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方法-水稻
二、取样方法
1、移栽期苗干重(移栽前1天或移栽当天) 、移栽期苗干重(移栽前 天或移栽当天 天或移栽当天) 取50苗为一个样本,重复3次,各样本剪去根后置烘箱在105 oC下烘 苗为一个样本,重复 次 各样本剪去根后置烘箱在 下烘 苗为一个样本 0.5小时,然后 0C 下烘 小时,冷却后称重,保留样品测定植株养分。 小时, 小时 然后70 下烘72 小时,冷却后称重,保留样品测定植株养分。 2、分蘖期(早稻与中稻,移栽后20天;晚稻移栽后10天) 、分蘖期 早稻与中稻,移栽后 天 晚稻移栽后 天 早稻与中稻 边行向内第3、 植株, 边行向内第 、第4行,各小区连续取 穴(兜、窝),或0.5 m2植株, 行 各小区连续取12穴 洗净,剪去根,根据需要分成叶片和(茎+鞘)两部分,置烘箱在105 oC 洗净,剪去根,根据需要分成叶片和( 两部分,置烘箱在 下烘1小时 然后于70 下烘72 小时,冷却后称重, 小时, 下烘 小时,然后于 0C 下烘 小时,冷却后称重,保留样品测定植株养 分。 (我们习惯取样方法:在取样前,各小区按对角线选 点,每点数 穴茎蘖 我们习惯取样方法:在取样前,各小区按对角线选5点 每点数20穴茎蘖 我们习惯取样方法 数,算出100穴的每穴平均茎蘖数,然后按照平均茎蘖数,各点取2穴,共 算出 穴的每穴平均茎蘖数,然后按照平均茎蘖数,各点取 穴 穴的每穴平均茎蘖数 10穴) 穴
如烘干重计产, 和养分含量等。如烘干重计产,则: 籼稻的产量=烘干重 籼稻的产量=烘干重/0.865; 粳稻的产量=烘干重 粳稻的产量=烘干重/0.855
三、考种方法
步骤( 步 步骤(7步) (1) 脱粒晒干 脱粒晒干: 将10穴考种穗用尼龙网袋套在稻穗上并扎紧,稻穗用人工 穴考种穗用尼龙网袋套在稻穗上并扎紧, 穴考种穗用尼龙网袋套在稻穗上并扎紧 脱粒并晒干; 脱粒并晒干; 烧杯中再加水, (2)水漂法分开饱粒和空秕粒:将稻谷倒入一个 )水漂法分开饱粒和空秕粒:将稻谷倒入一个2000 ml烧杯中再加水,用 烧杯中再加水 玻璃棒搅拌2分钟,静止2分种后 分种后, 玻璃棒搅拌 分钟,静止 分种后,将浮在水面上的空秕粒和沉在底部的饱粒 分钟 分别倒入2个网袋中晒干;稻草样本分成叶、茎+鞘,烘干后测定干重,保 烘干后测定干重, 分别倒入 个网袋中晒干;稻草样本分成叶、 个网袋中晒干 留稻草样本测定养分。 留稻草样本测定养分。 (3)测千粒重:在饱粒中数出 个1000粒,烘干,测定千粒重 )测千粒重:在饱粒中数出2个 粒 烘干,测定千粒重: 籼稻:千粒重=烘干 粒重/0;865; 籼稻:千粒重=烘干1000粒重 粒重 ; 粳稻:千粒重=烘干1000粒重 粒重/0.855; 粳稻:千粒重=烘干 粒重 ; 若两个1000粒重相差大于 ,则再数 粒重相差大于2%,则再数1000粒称重,直至两个 粒称重, 若两个 粒重相差大于 粒称重 直至两个1000粒的重 粒的重 量相差小于或等于2% 量相差小于或等于 %)。
二、取样方法
5、成熟期(收获前1天); 、成熟期(收获前 天 (1)数出各小区的总穴数 ) 示范田的每亩穗数测定方法: 示范田的每亩穗数测定方法: (1)每亩穴数:有行距株栽培的,行距测定采用田头数 行(即50个 )每亩穴数:有行距株栽培的,行距测定采用田头数51行 个 行距)之间总长,除以 即得行距 即得行距( )。株距测定采用全田梅 行距)之间总长,除以50即得行距(X1, m)。株距测定采用全田梅 )。 花形5点测定,每点量31穴长度(除30即为株距,X2,m),根据行株 穴长度( 即为株距, ),根据行株 花形 点测定,每点量 穴长度 点测定 即为株距 ), 距算出每亩穴数( ),每亩穴数( , 亩 ),每亩穴数 距算出每亩穴数(X),每亩穴数(X,万/亩)=667 /(X1 × X2)。 ( 点取样法, (2)每穴穗数:每穴穗数测产采取对角线 点取样法,即在田块四角 )每穴穗数:每穴穗数测产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 和中央各随机取一个点,每个样点离田边 米以上 每点数代表性50穴 米以上。 和中央各随机取一个点,每个样点离田边5米以上。每点数代表性 穴 的穗数,计算平均每穴穗数。 的穗数,计算平均每穴穗数。 (3)每亩穗数:每亩穗数=每亩穴数×每穴穗数 )每亩穗数:每亩穗数=每亩穴数×
二、取样方法
5、成熟期(收获前1天); 、成熟期(收获前 天 (2)考种取样: )考种取样: 避开边行和取样行,各小区按对角线 点取样法 每点数40穴 点取样法, 避开边行和取样行,各小区按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数 穴(兜、 窝),测定每穴(兜、窝)穗数,算出每穴平均穗数,然后取2个10穴 ),测定每穴( 测定每穴 穗数,算出每穴平均穗数,然后取 个 穴 穴备用),使每穴穗数等于或接近200穴每穴穗数的平均数, 穴每穴穗数的平均数, (其中1个10穴备用),使每穴穗数等于或接近 其中 个 穴备用),使每穴穗数等于或接近 穴每穴穗数的平均数 用于测定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用于测定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3)计产: )计产: 如收割计产区内有取样考种的, 在小区中心位置收割≥5 如收割计产区内有取样考种的 在小区中心位置收割 m2(如收割计产区内有取样考种的,应补足所 取的穴数),脱粒、晒干或风干,测定含水量,称重计产, 取的穴数),脱粒、晒干或风干,测定含水量,称重计产,测定稻米品质 ),脱粒
பைடு நூலகம்、取样方法
3、 穗分化始期(PI,约移栽后 天,叶龄余数 叶,还有 叶没有抽出, 、 穗分化始期( ,约移栽后45天 叶龄余数3.5叶 还有3.5叶没有抽出 叶没有抽出, 通过剥查叶片确定) 通过剥查叶片确定 边行向内第3、 各小区连续取12穴 边行向内第 、 第 4行, 离上次取样 行 离上次取样0.5 m, 各小区连续取 穴 ( 兜 、 或取0.5 m2植株,洗净,剪去根,根据需要分成叶片和(茎+鞘) 植株,洗净,剪去根,根据需要分成叶片和( 窝),或取 两部分,置烘箱在 下烘1小时 两部分,置烘箱在105 oC下烘 小时,然后 0C 下烘 小时,冷却后称重, 下烘 小时,然后70 下烘72 小时,冷却后称重, 保留样品测定植株养分。 保留样品测定植株养分。 4、齐穗期(约移栽后 天,80%的穗抽出 、齐穗期 约移栽后 约移栽后75天 %的穗抽出) 边行向内第3、 各小区连续取12穴 边行向内第 、第4行,离上次取样点 行 离上次取样点0.5 m, 各小区连续取 穴(兜、 植株,洗净,剪去根,根据需要分成叶片、( 、(茎 窝),或取 ),或取0.5 m2植株,洗净,剪去根,根据需要分成叶片、(茎+鞘) 或取 和穗3部分,置烘箱在 下烘1小时 下烘72 小时, 和穗 部分,置烘箱在105 oC下烘 小时,然后 OC 下烘 小时,冷却 部分 下烘 小时,然后70 后称重,保留样品测定植株养分。 后称重,保留样品测定植株养分。
水稻地上部分植株干重与产量测定方法
讨论稿
2009年12月6日 年 月 日
一、取样日期
2009年3月9日讨论结果 年 月 日讨论结果 取样次数与时期: 取样次数与时期 (1)移栽期 移栽期 (2)分蘖期 早稻与中稻 移栽后 天;晚稻移栽后 天); 分蘖期(早稻与中稻 移栽后20天 晚稻移栽后 晚稻移栽后10天 分蘖期 早稻与中稻,移栽后 (3) 穗分化始期 约45天); 穗分化始期(约 天 (4)齐穗期 移栽后 天); 齐穗期(移栽后 齐穗期 移栽后75天 (5)成熟期 成熟期; 成熟期 取样方法: 动态样品取0.5m2; 收获测产取 2; 考种取 收获测产取5m 考种取8-12穴,取代表 取样方法 动态样品取 穴 取代表 样品测养分含量. 性 样品测养分含量
三、考种方法
步骤 (4)算出饱粒数:称剩余饱粒重,算出剩余饱粒数:剩余饱粒数=剩余饱 )算出饱粒数:称剩余饱粒重,算出剩余饱粒数:剩余饱粒数= 粒重× 饱粒千粒重, 粒重×1000/饱粒千粒重,然后算出总饱粒数,总饱粒数=剩余饱粒数+ 饱粒千粒重 然后算出总饱粒数,总饱粒数=剩余饱粒数+ 2000粒; 粒 (5)数出总空秕粒数 ; ) (%)=总饱粒数 总饱粒数+ (6)计算结实率:结实率(%)=总饱粒数 总饱粒数+总空秕粒数 )计算结实率:结实率(%)=总饱粒数/(总饱粒数 总空秕粒数) ×100 (7)算出每穗粒数(颖花数): )算出每穗粒数(颖花数): 每穗粒数(颖花数) 穴穗的总粒数( 每穗粒数(颖花数) = 10穴穗的总粒数(总饱粒数+总空秕粒数)/10穴的 穴穗的总粒数 总饱粒数+总空秕粒数) 穴的 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