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上学期 《音乐美学》试卷A 一填空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上学期 《音乐美学》试卷A 一填空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06-20XX年度上学期
《音乐美学》试卷A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


1、在我们看来,坚持理论与()的统一、()与逻辑的统一应成为我们研究音乐美学的方法论的根本。

2、音乐的感性材料——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而是一种()、()、和()的声音。

它是建立在创作性基础上的,这种创造性因素又蕴含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等表现手段之中。

所以,从总体上来说,音乐的声音是一种()的声音。

3、在音乐声音的模仿、象征、暗示、表情等表现性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

4、音乐的声音是有深刻的现实基础的,它包括()的运动和主观的感情运动。

5、音乐性的内容是音乐中客观的内容因素,它是音乐的基本内含,包括()、()、和精神特征三个方面。

二、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前打√,错误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


1、()所谓音乐性就是音乐的表现性。

2、()音乐欣赏是一个被动接受音乐的音响的行为。

3、()通过直接模仿自然界音响的表现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音乐艺术在表现情感方面具有最大的直接性。

5、()音乐创作在创造性方面比其他任何艺术创作更为突出。

三、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10分。


1、形式美的法则
2、审美经验
四、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


1、音乐的声音和语言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如何理解音乐形式的相对独立性?
3、音乐美学中他律论和自律论的基本差别是什么?
4、简述音乐的三个层次的功能及其产生过程。

五、论述题。

(共20分)
如何认识音乐美的本质?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


1、(实践)(历史)
2、(非自然性)(非语义性)(非对应性)(表现性)
3、(表情)
4、(客观事物)
5、(基本情绪)(风格体系)
二、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说法前打√,错误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三、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10分。


1、形式美的法则
在人们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美的事物,首先展示给人们的总是它在形式上的特征。

这些形式组成的基本要素或质料虽然不同,但它们在组合方式上往往有许多共同的规律。

这些体现形式要素组合方式的原则或规律,人们往往称之为形式美的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对现实生活和自然中各种美的形式的概括反应,它一旦被总结出来又能指导人们去创造美的形式。

2、审美经验
所谓审美经验,指的是人们在欣赏美的艺术品、美的自然或其他美的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

它与动物性的快感不同,涉及着许多高级心理功能,而不是一种单一的刺激——反应,它是人的内在心理生活与审美对象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

四、简答题。

(每题10分,共40分。


1、音乐的声音和语言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音乐的声音和语言的声音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音乐的声音善于表现情感,但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具有较弱的表义功能,不具有语义性。

语言是一种具有约定俗成含义的符号,能够表达确切的含义,语言声音中的表情音调具有一定的表情功能。

语言中的表情音调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发展成为音乐的音调,从而为歌曲等音乐的创作提供借鉴。

2、如何理解音乐形式的相对独立性?
一方面我们认为音乐形式产生的根源是现实生活,曲式等音乐形式的产生无疑是伴随着现实生活内容的复杂而不断发展,音乐形式美的法则也是建立在现实中人们的审美心理基础上;另一方面我们看到,音乐的形式绝对不是对现实的概括和美学提炼,而是不依它表现的对象的变化而改变的,比如乐律和调式等形式的独立性。

所以我们认为,音乐的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音乐美学中他律论和自律论的基本差别是什么?
音乐美学中的他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可以表现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其形式可以表现各种非音乐性的内容,而自律论认为音乐的形式不表现各种现实中的事物,甚至也不表现情感,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之外没有其他内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念上的对立,是因为音乐的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它的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我们不太容易发现这种联系。

4、简述音乐的三个层次的功能及其产生过程。

当音乐知觉处在直接反应阶段时,音乐中的情绪类型被体验,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天然生物需求能得到满足,于是产生了一种功能。

这种功能产生于人类共同的生物需要基础之上,它没有任何的社会倾向性,我们称之为非倾向性的功能。

当音乐知觉处在沟通阶段时,音乐中的美感因素被体验,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需求能得到某种满足,音乐就产生第二种功能,即审美功能。

当音乐知觉处在深化阶段时,音乐中的情感因素被体验,随之又引发人们的想象和联想,使音乐中固有的那些概括性的情感内容得以具体化,赋予其社会内容,这时人们对音乐艺术的社会需求得到满足,于是产生了倾向性功能。

五、论述题。

(共20分)
如何认识音乐美的本质?
(参考答案要点):音乐美的本质是优秀的音乐所具有的美的品格和意味,即美的品味。

这种美的品味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即它是音乐家通过富于个性的能动创造,把现实生活,特别是人的思想情感的美加以集中、提炼和升华,并运用富于独创性的音乐形式予以体现的结晶。

和其他艺术相比较,音乐的美更多地是客观因素消融在主观因素之中,即客观现实的美更多地是以音乐家心理体验的形式转化为音乐艺术的美。

音乐的美存在于音乐的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之中,音乐的形式美是构成音乐美的重要方面,然而它并不是音乐美的全部。

音乐美就它的存在方式来说,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