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及典型事故案例
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及典型事故案例
13. 卸土点落实及途径手续等办妥;
1、基坑开挖节点条件验收
14. 建立了 “开挖任务单”和 “挖土支撑记录表” 的 现场管理制度;
15. 对本工程潜在的风险进行辩识和分析,已编制完成 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并落实抢险设备、材 料、人员、方案;
16. 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已建立并正常运行,前期工程信 息已按要求上传;
。
一、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 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市场体制的超前与诚信机制滞后的矛盾
(1)造价低 (2)工期紧 (3)材料劣 (4)检验假 (5)施工差 (6)监督软 (7)监测乱
3、安全质量监督的四个不适应
(1)督体制不顺面:对大规模、高速度、跨越式 、超常规地铁工程建设发展监督模式不适应
17. 相关质量保证资料齐全; 18. 设计及规范规定的其他要求。
2、端头井结构移交节点条件验收
1、端头井结构已完成,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2、端头井结构尺寸已复核且符合设计要求; 3、洞门中心已复核且符合设计要求; 4、端头井结构渗漏情况满足盾构施工要求; 5、相应质量保证资料齐全。
(3)水文地质,暗河暗滨
3、关注施工监测
(1)监测是地下工程的眼睛 (2)建立第三方委托监测制度 (3)明确监测单位报警职责
4、关注预控,预防,预警
(1)监控重心从事后验收转变为事先预 控 (2)以监督条件验收为手段,防范事 故风险
重要的关键工序条件验收
基坑开挖节点条件验收 工作井结构移交节点条件验收 盾构进出洞节点条件验收 首推100环节点验收 联络通道结构开挖节点条件验收
七、轨道交通工程关键工序验收 基本要求
关键工序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牵头组织
技术专家、参建各方,根据《关键工序
验收的一般要求》,结合本工程项目的
规模和特点,组织阶段性关键工序验收,
并报相关质量监督站参加。
1、车站深基坑开挖节点条件验收
1. 基坑围护设计和施工方案通过科技委评审,专家评 审意见已予落实并回复;
a)黄牌警示 b)样板工程
六、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三 个理念
1、全生命周期的理念
规划,设计,施工,竣工,运行、合 理使用年限,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 、全生命周期监管
六、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三 个理念
2、“三从”理念
从小抓起、从早抓起、从严抓起
3、差别化监管理念
(1)工程差别化 (2)企业差别化 (3)风险差别化 (4)人员差别化 (5)环节差别化
以及能承受变形的能力,并且制订好切实可行的保 护措施; 9. 已按监测方案对周围环境及基坑布置监测控制点, 且已测取初始值;
1、基坑开挖节点条件验收
10. 围护结构施工阶段遗留问题已按规定解决或已制定 相应的方案,地下墙汇总资料完成;
11. 各分包单位资质经过审查且符合有关规定;
12. 人员(按合同)、机械(按方案)、支撑(满足进 度的数量和符合设计要求的质量)都已到位;
(2)监督机制滞后:面对"深,大,难,新"监 督工程对象不适应.
(3)监督手段单一:,面对工程实体监督向行为 监督的监督内容不适应。
(4)监督方法落后:面对微观施工技术监督向宏 观综合执法监督的监督地位不适应。
二、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管聚 焦三大重点
1、聚焦重大风险源(危险源)
(1)项目风险辨识
(2)风险等级评估
(3)防范风险措施
二、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管聚 焦三大重点
2、聚焦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1)组织机构 (2)专家队伍 (3)抢险人员 (4)抢险设备 (5)抢险物资 (6)应急响应 (7)应急演练
3、聚焦地铁工程多发病常见病
例:地下连续墙垂直度严重超偏、侵界 地下连续墙接头渗漏、夹泥、流沙;
轨道交通工程
安全质量管理及典型 事故案例
一、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 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规模膨胀与管理浓度稀释的矛盾
(1)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超能力承揽业务
(2)安全质量监督部门超负荷工作
海市轨道交 通在建工程 共8条线, 地铁车站 167座,盾 构推进区间 139KM, 高峰时盾构 总数为98台 。2009年 在建为11条
五、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三 个支撑力量
2、先进科学的技术支撑力量
(1)信息网络技术 (2)监测检测技术 (3)远程监控技术
3、四支队伍的人员支撑力量
(1)核心层:安全质量监督系统队伍 (2)紧密层:大专院校、科研、中介队伍 (3)结合层:工程建设各方主体队伍 (4)相关层;横向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队伍
四、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三 项基本制度
1、现场准入制度
(1)由市场准入拓展到现场准入
(2)建立项目现场安全质量保证体系 (人员,设备,制度,技术管理力量)
四、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三 项基本制度
2、关键岗位,关键人员教育培训制 度
(1)施工方:项目经理,质量、安全、技 术负责人,班组长,盾构司机,起重司机 ,冻结人员 (2)监理方: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 程师 (3)业主方:项目负责人,项目质量、安 全、技术负责人
3、技术标准规范制度
(1)国家标准 (2)行业标准 (3)地方标准 (4)企业标准 (5)过渡性文件
五、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管三 个支撑力量
1、技术专家的理论支持力量
(1)建立专家数据库:分专业,分单位( 施工,设计) (2)建立专家评审制度:重大风险源的设 计施工方案评审 (3)专家评审意见的施工现场落实实施
2. 基坑开挖、地下墙堵漏施工方案已经施工企业技术 负责人及总监审批,并组织了各方讨论,向管理层 和作业层进行了交底。相应监理实施细则已编制并 经审批;
3. 围护结构及圈梁已完成,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1、基坑开挖点条件验收
4. 地基处理已完成,经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5. 立柱桩已完成: 6. 降水、降压已满足设计施工工况; 7. 施工现场坑外排水措施已落实; 8. 已调查基坑周围的保护构筑物、管线等现有状况,
土方开挖放坡不足,超挖;支护不规范 、变形、内力超大。
三、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关 注四个方面
1、关注承压水
(1)地下水是轨道交通工程主要敌人
(2)非但要重视深层高承压水,还要 重视浅层微承压水
三、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监管关 2、关注周边注环四境个方面
(1)水,电,煤等各类管线
(2)临近建筑物,构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