华为公司提交IEEE 802.16m国际标准提案并被采纳。

通过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的实施,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华为公司IEEE 802.16m(WiMAX)产品,显著提升了系统性能,技术水平业界领先,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提升我国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研发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