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组织机构 (1)三、临时施工用水及消防用水设计 (1)1.临时用水概况 (1)2.水源 (1)3.现场临水供水量及管径计算 (2)4.供水方式 (3)5.临时用水维护 (3)6.施工排水、排污布置 (3)7.施工排水布置 (3)四、消防设施及消防管理措施 (3)1、消防安全管理 (3)2、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 (5)3、用火、用电、用气管理 (5)4、其他施工管理 (6)五、治安保卫措施 (8)六、消防保卫应急预案 (9)1、火灾、爆炸应急措施 (9)2、化学危险品、油品泄漏应急措施 (9)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购物中心秀场工程临时用水与消防用水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西双版纳购物中心秀场总平面布置图2)西双版纳购物中心秀场施工组织总设计3)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4)消防GBJ16-2001版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毒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二、组织机构本工程对现场及周边的消防保卫及综合治理要求严格,项目经理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确保防范安全,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
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消防保卫管理制度,成立由项目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保卫工作领导小组、消防领导小组和消防队,宣传消防保卫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和进行基本操作培训;消防保卫工作管理制度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消防管理机构的要求。
组织机构:①成立消防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副经理和项目专职消防员任副组长,组员由各施工段责任工程师、作业队队长、安全员组成。
②项目成立保卫工作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组员由各施工段责任工程师、作业队队长、现场保安员组成。
③建立严格的消防管理制度,遵守国家、市政府对于施工现场消防工作的相关规定。
三、临时施工用水及消防用水设计1.临时用水概况工程现场临时用水包括给水和排水两套系统。
给水系统包括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排水系统包括现场排水系统和生活排水系统。
2.水源从业主指定的施工现场市政水源接用水管用作施工用水。
上述市政水源接用水管按有关要求报装和安装水表。
从市政两处水源接口采用DN100镀锌钢管引入至施工现场布置临水管线。
围绕现场成环状敷设管网,消防给水与生产给水共用环网;生活区用水由施工现场的市政供水引入,采用DN100镀锌钢接入生活区,生活区内采用DN100镀锌钢围绕生活区成环状敷设管网。
施工用水与生活用水的管道采用止回阀、闸阀进行隔断。
3.现场临水供水量及管径计算生产、生活用水量及消防用水量计算,三者比较选择大者。
工程生产用水根据班次施工取最高用水量,同时需考虑消防用水量的要求,经验算后布置管线。
施工及消防用水量计算如下:项计算工程用水量工程用水量q1采用公式q1= K1∑Q1 N1 K2/(8×3600)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0Q1—每班计划完成工程量,按每班浇注800方混凝土N1—施工用水定额,仅考虑混凝土自然养护,耗水量取400L K2—现场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工程用水量q1=1.10×800×400×1.5/(8×3600)=18.3L/S现场办公区用水量办公区用水量q2=Pl×N3×K4/t×8×3600 Pl——高峰昼夜人数,取100N3——施工现场用水定额,取40L/dK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t——每日工作班数q2=100×40×1.5/1×8×3600=0.21L/s工程总用水量q3= q1+ q2=18.3+0.21=18.51L/s消防用水量及管径的选择按同时发生火灾数为1处,消防用水量q4取15L/s施工现场用水量及管径的选择因为q4〈 q3,所以用水量取18.5L/s d= [4Q/(πV1000)]1/2d—配水管直径(m)V—管网中水流速度(m/s),取2.0m/sd=[4×18.5/(3.14×2×1000)]1/2=0.11mm根据计算,管道采用DN125镀锌钢管,现市政有两处DN100水口同时供水,能满足现场用水需求。
4.供水方式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5.临时用水维护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不影响施工进度,保证现场施工用水,特制订如下措施:成立临时消防水系统管理小组。
建立临水维修制度及责任制。
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临水维护由专人负责。
做好水泵、阀门等临水材料备用。
阀门按总量的10%备用,不同类型不得少于1 个,保证施工用水正常。
6.施工排水、排污布置地面及以上部分雨水排水采用自由排水,每个大门入口处设置排水沟一道以防止场内带泥废水流至市政道路污染路面,每条排水沟内的废水先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卫生间排水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大商业排水设计需要与其他地势相结合。
7.施工排水布置施工现场路边设300×300㎜排水沟,设置1.5M×1.0M×1.0M沉沙井,建筑物内的施工废水、雨水排至室外排水沟。
四、消防设施及消防管理措施1、消防安全管理1.1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义务消防组织,并应确定消防安全负责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同时应落实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
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导致火灾发生的施工作业及其他活动,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1.1 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1.1.2 可燃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制度。
1.1.3 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
1.1.4 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1.1.5 应急预案演练制度。
1.2防火技术方案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并应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及时对其修改、完善。
防火技术方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2.1 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
1.2.2 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
1.2.3 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施配备。
1.2.4 临时消防设施和消防警示标识布置图。
1.3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3.1 应急灭火处置机构及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职责。
1.3.2 报警、接警处置的程序和通讯联络的方式。
1.3.3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3.4 应急疏散及救援的程序和措施。
1.4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人员进场时,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1.4.1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火技术方案、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的主要内容。
1.4.2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的性能及使用、维护方法。
1.4.3 扑灭初起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1.4.4 报警、接警的程序和方法。
1.5消防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作业前,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应向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技术交底。
消防安全技术交底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5.1 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或环节。
1.5.2 施工过程应采取的防火措施及应配备的临时消防设施。
1.5.3 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1.5.4 逃生方法及路线。
1.6消防安全进行检查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
消防安全检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6.1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是否落实。
1.6.2 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
1.6.3用火、用电、用气是否存在违章操作,电、气焊及保温防水施工是否执行操作规程。
1.6.4 临时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
1.6.5 临时消防车道及临时疏散设施是否畅通。
2.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2.1用于在建工程的保温、防水、装饰及防腐等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2可燃材料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应按计划限量进场。
进场后,可燃材料宜存放于库房内,露天存放时,应分类成垛堆放,垛高不应超过2m,单垛体积不应超过50m3,垛与垛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2m,且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易燃易爆危险品应分类专库储存,库房内应通风良好,并应设置严禁明火标志。
2.3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底子油等易挥发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资作业时,应保持良好通风,作业场所严禁明火,并应避免产生静电。
2.4施工产生的可燃、易燃建筑垃圾或余料,应及时清理。
3.用火、用电、用气管理3.1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许可证的签发人收到动火申请后,应前往现场查验并确认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落实后,再签发动火许可证。
3.2动火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
3.3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的可燃物进行清理;作业现场及其附近无法移走的可燃物应采用不然材料对其覆盖或隔离。
3.4施工作业安排时,宜将动火作业安排在使用可燃建筑材料的施工作业前进行。
确需在使用可燃建筑材料的施工作业之后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3.5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应设置动火监护人进行现场监护,每个动火作业点均应设置1个监护人。
3.6五级(含五级)以上风力时,应停止焊接、切割等室外动火作业;确需动火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挡风措施。
3.7动火作业后,应对现场进行检查,并应在确认无火灾危险后,动火操作人员再离开。
3.8施工现场不应采用明火取暖。
3.9严禁私自改装现场供用电设施。
3.10应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运行及维护情况进行检查。
3.11气瓶运输、存放、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11.1气瓶应保持直立状态,并采取防倾倒措施,乙炔瓶严禁横躺卧放。
3.11.2严禁碰撞、敲打、抛掷、滚动气瓶。
3.11.3气瓶应远离火源,与火源的距离不应小于10m,并应采取避免高温和防止曝晒的措施。
3.11.4燃气储装瓶罐应设置防静电装置。
3.12气瓶应分类储存,库房内应通风良好;空瓶和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放置,空瓶和实瓶的间距不应小于1.5m。
3.13气瓶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13.1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
3.13.2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3.13.3冬季使用气瓶,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发生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严禁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
3.13.4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1MPa。
3.13.5气瓶用后应及时归库4.其他施工管理4.1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或区域应设置防火警示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