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第四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XXXX41

国有企业改革与创新第四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XXXX41

产权模糊 企业无利益 无动力 无 追求 无效率 无发展。
产权模糊造成的后果:(我国传统企业存在 的问题)
一是效率低下
二是亏损严重
三是资产流失严重
1995年统计,国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面达 35、5%,亏损额为540、61亿元,1997年国有大 中型企业亏损企业为6599户,2001年11月国有大 中型亏损企业达4391户,占66、5%。
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深层次原因是产 权不清晰造成的。国有资产人人所有, 但无人负责。所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因此,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 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我国建立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 产权不清问题。
案例分析: 为什么花了600亿元却没有效果?为什么
河流总是被污染? 产权理论认为,造成河流这样的公共资
企业自身责任: 实现企业创新和发展;
企业对出资人的责任: 维护出资人的权益, 实现资产保值增殖。
(2) 出资人的权利和责任:
出资人的权利 根据投资额享有所有 者权益,即资产收益、 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 的权利。
出资者的责任: 只以向企业的投资额 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为什么停工? 据调查,这是一起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 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事件,也是一 起超越权限事件,同时也是政府对企业违 法行为监管不力事件。
无行 政级 别
责任制 权利制约 不同 不同
对上级 企业内部无 负责 制约
对资产 权利分工和 所有者 制约 负责
第 一,厂长负责制是一种个人负责制, 实际上就是“一长制” 。而公司治理结构中 的权力机构,股东会是全体股东或股东的代 表,董事会和监事会都是委员制,将集体决 策和个人负责结合起来。
第二,企业领导人产生方法不同。
3、 有限责任制度
有限责任制度,出资者仅以其出资额 为限,对企业承担责任。而企业法人则 以其一部分财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有限 责任。企业经营不善,资不抵债时,应 依法破产清算,债权人只能对企业法人 财产提出要求,而无权直接对出资者提 出要求。
4、 科学的企业领导制度, 即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制治理结构:
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
不得发行股票
股份一般 不得任意转让
股东数量较少
股东一般直接 参加公司管理
经营状况和 财务不必公开
股东人数具有严格的数量界限规定,有 最高和最低数量规定,英国、法国、日 本规定人数在20——50人。
股份有限公司
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发起组织, 全部资本被划分为若干等额股份,并通 过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股权证)筹集 资本,股东以其认缴股份对公司负有限 责任,股票可以自由转让,公司以其全 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 法人。
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管理科学保证 是保证
(1)有科学的领导体制。尤其是要一 个好的企业家。
(2)有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法人治 理结构。
(3)有健全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 营机制。
法人治理结构
是指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 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 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利益和相关者 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把其全部资本分为等 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 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 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股 份 有特 限征 公 司
股东对公司、公司对其债务 负有限责任
资本须分为均等股份,股票 可公开发行并自由转让
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 相分离
公司的财务必须公开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不得少于法律规 定的数目,法国、日本规定7人,德国5 人,我国3人。
一是厂长负责制的厂长是上级任命的,因此, 他要对上级负责;
二是有一定的行政级别,这里当不好厂长,可 以换个企业去当。
公司制企业的领导人,实行的是选举制 和聘任制,懂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包括懂事长、 监事会召集人都是选举产生的,必须对选举 他的股东负责;
总经理是由懂事会聘任的,他必须对懂 事会负责,他们都没有行政级别。
营公司
营公司
第三层次授权
股权多元化的 股权多元化的 资产经营公司 资产经营公司
股权多元化的 资产经营公司
新型的国家资产管理体制是按照“国 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 经营的原则”,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 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
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在 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 行业和关键领域,要增加国有资本的投 入。而在其他竞争性行业和非关键领域, 则应通过资产重组和公平竞争,坚定地 使国有资本从这些部门中逐渐退出,以 保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如 :国家出资,即国家拥有出资 者所有权—以国家股权形式存在;
个人出资—个人股权。
所有权以股权的形式得以明晰。
法人财产权是指企业依法享有对企业财产 的经营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 和收益权。
企业法人财产是由股东投入的股本形成的。 现代企业产权关系的特点:
是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产权模糊:
源被污染的原因是河流的产权不明晰,没有 人真正为河流的水质负责。
淮河属于非私人产权,带有明显的外部 性特征,污染河流的行为使大家受损,个人 受益,保护河流的行为使大家受益,个人受 损,因此,所有的人都倾向污染河流。
例如:企业排污污染了河流,使流域内 的所有人受损,而对企业来说,节省了大量 的污水处理费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 以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为依据来进行决策的, 没有把排污的环境成本计入企业成本,因为 排污的成本是由社会来承担的,因而低估了 排污的总成本。
企业的职能: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政府的职能:
宏观经济活动的调节人(经济调节) 市场秩序和市场运行的监管人(市场监管) 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的管理人(社会管理) 经济主体活动的服务员(公共服务)
政企不分:
必然造成“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4. 管理科学
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 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 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
据调查,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当地政 府及有关部门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越权分22次将该项目分拆审批,违规审批, 征用土地6500多亩,违规组织实施征地 拆迁。
国家明确要求严格用地管理、信贷 投放和项目审批,制止钢铁等行业盲目 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但是一些人仍 然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执法不严。
第四节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 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 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
(一)
规模、技术、资 金来源不同!
现代企业和传 统企业有什么
不同?
企业制度发 展的过程:
①业主制 是最早出现也是最简单的企业 组织形式:业主一个人出资,一 个人所有,自已直接经营,享有 全部经营收益,对债务完全负责。
③公司制—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 化大生产、市场经济
发展要求相适应。
公司制—现代企业制度 工业
是一种“法人企 业”,是由众多 出资者投资形成 的法律上的经济 组织,公司财产 的终极所有权仍 分属于股东,股 东有权分享公司 利润,也有权转 让持有的股份, 但不能退股。
公司制最突出 的优点是股东 们一般只以投 入的资本额对 公司负有限责 任,公司以其 全部财产对债 务负有限责任。
铁本案件暴露出许多问题,它即是 违法案件也是权责不清导致的后果。是一 种低水平的钢铁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 破坏和浪费。牺牲了环境,牺牲了资源,
牺牲了老百姓的利益。
3. 政企分开
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分开,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 适应的政府与企业的关 系。
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 政府和企业具有不同的职能:
个人业主制企业的产权主体是自然 人,自然人(个人和家庭)财产与企 业财产的合一性质本身限定了企业和 资产的规模,它无法适应生产经营迅 速扩大的需要。
②合伙制 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发 展规模扩大而出现的一种企业组 织形式。
由两个以上的业主共同出资、共同所有、共同经 营、共同分享收益和对债务负责。
2、 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
企业法人制度必须通过国家的法律予 以规范,如我国的《民法通则》规定: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 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 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 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企业法人财 产以其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基础, 是建立企业法人制度的核心。
对于公司制治理结构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和 国际惯例是一致的,主要由四类机构构成:
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
总经理
公司制企业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是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 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 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
也称有限公司,一般是指依法成立由 法律规定的一定人数组成,公司不公开 发行股票,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 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负责 的公司。
这三种形式在历史上是继起的,是随着生 产力发展而发展的。但不是取代,而是共存。 公司制企业主要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在西方 国家数目只占总数的20—30%,而销售额 则占到销售总额的70-80%。
3.对现代企业制度的阐释: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 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的角度进行 了阐释。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 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 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 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 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 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 件事完成了。
第三,我国原有的国有企业,实行“厂长负 责制”,集决策权、指挥权、管理权于厂长一 身,无制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使权力机构、 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独立又相 互制约,以协调好出资者、经营者和职工的关 系,保证企业有效的经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