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脚手架安全管理基础知识课件

脚手架安全管理基础知识课件

得小于 6 ㎜;可调托撑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 少于 5 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 30 ㎜ • 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 40 kN,支托 板厚不应小于 5㎜ • 严禁使用有裂缝的支托板、螺母
插入脚手架钢管端部可 调节高度和长度的构件
31
直爬梯
1. 搭设的直爬梯宽度宜为600mm,直爬梯 的档距宜为300mm,最大不应超过400mm; 2. 在地面上第一、二步内,直爬梯可以在脚 手架外侧;在第三步以上,直爬梯应设在脚手 架内侧; 3. 直爬梯超过6m 应设置转角平台,转角平 台宽度不应小于700mm;对不能转换方向的 ,高度超过6m 时,在直爬梯的顶部应设置防 坠器、锁绳器等防止垂直坠落的措施;
23
通用脚手架构造要求
5.3.1.3 脚手架连墙件及抛撑应符合下列 规定: a)脚手架开始搭设立杆或架设高度在 6m 以下时,第一跨应设置抛撑,超过2 跨时每2 跨设置一根抛撑,落地支点与立 杆距离不应小于3m,抛撑与地面的倾角 应在45º~60º之间。各抛撑底部应用水 平杆相互连接封固,并与脚手架连成一体 。抛撑设置见图5.3.1.3-1;
工 准
(二)现场存在的电力线路或工艺设备。 (三)危险区域划分。 (四)作业环境。

作业前安全分析
(五)邻近作业人员的相互影响。 (六)脚手架基础或邻近区域挖掘作业的影响。
(七)气候的影响。
2. 作业前安全分析由工程管理部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组织
安全技术交底
,监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作业班组组长参加,监 理记录填写JSA记录表。
3.
业禁忌症的人员不允许进行脚手架作业。 脚手架作业人员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帽、系挂安全带、

穿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作业前安全分析
安全技术交底
办理作业许可证
37
脚手架的安全管理及构造要求
脚手架构配件入场验收 1. 脚手架作业前应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工作前安全分
析应考虑但不限于:
(一)高处作业。
施作业人员资质及体检审核
直角扣件
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的连接
对接扣件
用于杆件对接连接
旋转扣件
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的连 接
28
脚手架配件及要求
脚手架板
• 新脚手板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 冲压钢脚手板应涂有防锈漆,并有防滑
措施,不得有严重锈蚀、油污、裂纹、 开焊和硬弯,厚度为38mm或50mm • 脚手板应使用镀锌铁丝双股绑扎,铁丝 型号不应低于10#(直径3.4mm)
11
概述 术语解释
双排脚手架
由内外两排立杆和水平杆等构成的脚手架 。双排脚手架广泛用于施工现场,承载力 较大,能够架设较高的高度(50米)主要 在构筑物高处作业时使用。
12
概述 术语解释
井字架
井字架一般用于井道、柱子、钢结构安装、临时作业平台等,其要求和双排脚手 架一样,同样要求扫地杆、剪刀撑、步距、跨距、排距等。在安装工程中常见的 井字架有三种:
32
移动式脚手架
8.6.8 移动式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使用前应先将脚轮固定; b)移动脚手架时,平台上不得站人; c)不得通过平台护栏受力垂直提拉重物。
33
内容 CONTENTS 1 概述 2 脚手架配件及要求 3 脚手架的安全管理 4 常见脚手架问题
脚手架的安全管理及构造要求
脚手架管理流程
可调顶托、底座
立杆底座
垫板
26
脚手架配件及要求
脚手架管
• 钢管宜采用Φ48.3(±0.5)×3.6 (±0.36) 钢管,长度不应大 于6m,厚度不小于3.24mm.使用前应做防腐处理。
• 规格不同不得混用 • 应涂有防锈漆,不得有严重腐蚀、结疤、弯曲、压扁和裂
缝等缺,严禁打孔。
• 钢管上严禁打孔
连墙件
建 筑 墙 体
刚性连墙件,窗洞口 处连接
16
概述 术语解释
连墙件
结构 墙体 或柱
连墙件
连墙件
刚性连墙件,与墙体预 埋件连接
刚性连墙件,楼板 连接
17
概述 术语解释
连墙件
结构 墙体 或柱
刚性连墙件,与结构柱
(框架柱或者钢结构柱
)连接
井子架与钢结构连

18
概述 术语解释
主节点
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当搭设高度超过6m 时应设 连墙件,连墙件应靠近脚手架主节点并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扣 件式钢管和承插盘扣式钢管脚手架连接点距主节点不应大于300mm,碗扣式钢 管脚手架连接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应大于150mm;
落地式固定井字架
落地式无固定井字架
非落地式固定井字架
13
概述 术语解释
满堂脚手架
按一定尺寸铺满作业平面的脚手架,一般 纵横向立杆不少于三根并与水平杆、水平 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脚手 架,相对于其他脚手架系统,杆件密度更 大,支撑体系更稳固。主要做用为构筑物 内侧提供大面积高处作业平台和承受上部 大面积荷载支撑,搭设使用时应注意承载 力的均匀分布。
办理作业许可证
38
脚手架的安全管理及构造要求
脚手架构配件入场验收 1. 作业单位技术人员应当在脚手架搭设前,按审批后的
施工方案及JSA风险消减措施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施作业人员资质及体检审核 并形成交底记录,双方签字。
工 准
2. 对于50m以上及特殊脚手架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监

作业前安全分析
理单位及工程管理部项目安全人员应参加,进行过程
编制、审核方案
施工准备
搭设
拆除
检查 验收
定 期 检 查
使用
35
脚手架的安全管理及构造要求
脚脚手手架架构构配配件件入入场场检验查收 1. 新钢管、新脚手架板、扣件、可调支托应有产品合格 证,后两项还应有质量检验报告
2. 检查方法和标准详见《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
施作业人员资质及体检审核 全技术规范》(JGJ 130)第8.1节和附录D
3
事故案例
2013年11月20日19时左右,湖 北省襄阳市南漳县金南漳国际大 酒店浇筑内五楼天井顶层时,脚 手架坍塌,将现场施工的工人压 住,经搜救,共造成7人死亡,5 人受伤。
4
事故案例
2014年6月15日22时20分许,贵 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新桥镇, 一在建厂房脚手架发生坍塌,造 成7人死亡。
,应增设横杆,横杆间距不应大于
600mm;
• 3. 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
2m;
• 4.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不大于2m 不大于600mm
不大于2m
挡脚板高度不小于180㎜
30
脚手架配件及要求
可调支托
•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 • 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 36mm • 可调托撑的螺杆与支托板焊接应牢固,焊缝高度不
24
脚手架配件及要求
垫板
• 垫板设置应满足承载力要求 • 垫板易采用宽度200mm、厚度不小于50mm
、长度不小于两跨的木板;也可采用槽钢 • 木质垫板两端应采取防开裂措施
底座
• 芯柱或套管长度不小于100mm • 底板应为150mm×150mm×10mm钢板
25
脚手架配件及要求
脚手架管
扣件
脚手架板
7
事故案例
通过对脚手架安全事故树的定性分析,得出脚手架安全事故的原因有三个 方面: 1. 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在搭建、拆装以及使用过程
中相关人员违章操作; 2. 脚手架材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3. 安全管理缺失,缺少应有的检查验收。 归结起来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存在缺陷最终 导致事故的发生。
5.3.1.1 脚手架的基本构架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双排脚手架立杆横距宜为1.05m-1.55m,单排脚手架立杆横距宜为 1.2m-1.4m b)脚手架步距宜为1.5m-1.8m,最大不超过2m c)横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d)单、双排与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0-50m,立杆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100mm 5.3.1.2 脚手架的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 a)脚手架地基应平整坚实,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 b)搭设高度在24m 以下时,地基应满足承载力要求,混凝土地面可直接 在基础上搭设脚手架; c)搭设高度在24m及以上时,应根据脚手架承受荷载、搭设高度、搭设现 场土质情况等,进行脚手架基础设计; d)脚手架立杆垫板或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100mm。
5
事故案例
4.7人 / 次
数据来源:国家安监局
6
事故案例
据有关统计表明:在我国建筑施工系统每年所发生的伤亡事故中,约有 1/3直接或间接地与架设工具及其使用的问题有关。从脚手架的搭设、使 用、拆除过程来看,脚手架常发生的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脚手架整体或局部失稳,造成整个脚手架垂直坍塌; 2. 不按规定标准搭设,造成脚手架整体向外或向内倾倒或局部坍塌; 3. 由于防护设施不全,人员从脚手架上坠落; 4. 由于架上人员作业不规范,造成高空坠物伤人。
挡脚板
• 挡脚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宽度不应 小于180mm
a)脚手架对接 b)脚手板搭接 图5.3.1.6-1 脚手板对接、搭 接构造
29
脚手架配件及要求
防护栏
• 防护栏杆下列规定:
• 1. 防护.2m,下杆应在
上杆和挡脚板中间设置;
1.2m
• 2. 当防护栏杆高度大于1.2米时
脚手架安全技术知识
事故案例
2010年1月12日11时50分, 安徽芜湖市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工程 工地在浇筑封顶施工中发生屋顶坍塌,压倒约12米高的脚手架,造成8名 工人死亡,3名人员受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