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疗痛经的常用药物

治疗痛经的常用药物

治疗痛经的方法痛经指妇女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

本病的发生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久淫为害等不同病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

此外,亦有因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或子宫位置过度不正而发生痛经的。

[方一]山楂30克,向日葵籽15克,红糖30克。

先将山楂、向日葵籽一齐放在锅内炒,以葵花籽炒香熟为度。

再加水,熬成浓汁后,将红糖放入熬化即成。

每次于经前1--2天,连服2--3剂,正痛时亦可服用。

本方适用于血瘀为主的痛经。

[方二]荔枝核、香附、黄酒各30克。

将荔枝核、香附研成细末,混合成装入瓷瓶密封保存,每个痛经发生之前一天开始服用,每次服6克,以黄酒适量调服,1日3次。

本方适用于以气滞为主的实证痛经。

[方三]丹参、延胡索各30克,牛膝、红花、郁金各15克,白酒半公斤。

将生丹参、延胡索、牛膝、红花、郁金倒人瓶中,用白酒浸泡加盖,密封半个月。

每隔3天,用力摇动药酒瓶1次,每次约摇3分钟。

行经前两天开始饮服,每日3次,每次1--2匙,至经血干净时停饮。

连服4个经期为I疗程。

本方适用于气滞血瘀之痛经。

[方四]阿胶、杜仲各15克,陈艾10克,净子鸡1只(约500克),生姜6克。

将杜仲、陈艾与鸡入砂锅中同炖,将熟时加人生姜,炖20分钟,加盐调味每次用热汤烊化阿胶5克,日3次,饮汤食肉。

本方适用于寒混凝滞之痛经。

[方五]桂枝5克,山楂肉15克,红糖30克。

将前2味加水2碗,文火煎成1碗,加红糖再煎片刻,日2次,趁热饮。

本方适用于因寒而致痛经。

[方六]荔枝核、香附各等分,黄酒适量。

荔枝、香附共研末,每服6克,黄酒调服,日2次。

本方适用于阳虚内寒之痛经。

[方七]鸡蛋2个,元胡20克,益母草50克。

3物加水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

食蛋饮汤,于经前开始,日服1次,连服5—7天。

本方适用于阳虚内寒之痛经。

[方八]鲜蔷薇根①克(干者30克),七叶莲9克,鸡蛋2只。

将蔷薇根、七叶莲加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再把鸡蛋两只煮熟去壳放人药液中同煮,加少量米酒服食。

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服,每日1次,连服2--4天。

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之痛经。

[方九]母鸡1只,当归30克,醪糟汁60克。

将鸡去毛并内脏洗净,当归洗去浮灰;把鸡放人砂锅内,同时加水、醪糟汁、当归、姜、葱、盐、盖严锅口,先在旺火上烧开,再用小火炖3小时,出锅时撒胡椒面,佐餐食。

本方适用于气血不足所致之痛经。

[方十]猴头菌100克,净母鸡750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大枣10克,调料适量。

将猴头菌温水发胀后洗净,除苦味,切2厘米厚片待用;净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人罐内,加姜片、葱、绍酒、清汤适量,上放猴头菌片,浸软洗净之黄芪、党参、大枣,以湿棉纸封好罐口,上笼蒸烂,拣去姜、葱,将汤滗出,扣人盘中摆好,将滗出的鸡汤倒人砂锅,烧开后入料酒、味精、盐各适量,用玉米、淀粉勾汁,浇在鸡上。

本方适用于气血双虚所致之痛经。

[方十一]川芎6---9克,丹参12克,鸡蛋2只。

将川芎、丹参、鸡蛋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吃蛋饮汤。

本方适用于肝肾虚损之痛经。

当归生姜羊肉汤组成:羊肉500克,当归60克,黄芪30克,生姜5片。

用法:羊肉切块,与当归,黄芪,生姜共炖汤。

加盐及调味品,吃肉饮汤。

功效:益气养血。

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山楂红枣汤组成: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

用法:上药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行气导滞。

适用于痛经。

炒山楂组成:山楂30克,向日葵子15克,红糖60克。

用法:将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后研末,加红糖冲服。

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1次。

于经前1-2日开始服或经来即服。

每次月经周期服2剂,连用1-2个月。

功效:活血化瘀,收敛镇痛,补中益气。

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另外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也可以缓解通经女子痛经药茶治疗方法三则1.玫瑰花茶:玫瑰花15克,沸水冲泡代茶。

功能:理气解郁,活血散瘀,适用於经期腹痛、以胀痛为主者。

2.姜枣茶:生姜3片,大枣5枚(打碎),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散寒止痛,适用於痛经下腹冷痛者。

3.当归茶:当归6克,川芎2克,沸水冲泡代茶。

功效:补血活血,适用於经期腹痛、疼痛绵绵、体质虚弱者。

痛经的原因及饮食调养1.痛经的原因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小肚子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

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

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月经后一切正常。

腹痛的特点与月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来月经就不发生腹痛。

因此,与月经无关的腹痛,不是痛经。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

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两种痛经的原因不同。

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后一种情况叫做膜样痛经。

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也能引起小肚子痛。

继发性痛经的原因,多数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

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时,也能引起痛经。

因此,需要通过检查,确定痛经发生的原因之后,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2.痛经的饮食调养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

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l—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

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

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

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

饮食疗法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

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

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作用。

此外,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

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

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

有人认为,痛经病人适量饮点酒能通经活络,扩张血管,使平滑肌松弛,对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作用。

如经血量不多可适量地饮些葡萄酒,能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治疗作用。

葡萄酒由于含有乙醇而对人体有兴奋作用。

情绪抑郁引起痛经者适当喝点儿葡萄酒,能够起到舒畅情绪、疏肝解闷的作用,使气机和利。

另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温,辛能散能行,对寒湿凝滞的痛经症,可以散寒祛湿,活血通经;甘温能补能缓,对气血虚弱而致的痛经,又能起到温阳补血、缓急止痛的效果。

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洋兰根、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

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鱼类、豆类等。

在一般情况下,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而有小腹部轻度的坠胀感,这是正常的,并非病理性的。

但是当疼痛严重,甚至到了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并需要服药的时候,就属于病理状态了,医学上称之为痛经。

因为生殖器官病变引起的痛经,叫继发痛经。

生殖器官未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叫原发痛经。

原发性痛经经常发生于月经初潮后不久,或未婚、未孕的女性,可能的病因是子宫内膜和血液内前列腺素含量的增高造成的,治疗的方法只能是在月经来潮的时候服用含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的药物,如消炎痛或乙酰水杨酸,以缓解症状。

继发性痛经的病因较复杂,如子宫颈狭窄、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分泌异常或盆腔炎等,都可以引起痛经。

需要进行系列的检查才可以确定原因。

原发性痛经一般对生育没有影响。

有的继发性痛经就会对生育产生影响,如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分泌异常等。

很多大医院的妇产科都可以做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建议你仔细地查找病因,对症治疗。

给你几个痛经的中医食疗方若月经来时肚子不舒服,可用热水袋热敷,还可喝些生姜红糖水、玫瑰花茶等暂时缓解。

中医认为,月经病与肾功能、脾、肝、气血、子宫等都相关,而且痛经有寒热虚实之分,可以痛感来分类。

喝热饮痛感减弱属寒,痛感加剧属热,喜按喜揉者属虚,越按越痛者属热。

痛经者平时应忌食生冷和酸辣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佳。

以下是几个痛经食疗方:1.气虚血弱型,羊肉炖当归北芪:当归50克,羊肉500克,北芪30克,吃肉喝汤。

2.肝肾亏损型,川芎丹参煲鸡蛋:川芎6克,丹参12克,鸡蛋两个,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3.寒凝血淤型,生姜红糖水:生姜15克,红糖适量,开水冲泡当茶饮。

4.气滞血淤型,益母草煮鸡蛋:益母草30克,鸡蛋两个,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5.湿热蕴热型,丝瓜红糖汤:老丝瓜250克洗净切碎,红糖适量,煎汤趁热喝你好~建议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在医生的确诊下对症治疗.痛经小常识1 关于痛经:凡是月经前,后或在月经期间发生下腹痛或其它不适,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或工作的,都称为痛经。

2 症状:常为下腹绞痛,并伴有面色苍白,终日持续性的头痛,四肢乏力,恶心呕吐,手脚发凉,头晕等。

痛经可持续数小时或1-2天,经血流出后才逐渐缓解。

3 出现时间:大多在月经来潮的当天出现,也有的在月经来潮前出现4 种类原发性痛经:自青春期头一次来潮开始,以后每逢来月经都出现严重的痛经。

形成的原因:因素很多,诸如精神因素,经期剧烈活动,不注意风,寒,湿,冷以及分泌紊乱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子宫内膜产生的一种物质-前列腺素F2a过多,从而使子宫肌肉痉挛,导致子宫局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

此外还有营养不良,先天性体质衰弱,贫血等。

继发性痛经:有些妇女过去月经一直很正常,但偶然因经期受寒,做过度剧烈的运动或劳累而引起的痛经。

简单对策1 经期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生活规律,精神愉快2保持大便通畅,以减轻盆腔充血。

3保持温暖。

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你的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

多喝热的药草茶或热柠檬汁。

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垫或暖水袋,一次数分钟。

4补充矿物质:钙,钾及镁矿物质,也能帮助缓解痛经。

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较未服用者少痛经。

镁也很重要,因为它帮助身体有效率地吸收钙。

不妨在月经前及经期服用,以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5 服用维生素:每天摄取适量的B族维生素,其中又以Vb6最为重要,此种维生素能够稳定情绪,帮助睡眠,使人精力充沛,并能减轻腹部疼痛,香蕉中含Vb6量较多,痛经女性不妨多吃一些。

一天可服用数次(饭后),另外,专家建议为减轻痛苦: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即可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苦。

6 服用止痛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止痛药和安乃近,阿托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