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灌技术的作用和效益分析

微灌技术的作用和效益分析

微灌技术的作用和效益分析微灌技术的作用和效益分析内容简介:微灌技术近年来在建德市的草莓、蔬菜、果园、花卉等生产中均有应用,从应用调查情况及试验情况看,微灌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明显,其具体作用和效益如下:一、微灌技术主要作用机理1、科学按需给水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微灌技术近年来在建德市的草莓、蔬菜、果园、花卉等生产中均有应用,从应用调查情况及试验情况看,微灌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明显,其具体作用和效益如下:一、微灌技术主要作用机理1、科学按需给水,创造最适宜作物生长的用水环境。

按作物的实际需要科学给水,这是微灌技术优势的实质。

水是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矿物质营养代谢等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应物和介质,是作物一生中从环境吸收和消耗数量最大的物质,不可或缺,水是农作物的命脉。

作物一生离不开水,但不是说水越多作物就越好,作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相对于旱作作物,传统上采用漫灌和浇灌二种方式为主,漫灌供水与作物需水要求差别较大,而浇灌也因人工费用大等原因应用面不大,因此,传统的供水方式,离科学供水有较大的距离,这正是微灌技术发挥按需、随时、局部供水优势,增产增效的潜力所在。

而且这个增长潜力随着农机与农艺结合和技术的成熟,潜力很大,值得大力研究。

2、肥水同灌,科学用肥,充分满足作物养分需求。

作物用肥以作物各时期需肥种类和数量为基础,以基肥和追肥二种方式施用,而追肥以根外和叶面追肥方式进行。

传统上,以基肥为主,追肥次数受劳动用工和施肥方式的限制,次数较少,只能基本满足作物肥力要求,而微灌可实行可溶性肥料的肥水同灌,适时追肥,较充分地满足作物养分需求,促进作物生长(微喷灌进行叶面追肥,滴灌可进行根部追肥),起到增产和提高品质作用。

二、主要效果1、增产增效。

寿昌镇李国生应用滴灌种植苦瓜,采收期由传统漫灌方式的46天延长到61天,亩产量由1750公斤提高到2500公斤,增产48%,亩产值由4500元/熟,提高到6000元/熟,增效33.3%;航头叶建清应用滴灌种植吉林鸡爪小青椒,平均亩产由753公斤增加到889公斤,增产18.1%,亩产值由3765元/熟增至4445元/熟,增幅18%,应用滴灌种植黄瓜,平均亩产由1144公斤增加到1728公斤,增产51%,每亩增收350元/熟,应用滴灌种植西红柿,亩产由1443公斤增至2100公斤,增产45.5%,每亩增收446元/熟;杨村桥范秀珍应用滴灌种植草莓,亩产量达到1706公斤,同比增产7.1%,增收859元/亩;此外,微灌种植西瓜、茶叶、水果所反映的增产效果都较为理想。

内容简介:冬枣树比较抗旱,但过于干旱就会造成萌芽不整齐、枣头和枣吊的生长量减少、叶片变小、花量减少以及大量落花落果现象。

因此,及时灌溉对于促进冬枣树的生长发育,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和品质是十分必要的。

灌水时期要根据天气情况、土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冬枣树比较抗旱,但过于干旱就会造成萌芽不整齐、枣头和枣吊的生长量减少、叶片变小、花量减少以及大量落花落果现象。

因此,及时灌溉对于促进冬枣树的生长发育,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和品质是十分必要的。

灌水时期要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含水量以及树体生长状态来确定。

萌芽水,指在萌芽前结合施肥浇水。

是需水的关键时期。

花前水,出称助花水,即在开花前结合追肥浇水。

是冬枣需水的另一个关键时期。

助花水对于提高坐果率具有重要意义。

盛花出现持续的高温干旱,由于盛花期大水漫灌对坐果不利往往通过喷水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

花后水或保果水,即在坐果后灌水。

此期正值坐果不久,幼果对缺水十分敏感,而此时的气温往往很高,因而是冬枣的又一个需水关键时期。

此时灌水对于减少落果提高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促果水在果实迅速生长发育期结合施肥灌水,这里果实迅速膨大,如果缺水,会直接影响果实的大小和产量,是树体年周期中的又一个需水关键时期,此时及时灌水,不但可以满足果实膨大对水分的需求,同时可促进树体生产发育健壮,人机达到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又促进了芽体的分化,为速丰产创造条件。

封冻水也叫过冬水,即在土壤封冻以前灌水,对于增加冬季土壤含水量,保证安全越冬具有重要作用。

在没有灌水条件的地方,花前可以省掉保果水和促果水,也可以结合为一次浇水。

要根据具体条件灵活掌握。

内容简介:地下滴灌技术就是灌溉过程中,水通过地埋毛管上的灌水器缓慢渗入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扩散到整个作物根层的灌溉技术。

由于灌溉过程中对土壤结构的破坏轻,有利于保持作物根层疏松通透,并能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不仅节水增产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地下滴灌技术就是灌溉过程中,水通过地埋毛管上的灌水器缓慢渗入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扩散到整个作物根层的灌溉技术。

由于灌溉过程中对土壤结构的破坏轻,有利于保持作物根层疏松通透,并能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不仅节水增产效益明显,而且自动化程度高,可大量节省劳力和能源。

在干旱地区,应用这种技术还能有效地抑制田间杂草。

在设计地下滴灌系统时,其管道水力学和灌水均匀性等部分与地表滴灌系统相同。

由于这一系统的所有部分都埋置在地表以下,对水质要求更高,因此,选择好的过滤器十分重要。

另外还要在灌溉系统的高点安装进排气阀,以防灌溉断水时产生负压造成滴头堵塞。

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和丘陵地区,可考虑使用具有抗负压堵塞功能的滴头。

毛管埋深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田间耕作深度,避免因犁翻土壤造成破坏。

对免耕作物,可根据土壤和作物根系发育深度等条件确定;二是土壤状况。

在透水性较强的轻质土壤中,毛管埋深不宜太大,以防产生深层渗漏;对毛细吸水能力较强的壤质土,则可适当增加埋深,减少无效的蒸发损失。

若耕层内含有透水较差的粘土夹层时,毛管应埋在夹层以上。

另外,由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如果毛管埋深太大则不利于作物幼苗生长,但埋深太小又会影响作物生育后期对水分的需求。

综合上述因素,毛管埋深一般在20厘米~70厘米之间最为适宜,果树的最佳毛管埋深一般在40厘米~50厘米,大田作物则为30厘米~40厘米。

毛管间距主要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和作物种类,范围通常在0.25米~5.0米之间。

对于种植在沙性土壤上或干旱地区的作物,较小的毛管间距有助于田间土壤水分的均匀分布,但间距太小会使投资加大。

在多雨的湿润地区,可以使用较大的间距,但这决定于作物类型、土壤条件和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一般较小的间距多用于平播密植类作物,如草皮、小麦等,而较大间距常用于蔬菜、果树、棉花、玉米等行播作物。

对于大植株等行距作物,毛管埋置在两行作物中间或随行布置;对宽窄行种植的作物,毛管应置于窄行间;对于植株排列不规则的果树采用随行布设形式较为适宜。

地下滴灌灌溉时间的确定,一般以实测或计算的蒸发量、土壤特性与作物特性为依据。

若按作物耗水速度确定灌溉时间,应采用小定额多次灌水的方式;如要在土壤水分下降到某个下限值时才灌水,就可能需数天才灌1次水。

对蔬菜等水分含量较多的作物,常使用前一种灌水频率,果树和大田作物宜采用后一种方式。

关键词:机制,背景,时代自媒体领域司法公开的冷思考摘要以信息化背景下司法微博现状为观察视角,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立足现状提出“三个定位”,对其运维提出了建议,并前瞻性地提出多平台推进理念,为司法公开顺应新媒体和大众沟通习惯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司法,领域,媒体关键词:酒精,中药关键词:技术贸易,国际技术并购研究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即对技术并购模式、绩效等领域的多元化研究。

技术并购已在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方面形成了重要进展,而关于企业技术绩效、产品绩效等的研究更日渐丰富。

目前,中外学者就技附送: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

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做为标志。

三、材料用具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四、实验过程(见书P30)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3.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五、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否静止不动,为什么?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4.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标出叶绿体的大致流动方向。

内容简介:彩色视野及盲点的测定1.教学目的测定各种彩色视野的范围以及盲点的位置,学习使用视野计2.实验程序2 1 准备工作。

2 1 1 准备好视野图纸、彩色铅笔4 3 彩色视野是否固定不变?它依哪些条件而变化?_______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系别姓名学号班级实验地点实验日期评分指导老师同组其他成员一、实验内容(含实验原理介绍):二、实验目的三、涉及实验的相关情况介绍(包含使用软件或实验设备等情况):四、实验结果(含程序、数据记录及分析和实验总结等,可附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