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新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地理新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地理新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有三位老师:江补能、斯唯娜、曹光辉。

我们三人认真积极地参加学校和市各级单位组织的业务学习,高质量的完成高一新课程的教学作为工作追求的目标,把教科研的能力作为自我培养的重点。

力争做到才学高、师德好、质量优、创新精神强。

本学年高一备课组的工作重点在于如何顺利并高质量的完成高一地理新课程。

今年在浙江省开始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尝试。

地理科目的新课程改革从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机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变。

经过了一年的实践,对于高一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也发现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一、新课程实施的心得与体会
1、新课程实施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
地理新课程的内容与旧教材比有了很大的改动。

例:新教材取消了一些基本知识的铺垫;案例活动的增加,而且有些活动的可行性不是很大,个别活动的问题设计不科学;问题研究太多。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要求教师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这些都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然将有可能无法胜任新课程教学工作。

2、教师要转变观念
地理新课程无论从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机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变。

这都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否则会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

3、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基本上课堂属于满堂灌。

而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通过教师的逐步启发,结合课本案例,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获得知识。

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法,从教师的教为主向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转变。

4、教师对新教材把握不够到位
在参照了《学科实施指导意见》后对教材有了一定的把握,但具体把广度和深度把握到什么程度,教师心里还是没十足的把握。

二、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不足
(一)课时
1、课时紧张
教学内容太多,课时紧张。

所安排的时间只够上新课,根本没时间做练习和讲评。

结果学生没时间对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消化,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习效率能有多高。

2、课时分配不合理
例必修1第一章的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规定的课时为4课
时,但在实际教学中是完不成的。

我们学校花了8课时,原因为此块内容难度大,自己的学生地理基础弱,如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连经线、纬线也不懂。

大量基础知识需在上课补充。

有的内容无需安排这么多的课时,例必修2第一单元第一节安排了3课时,一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2课时就可以完成。

总之课时安排得不够合理。

(二)教材问题
1、教材教学内容安排得太多
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内容删减得不多,增加的却比较多,新课程课时又没有增加,这就导致教学内容较难完成。

2、教材教学内容安排过难。

我们学校的学生实际是文科学生基础弱、能力差,理科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最后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无法掌握。

3、教材中知识点分布较散,在教学中不容易处理教材。

4、在教材中还存在一些的知识性错误。

5、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与教学实际相脱离
新课程和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活动这种形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地理能力的好的途径。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开展好这些活动有很大的困惑。

(1)活动题的取舍。

教材中活动题很多,具体选取哪些活动呢?选定了活动后该怎样开展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
力培养的效率会较好呢?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困惑较大。

(2)时间紧张和学校设施落后使活动开展困难和效果难以评估。

许多高一地理教师听过江老师和胡善生老师上的地球结构这节课。

这节内容有一个活动是叫学生画地球内部和外部结构图,此活动的目的是巩固学知识和锻炼学生画图的能力。

两位老师认真开展了此活动,由于时间紧张和设备落后,最后老师对此活动的目的是否真正达到很难评估。

(3)活动的设计不符合客观实际。

有些活动题要求学生进行实地野外考察,虽然你可以选择不做,但这种能力在指导意见中是学生能力发展所要求的。

但实际操作是不可行的。

(三)初高中内容的衔接
在那么紧张而有限的课时内如何补充初中已经学过但基础很薄弱的知识,使高中教学能顺利进行是一个大的挑战。

此学期的这种状况还不算突出,更大的挑战在下学期的区域地理模块的教学中。

(四)教辅资料与教学指导意见不配套。

三、建议
1、修订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要求降低难度和容量。

2、希望编制配套的学生练习册。

以上是武岭中学对于进行了一个学年的高中地理新课
改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要使学生和教师尽快地适应新课程,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