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脂化学一

油脂化学一


天然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1. 天然脂肪酸骨架的碳原子数 目几乎全部为偶数,这是因 为在生物体内脂肪酸是以二 碳单位(乙酰CoA的形式) 从头合成的。奇数碳原子的 脂肪酸在陆地生物中含量极 少,某些海洋生物中则有相 当量的存在。
2.天然脂肪酸碳骨架长度4-36 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子,多数为12-24个碳, 16和18个碳最为常见,低于 14碳的脂肪酸主要存在与乳 脂中。
? 半干性油主要有:棉籽油、菜籽油、大豆油、 芥子油、木棉籽油、芝麻油、玉米油、米糠油, 这类油主要含油酸、亚油酸和其他饱和脂肪酸, 经冬化处理可制成色拉油。
? 不干性油有:花生油、橄榄油、山茶油、茶油、 蓖麻油。不干性油的主要成分为油酸,一般作 为食用油,但是由于其不干性的特点,也是化 妆品、润滑油和医药的原料。
COOH
? ω-9系列脂肪酸,母体脂肪酸 -油酸(C18:1) △ 9-十八碳烯酸 CH3 (CH2) 7CH=CH (CH2 )7COOH ? ω-7 系列脂肪酸,母体脂肪酸 -棕榈酸,(C16:1 ) ? ω-6系列脂肪酸,母体脂肪酸 -亚油酸 ,(C18:2 ) △ 9,12-十八碳二烯酸 CH3(CH2)4CH=CH-CH2-CH=CH (CH2)7COOH ? ω-3系列脂肪酸 ,母体脂肪酸 -亚麻酸, (C18:3) △ 9,12,15-十八碳三烯酸 CH3(CH2-CH=CH )3(CH2)7-COOH
油脂化学
主讲人:何明
南京林业大学
? 一、概述 ? 二、脂类的一般性质
– 脂肪酸 – 甘三酯 – 非甘三酯
? 三、 油脂的化学性质 ? 四、油脂加工化学
– 改性 – 脂肪化学品
? 五、脂类的分离与分析
第一章 概述
一、脂类的概念与分类 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
物统称为脂类,这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 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
△-编码命名 :从羧基端开始计算双键位置。
ω-编码命名 :从甲基端开始计算双键位置。
? 按上述命名法,棕榈油酸为 ? 9十六碳烯酸或 ω7十六碳烯酸,其书写方式为 16:1?9 ,16: 1(9)或16:1ω7,表明棕榈油酸为具有 16个 碳原子,在自羧基端数 C9 -C10之间或自末端 数C7 - C8 之间有一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
-CH2-CH=CH-CH2-CH=CH-CH2-
非共轭双键系统
-CH2-CH=CH-CH=CH-CH=CH-CH2-
共轭双键系统
天然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Protein molecule 蛋白质分子
发展简史
? 1813年,M.E.Cheveul
–肥皂,脂肪酸、胆固醇
? 1854年,合成甘油三脂肪酸酯 ? 19世纪下半叶,人造奶油、氢化、酯交换 ? 1902年,提出混脂肪酸三甘酯概念 ? 1927年,天然油脂的化学组成 ? 1950年后,脂肪酸分析,分布理论 ? 目前,新油源,新能源研究 …
甘油三脂(甘油 + 脂肪酸),占95%左右 脂类
类脂质(如磷脂、糖脂、固醇类物质)
脂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及其组成 ? 脂
? 单脂:高级脂肪酸与醇所成的酯 ? 油 ?蜡
? 复它脂成:分除脂肪酸和醇以外,还含有其?磷脂 ?糖脂
?
衍生脂质:由单纯脂质和复合脂质衍
生而来
?取代烃
?固醇类
?萜
?其他脂质
脂的分类:按皂化性质
第二章 脂类的理化性质
第一节 脂肪酸
脂肪酸是由一条长的烃链(“尾”)和一个 末端羧基(“头”)所组成的羧酸。
饱和脂肪酸 :月桂酸( 14C)、硬脂酸( 18C)
(烃链不含双键和三键)
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 :油酸
(1个双键)
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2个)
(烃链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
多不饱和脂肪酸 亚麻酸(3个)
(两个或两个双键) 花生四烯酸(4个)
自然界常见的一些脂肪酸
n-十二酸(月桂酸) n-十四酸(肉豆蔻酸) n-十六酸(软脂酸、棕榈酸) n-十八酸(硬脂酸) n-二十酸(花生酸) n-二十四酸(木蜡酸)
十八碳-9-烯酸(顺)
棕榈油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四浠酸
脂肪酸的系统命名法
脂肪酸的简写法是先写出碳原子数,再写双键 数,最后表明双键的位置。例如软脂酸 16:0,表 示含 16个碳原子,无双键。不饱和脂肪酸的系统命 名,紧邻于脂肪酸羧基的碳为 α碳,其余依次为 β、 γ 等, ω 为距羧基最远的碳原子,即末位碳原子。
二、脂类的性质及生理功能
1、机体贮存能量 的最主要形式:脂肪 2、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磷脂 3、电与热的绝缘体:鞘细胞、皮肤 4、信号传递:固醇类激素 5、酶的激活剂:卵磷脂 6、糖基载体:磷酸多萜醇 7、药物:卵磷脂、脑磷脂、胆酸
生物膜
Lipid molecule 脂分子
Lipid bilayer 脂双分子层
几种天然脂肪中的脂肪酸
奶油 黄油
天然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3.大多数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位于C9和C10 之间(△9 )。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通 常一个位于 △9,其余双键多位于△ 9 和烃链的
末端甲基之间,如 △12, △15 。 4.分子中双键的安排形式多数属于非共轭系统或
1,4- 戊二烯结构,少数为共轭系统。
? 可皂化脂质
CH2 OOC-R
KOH
CH OOC-R
CH2 OOC-R
甘油、脂肪 酸盐
? 不可皂化脂质 :
类固醇和萜是两类主要的不可皂化脂质。
皂化值:完全皂化 1克油脂所需氢氧化钾 的毫克数,称为油脂的皂化值。
V*N*56.1 皂化值=
W V为测定皂化值时消耗的盐酸毫升数(空白- 样品), N为盐酸的浓度, 56.1为氢氧化钾的 分子量, W为测定时所用油脂的重量(克)
从皂化值的大小可以推知脂肪中所含 脂肪酸的平均分子量
脂的分类:按干性
油的干性: 碘值大于130的油涂成薄层,
在空气中就逐渐变成了有韧性(弹性)的固态
薄膜,油的这种性质称为干性
碘值
干 性 油: 结膜快
>130
半干性油: 结膜慢
100-130
不干性油:不能结膜
<100
? 干性油一般含亚油酸、亚麻酸(或其他共轭酸 的甘油三酸酯较多),主要包括亚麻仁油、荏 (胡麻)油、桐油、麻籽油、红花油、榧子油、 核桃油、芥油、葵花油等。这类油脂除少数食 用外,多用于快干性的油漆、清漆、印刷墨油、 油绘彩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