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团的工作手臂创新工作手段
不断加强共青团的凝聚力
滨海新区胜利街团工委崔伟
共青团作为优秀青年的聚集地,应该切实起到引领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
在团的各项工作中,基层组织处在一个核心和基础的位置,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更好地把青年吸引和团结在团组织周围,是各级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和主要任务。
一、加强团组织建设的对策和思路
基层组织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基层有多少活力,决定了共青团的工作对社会和青年的有效影响有多大。
基层组织不牢固,团的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团的事业就无从发展。
所以,只有不断提升共青团基层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真正让基层活起来、动起来。
作为街道团工委,如何抓好社区团建还处于探索阶段。
第一,要把握好社区的根本任务和功能。
社区是若干类别的社会组织和居民居住空间的组合。
社区里可能有机关,有学校,有企业,还有部队,各自履行着自己的职能,但也是居民居住的空间,其基本的目标就是和谐。
要实现和谐,从居住功能角度,就要解决便利性、安全性、娱乐性、健康
性、互助性等问题。
社区团的建设和工作,要围绕这一属性研究把握切入点。
第二,要争取党建带动。
近年来,党政工作在社区的突破力度比较大、成果比较多,我们要注重借助党建在社区形成新格局和新成果,探索团建的新载体、新途径。
第三,要探索社区内团组织的联建。
一是要发挥社区青年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
可以由街道团组织把社区内的企业、机关、学校等团组织都纳入进来,建立青年工作协调委员会,推进社区内不同类别组织之间进行团组织联建。
二是要针对青年在楼宇、市场、商业区等分布集中的情况进行联建。
第四,结合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工作机制,探索社区团的工作。
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的作用。
要把他们的热情、精神和专长、服务时间有机结合,通过社区团组织制度化和组织化的安排转化为长效服务机制。
第五,要关注政府部分青少年社会事务的转移。
现在,政府一部分公共服务的职能交给社会组织来承担。
共青团是政治性、群众性和政府青少年社会事务相结合的组织,有条件地方的社区团组织要积极承接政府职能的转移
二、当前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 传统的基层团组织设置方式目前难以完全适应团员
青年的实际。
比如“有组织、无青年”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城市中的分布又比较分散,从事的职业又多种多样,难以做到完全、有效地覆盖。
2. 资源匮乏,缺乏开展正常工作所需经费。
3. 团委不能如期换届,干部流动慢,导致团干部队伍缺乏活力,逐渐老化。
三、关于加强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1. 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定期听取团的工作汇报。
把加强改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作用作为衡量各级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
2. 建议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建设。
加紧建设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等,让青少年能就近就便、经常性地参加活动。
建设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为青少年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
3. 切实做好共青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
积极为党的事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要把各级团干部转岗输送工作纳入到党的干部日常管理范畴,尤其要解决好团的机关干部的转业安置工作,积极为团干部转岗创造条件。
总之,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既要考虑阶段性成果,更要着力建设长效机制;既要做好基础性工作,更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创新,确保基层团建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