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1.当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1, Ed >1 ,Ed <1时,价格上升或下降对生产者的收益如何影响。
(6分)当Ed=1时,价格上升或下降,生产者的收益不变。
当Ed >1时,价格上升,生产者的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收益减少。
当Ed<1时,价格上升,收益减少,反之增加。
2.一个企业主考虑增加雇佣工人时,对于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他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4分)边际产量边际产量是每增加一单位的某生产要素带来的产量增量,这是考查单个员工劳动效率的,所能带来的产量的增量越大,则他的劳动效率越高,越能为企业谋求利润,这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而且只要边际产量大于零,产量增加,就能带来利润就可以雇佣。
而平均产量总产量与该生产要素的比值,他考察的是总产量,不能体现个人的劳动效率3.简述边际生产报酬递减规律及其递减原因。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即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当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以后,总产量的增加额将越来越小的现象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
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
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比就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于是边际产量就出现递减趋势。
或者是因为对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量和不变要素投入量之间都存在一个最佳的组合比例。
4.简述为什么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实现了长期均衡时,经济利润为零。
5.什么是外部不经济,如何解决外部不经济的问题?(5分)是指某些企业或个人因其它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受到不利影响,又不能从造成这些影响的企业和个人那里得到补偿的经济现象。
解决方法:1税收和补贴。
向施加外部不经济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而给予提供外部经济的厂商等于外部边际来收益的补贴,以便使得厂商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诱使厂商提供最优的产量。
2企业合并: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是解决外部性的第二种手段,如果外部性的影响是小范围的,3明确产权:只要产权定是明确的,则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无论最初的产权赋于谁,最终效果都是有效率的。
6.如果汽油价格上涨较大幅度,将对汽车的需求将产生什么影响?请结合需求交叉弹性理论简要分析。
(5分)在短时间之内,汽车的生产商对于汽油价格的上涨没有购买者那么敏感,所以我们可以大体上认为短时间内汽车的供求量不变,而由于汽油价格上涨,短时间内消费者的购买力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量会减少7.简述无差异曲线和其特征。
(6分)8.【无差异曲线】它是指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商品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们从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却是相同的。
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
第二,在每种商品都不被限定为多了比少了好的前提下,无差异曲线图中位置越高或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越高。
第三,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通常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8.通货膨胀按形成原因划分为哪几种? (4分)(1)直接原因:即货币供应过多。
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2)深层原因。
①需求拉动。
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
②成本推动。
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致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
③结构失调。
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
④供给不足。
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而引起通货膨胀。
“⑤预期不当。
即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当(对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过于悲观)而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⑥体制因素。
由于体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货膨胀9.简述等产量线及其特点。
(8分)(1) 等产量线的含义: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2 ) 等产量线的特征:第一,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第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10.能不能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了才是充分就业?(5分)不能。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的工作。
11.LM曲线的凯恩斯范围财政政策是否有效?为什么?(4分)在凯恩斯区域中,因为较低的利率水平,政府会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在这时无效。
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使收入水平在利率不发生变化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有很大的效果12.消费函数中自发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会有什么变动? (5分)答:若消费函数用C=a+bY表示,由自发消费a增加或减少,会使IS向右上或左下平行移动,而边际消费倾向b增大或变小,则使IS曲线斜率变小或变大,原因是b变大表示同样收入中会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留下作储蓄的更少了,为使储蓄和一定利率水平上的投资相等,现在需要有更多的收入才能产生相应的锗蓄,从而要有更多的收入和一定的利率相结合才能使I=S,这就使IS曲线变得更为平缓.13.什么是货币政策?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7分)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内容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用的政策工具以及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政策工具分为两类,一是一般性货币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
二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道义劝告14.什么是流动性陷阱?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应如何使用?(8分)流动性陷阱是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段时间内即使利率降到很低水平,市场参与者对其变化不敏感,对利率调整不再作出反应,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15.简述自动稳定器及经济体内稳定经济的制度。
(5分)经济自动稳定器是指存在于经济中的任何一种能减弱产出对自发需求变动的反应机制16.简述市场失灵及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矫正市场失灵。
(6分)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首先,政府要做好提供公共物品的工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有良好的“硬件条件”二,政府要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和具体的运行体制,制定各级各类中长期的发展规划,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件条件”,第三,政府还需要利用利率、国债、汇率、税收、预算等经济调控手段来“熨平”经济周期,使经济导入持续稳定的发展。
第四,政府要通过收入政策、税收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努力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距,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最后,政府在实现其调节职能时,要注意不断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17.完全竞争市场定义及特点。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在这种市场类型中,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信息具有完全性,特点:大量买者和卖者,产品同质性,资源流动性,信息完全性,二、实训题,富人和穷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哪个高,为什么?这对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有何启示?(8分)穷人的边际效用高。
对于同样的需要结构和市场统一的物价,富人穷人所需要的饱和货币量是相同的,但是穷人拥有的货币量少于富人,所以,穷人拥有的货币的边际效用大于富人。
对政府收入分配政策的启示:由于富人对小范围的收入/支出波动远远不如穷人敏感,政府可采取税收等多种调节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从富人处征收更多的资金,并将这笔钱用来于减少穷人的开支、补贴穷人收入。
这样将明显提高穷人的满足感和认同感,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10.夏季度假区小型高尔夫球场的经营者也面临着类似的决策。
由于不同的季节收入变动很大,企业必须决定什么时候开门,什么时候关门。
请以我们所学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联系以上案例分析如何决定企业的停止营业点呢?(6分)球场的成本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包括购买土地和建设球场的成本,可变成本包括雇佣服务员的成本。
当收入大于可变成本时,球场就应该开门,反之就应该关门,三、材料分析题案例1:吃三个面包的感觉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
接着总统哪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
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
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
(10分)问题:(1)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什么原理?并对其进行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是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与劳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是某种物品的消费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这个原理对企业生产有什么启示?企业要不断的创新,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丰富产品的类型,生产不同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减少边际效用规律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案例2:航空公司和布兰尼夫航空公司被起诉案1983年,在美国的美洲航空公司和布兰尼夫航空公司被起诉一案中,两位公司总裁罗伯特·克兰德尔和霍华德·普特南之间的一段电话录音成了控方最有力的证据。
克兰德尔:情况真是糟透了。
……如果我们互相打斗,都得完蛋。
我们两家如果都要留在这里,“三角洲”就该开路了。
因为,哎,我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让我们两个滚蛋。
普特南:你有什么好建议吗?克兰德尔:对,我是有一个建议。
把你的该死的票价提高20%,明天一早我也会这么做的。
……那么你我就都可以赚大钱了。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0分)1.上诉案例中所讲的是哪种市场类型?寡头垄断该种市场有什么特点?是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这些厂商的产量占全行业总产量中很高的比例,从而控制着该行业的2.假如普特南接受了克兰德尔的建议,那么上诉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在经济学中被叫做什么?垄断竞争这类现象的最终结果通常是怎样的?案例3:我国的储蓄问题(10分)我国一直是一个储蓄率很高的国家,截至2001年8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06万亿元,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增长12.3%,增幅比去年同期高6.1个百分点,比去年底高5.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