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美国扩张及二战后外交政策

论美国扩张及二战后外交政策

姓名:** 学号:201531020*** 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论美国扩张及二战后外交政策美国是一个由五十个州和一个联邦直辖特区组成的宪政联邦共和制国家,东瀕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边是加拿大,南边是墨西哥,美国是个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国土面积位居全球第四,人口总量超过三亿人。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在费城正式通过《独立宣言》。

由此宣告美国诞生。

其建国至今也就200多年的历史,但是美国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

美国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诸多的巨大影响力均领衔全球。

在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由于英国对美洲殖民地的剥削,同时由于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导致了北美人的反抗。

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

1776年7月4日的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其中以萨拉托加大捷为转折点,美军开始走向胜利,最终在1781年英国在约克镇投降,此后在1783年9月3日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以后美国的领土扩张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便开始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美国开始朝着世界大国的方向迈进,由此奠定了今日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

美国除了占领印第安人的土地外,美国也不断蚕食欧洲列强在北美的殖民地。

蚕食的手段主要包括武力和金钱交易,其中著名的是"路易斯安那"购地案。

美国在领土扩张期间,美国国内爆发了南北战争,爆发了两次英美战争,同时也爆发了美国与西班牙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成为西半球的霸主,同时也奠定了美国全球帝国的基础。

美国在1783年~1898年期间参与的这几件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战争,使得美国开始挤身于世界大国行列。

美国与法国进行的"路易斯安那"购地案,美国用2726多万美元买下了路易斯安娜214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每英亩都不足3美分,使美国当时的国土面积翻了一番。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土地交易,这极大的丰富了美国的资源,加强了美国的战略地位,并为美国开拓西部铺平了道路。

在19世纪前半叶,美国人一直在不断蚕食欧洲列强在北美的殖民地,在1812年和1815年和英国交火,但只是赢得了南部很小的小块土地。

随后美国总统下令派兵去兼并佛罗里达,直到1845年美国才最终兼并了佛罗里达。

此后,美国也开始向太平洋方向扩张,美国以720万美元买下俄国的阿拉斯加,这为美国以后向太平洋扩张提供了战略支撑。

19世纪末,欧洲的列强已经瓜分了世界上大部分殖民地,这些地区成为欧洲国家发展的市场与原材料基地。

美国作为一个后起发展的国家,也急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

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美国得到了西班牙的殖民地,这次战争后,美国完成了既定战略,开始作为世界大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同时也扩大了海外市场,进一步助长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野心,在战争期间,美国也趁机吞并了夏威夷群岛,之后并入美国领土。

总之,1898年的美西战争,不仅在美国历史上,乃至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美西战争成就了美国,乃至是世界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重要标志。

在1846年到1848年发生的美墨战争,美国通过规模不大的战争夺取了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跃成为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国,美国从此获得了在美洲的主宰地位。

同时也是美国奠定现有版图基础的一战。

通过以上这些领土扩张,美国逐渐走向世界大国,开始对当时的大英帝国产生威胁。

与此同时,美国也积极开展自己在亚洲和东南亚的殖民路线,开始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提供资金,开始改变世界秩序,美国人希望通过用自己建立的体系来管理世界,控制世界。

由此以后,美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强国的道路,开始和欧洲列强平起平坐,地位甚至高于某些欧洲国家,这一切的原因都应归功于美国建国初期的领土扩张。

此后,美国历经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中获取了大量战争福利美国的实力也因此变的前所未有,美国在一切国际事件中都起了领导作用。

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各国耗尽了国力,而美国却从中牟取暴利,正所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美国凭借军事经济的发展和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军事实力,一跃成为西方世界的领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政策方向是向全球扩张,谋求世界领导地位。

目标是按照美国构想塑造世界。

但是在二战结束后,在苏联的援助下,部分东欧国家和中国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这成为阻碍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因素。

因此,二战后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开始。

但受制于国际形势和自身实力的变化,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

美国的外交政策可分为在于苏联进行冷战和冷战结束后并进入21世纪这两个时期进行总结。

一、美苏冷战时期美国的外交政策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紧急援助,以抵制苏联政府强加于他们的种种侵犯活动。

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

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某些问题上和苏联不和。

现在,杜鲁门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就是遏制共产主义,武力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是美国与苏联争霸的开端。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一直领导西欧及日本等“西方集团”与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国际体系中占据了绝对的支配地位,美国倡导建立了联合国体系,还创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让自己的货币美元成为该体系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开始了美国的美元霸权。

然而,还有一个很大的障碍阻碍了美国称霸世界,那就是苏联的不断强大和社会主义的影响不断扩大。

在苏联的影响及帮助下,一大片中东欧国家倒向了社会主义。

在亚洲,中国与朝鲜也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这形成了东西方两大制度和两大体系的对立,导致了两极世界的形成。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则成立了华约组织。

此后,美苏之间竞争愈演愈烈,在局部地区爆发了小规模的热战。

同时美苏之间也爆发了古巴导弹危机,差一点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冷战期间,美国人认为,美国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美国与苏联的关系。

他们对德日的恐惧已经消失,但他们对苏联的猜疑正在日益增长。

而猜疑则是恐怖的第一步。

因此,美国人认为他们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强大到足以抑制苏联,使苏联的势力范围限于他所控制的地区。

这就是所谓的“遏制战略”。

美国虽然用遏制的政策来对付“苏联的扩张”,看起来似乎只是一种防御性的措施,但实际上它的遏制本身也是一种扩张。

继杜鲁门主义之后的是马歇尔计划,它也可以说是杜鲁门主义的继续。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欧洲的计划,主要是促进欧洲的经济复苏,防止苏联的势力西扩。

从1948年到1952年,美国根据马歇尔计划为西欧国家提供了100多亿美元的援助,给西欧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受援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三年内增加了25%,工业生产增加了64%农业生产总值增长了24%。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推行,构成了美国对外推行扩张政策的基础和标志。

美国积极向亚非拉广大地区扩张,建立了多边军事同盟,形成了一个从西欧到南亚,东南亚、东北亚的链式弧形地带,呈现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包围态势。

不幸的是,美国在亚洲的扩张并不顺利。

美国在朝鲜和越南都遭受到了严重挫折。

朝鲜战争让美国人意识到新中国的力量,停战协议只是让双方都回到了战争之前的状态。

越南战争却让美国人吃尽了苦头。

人力、物力、财力在这场战争中消耗殆尽,美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迅速下降。

然而就在美苏冷战期间,两极世界的两个集团中都出现了不协调的声音和分裂的迹象。

一方面,美国为了遏制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而为战败的西德与日本加大经济投入,向他们敞开市场,这使这两国在经济上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

与此同时,德日与美国的贸易摩擦迅速增加,德日不满美国的经济霸权。

另一方面,苏联在社会主义集团中的霸道行为也激起了一些国家的反抗。

特别是苏联针对中国的一些行为引起了中苏两国的论战与分裂,这使中美之间出现了缓和关系甚至战略合作的可能。

此后美国在在外交战略上逐渐向中国方面靠近。

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美国和中国缓和了关系,从而使美国可以开始考虑从越南游击战的泥潭中走出来。

美国从越南撤出不久,苏联却派兵干预阿富汗的局势,在战争中,美国暗中支持阿富汗反苏势力,向他们提供资金、武器及人员的训练,最终使苏联陷入了阿富汗游击战的泥潭。

阿富汗战争也许是冷战的转折点,从那时开始,美国围绕着苏联展开的一切外交攻势都取得了成功。

美国对苏联的经济战使苏联出口换汇的能力不断下降,技术封锁使苏联制造成本上涨,军备竞赛耗尽了苏联的财力,这使苏联开始走向灭亡,最终在1991年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下,苏联从此走向历史,被历史所掩埋。

随着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在军事、经济、技术、文化方面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这几个方面加在一起,使美国成为一个唯一的全面的全球性超级大国。

二、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冷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跟美国抗衡。

与此同时,世界也朝着一超多强的局面发展,美国为维护自己在全球的利益,美国开始扩张它的霸权主义,不断在世界各国挑起事端,以此来保护美国在该地的利益。

例如,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的军事行动等等,美国为保护自己在某些地区与国家的利益,往往利用推动“民主化”的方法来颠覆一些政权,但“民主化”并不能保证美国在海外的利益永远都受到保护,所以美国往往会在某些重要的地方设置军事基地,与该国签订军事联盟,使美国的利益得到保障。

美国不断利用“颜色革命”式的干预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使得好多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感到恐惧,更谈不上对美国的信任。

1991年伊拉克军队侵占科威特,美国充分显示了它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各个领域左右世界的能力。

在美国的支持下,美国组织了一支多国部队,打响了第一次海湾战争,把伊拉克的军队从科威特赶了出去。

从而使伊拉克元气大伤,让世界认识到美国的力量。

但美国也给伊拉克留了一条活路,目的是为了牵制伊朗,这是美国外交上常用的方法。

此后,在美国总统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似乎起码在表面上还尊重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还保持与联合国的磋商。

但在克林顿政府时,美国也明显加强了它的单边主义干预倾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