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讲中国古代职官制度(1)PPT课件
第三讲中国古代职官制度(1)PPT课件
5
第二阶段(西周至春秋)
最高君主:王(天子、天王) 太子 后
诸侯 大夫 王室机构——中央政府 诸侯、大夫机构——地方政府 王族、外戚掌握军政大全,巫史地位下降
6
第三阶段(战国至清末)
君主地位大大提高,权力高度集中, 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君主的臣 仆和侍从上升到主要地位。
7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家的产生,开始 于夏代,而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 才出现的,所以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 始。中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 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 内容非常丰富。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经过几 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沿革清晰、 体系完整的职官制度。
中 国 古 代 职 官 制 度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一、概述 二、国君 三、宰相 四、中央各部门长官 五、地方长官 六、封爵与品秩
人军队的。臣的级别也很不相同,有些是商王的
亲族、有些是来自臣服的部族、甚至有些属于奴
隶的身份。不过,作为臣的奴隶,都从奴
隶晋升为宰相。
9
外廷官
即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员,以尹为长,另有卜,
作册,亚服等各种名目。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其中最著名的是伊尹。伊尹,姓伊名挚,尹是官
以从夏商以来太宰的地位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
中,在西周可以说达到了顶点。
14
在非常时期,诸侯出任的三公就因为其本人所 掌握的强大武力而发挥着实际的执政权力,周 成王初立之时,以“召公为保,周公为师”, 周公旦“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直到七年 后成王成年,周公才还政于成王。此间,周公、 召公数次以成王的名义征发诸国兵,平定管、 蔡、武庚的叛乱,重新征服乘武王去世而叛乱 的东方五国,权力实际上超越了当时的周成王。 《史记·周本纪》说“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 陕以东,周公主之”,由此可见三公的权力。 成王年幼时,周公为了很好的保护和照顾成王, 还兼任了太宰,总领宫廷事务,这也是后来太 宰权力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中央政制
三公和太宰
三公和太宰
西周的最高官职是太师、太傅、太保(是 为三公),其下分设六卿、五官等。由于三公
之类的官职是授予位高爵尊的诸侯的,而诸侯
们在出任周朝王室大臣的时候也要治理自己的 国家,所以三公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是有限的。通常执掌中央权力的是太宰,太宰
本来是王室的宫廷事务总管,因亲近天子,所
8
官制
内廷官
主要有宰、臣两类。这些官员主要处理商王
的私人事务,包括其私人领地、以及王官内部的
管理等。宰的地位非常高,特定的情况下作为商
王的代表直接处理政务。《史记·殷本纪》记载,
殷高宗武丁,“三年不言,政事决于冢宰”。臣
的种类很多,有负责农耕的、有负责内廷供奉的、
有负责祭祀的、有负责警卫的、也有管理商王私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宰相 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
18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有时分设 左右,以右为上,称为“右丞相”,“左丞 相”,宦官担任宰相职务的称为“中丞相”。
15
宰相究竟是什么样的官?
16
三、宰相
最高执政官 1、春秋时期 令尹 相 2、战国时期 各大国普遍设立宰相 相邦 相国 相室 丞相 相 令尹 国君家臣
17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 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
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 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 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 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 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 而且名目繁多。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
名。伊挚曾“为有莘氏媵臣(陪嫁的奴隶)”,
得到商汤的赏识,“汤举任以国政”。《史
记·殷本纪》记载,商汤死后,继承王位的外丙、 仲壬相继死去。伊尹立汤的嫡长孙太甲为王。太 甲即位后,违背商汤所立的法度,暴虐无道,于
是伊尹把他放逐于桐(河南虞城东北),由伊尹
代王施政。三年以后,太甲认识了自己的过错并
有所悔改,伊尹才把他迎接回来并“授之政”。
伊尹的儿子伊陟,也身居高官,“帝太戊立伊陟
为相”。
10
军事官制 卜、作册都是宗教官员,相当于罗马时
代的祭司,但是地位远不如罗马祭司来得高。 其中卜作为大祭司,权力比较大,作册的职 务与后世的史相当,是负责记录的官吏。亚 服是武官,统帅军队,有亚,多亚,大亚之 分,但是具体职务与等级区别不详。商朝的 武官还有射(统帅弓箭手)、犬(负责商王 的田猎)、戍(要地驻屯军长官)等其他称 号。
11
地方官制 商朝的地方诸侯有侯、伯、男、甸不同的称号。
侯、伯是较大的诸侯,男、甸较小或较远。与 后世不同的是,商朝保留了前代母系社会的一 些特点,女性也可以被封为诸侯并统帅军队。 甲骨文中就有“辛巳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 万,呼伐□”说在辛巳这一天卜问,以命令妇 好这个人统帅一万多人的军队去讨伐某某地方。 这里的妇好,就是商王武丁的妻子
3
一、概述
国家产生以后出现职官 原始社会的氏族或部落首领 不是官:社会公仆 “三皇五帝”的传说 非信史
夏朝:我国官职设置之始
4
古代官制发展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夏、商) 国家规模小,国家机构简单,没有明确分工。 君主——后 、王 后羿射日 史(卿史、大史)、巫——神权的体现者 夏:羲(xi)和、大理、官师,多由巫、史担任, 世袭制 商:父师 、少师——王族长老 臣、宰、尹——国君家臣
12
西周 西周是在夏、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
非常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不仅仅由于它广袤 的国土、更是由于它丰富的文化,这其中就包 含着政治思想的传承。西周严格的施行宗法制 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诸 侯-卿大夫-士-国人的统治序列。就官制而 言,大体上有卿士-诸侯-卿大夫三等。卿士 辅佐周天子执政,诸侯世守其国,卿大夫辅佐 诸侯治理国家、并且从诸侯手里领受世袭采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