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一、风险(risk)对风险的理解:风险是某种期望结果(期望值)的不确定性。
风险是某种情形下的期望损失。
风险因素,也称危险因素(hazards),凡是增加损失发生的频率或严重程度的任何条件,包括有形风险因素(Physical Hazard)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和行为风险(Morale Hazard)风险事故(Perils),由风险因素引发的损失事件损失(loss):Insured losses&Economic losses二、风险成本及其影响风险成本的理解潜在风险成本:损失的可能性显性风险成本:天津爆炸案造成的损失(显性成本)震惊世界风险成本的影响潜在风险成本:风险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额外经济和精神负担,处理不当,影响到全社会资源配置更多的紧急备付金很多人因为需要承担购买汽车带来的责任风险成本而改变。
无法提供一些商品或服务医生因害怕产生医疗纠纷而让患者转诊。
精神负担:忧虑和恐惧风险成本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风险自担原则潜在的风险成本须以某种方式显性化,否则使得经济主体的经济成本不能反映其真实的经济成本,社会为其承担风险成本。
冒险的负外部性为什么瑞海公司(其实大多数中国公司)敢于冒如此大的风险?风险认知失灵与风险成本外部化产生的道德风险如何使潜在的成本显性化?监管?强制保险?风险控制法回避(avoidance)、预防(prevention):工程物理法,人类行为教育减损(reduction)、风险隔离(Isolation of risk)三、如何应对潜在的风险成本风险融资法、风险自留(retention)、风险对冲(抵消,如套期保值)转移风险(trnsfer):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公司组织,合同安排,委托保管,担保等。
)四、可保风险可保风险的构成要件(理想的保险市场状态)1、风险是必须纯粹风险(pure risk)2、风险必须具有偶然性和意外性3、大量\同质\独立风险标的4、非巨灾(catastrophe)损失5、保险费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有效需求)。
保险市场失灵从供求二个方面均可引发市场失灵:从供给角度看,由于风险标的损失的相关性引发的巨灾损失,使得保险人面临着不可承受的巨灾损失压力,使得理性的保险人会减少或不提供市场供给。
如地震保险、农业保险、恐怖主义袭击保险、飓风损失保险等从需求角度看,由于保险产品的期权性和灾害的“认知失灵”(风险损失绝对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人们总是不愿考虑那些小概率的事件,这导致人家对于保险的需求不足。
保险市场失灵,说明保险市场需要政府的干预五、保险的要素与特征本质:是多数人分担少数人的损失大数定理是保险运行的数理基础保险是社会化的互助机制,是市场化的互助机制,是市场条件下解决风险成本的主要方法保险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是通过将风险转移给保险人而对偶然损失进行共同分担(美国风险管理学会定义)。
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
(魏华林《保险学》)从不同的角度看保险从财务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财务安排。
以确定的成本保障不确定的损失保险最主要的特征体现在它是一种经济行为,保险与银行、证券一样都归属于金融服务业,其产品是无形的服务。
保险又是一种金融行为。
从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看,保险还起到了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与保险公司签约? 还是与上帝签约?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或风险损失转移机制。
六、保险的功能和作用保险的功能补偿损失功能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自然和人为灾害损失(巨灾,catastrophe)?目前我国政府主导承担型的灾害应对模式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发挥保险在灾害中损失补偿功能?金融功能社会管理功能金融市场的内在普遍联系:协调发展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信贷市场具有高度的内存依存性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史表明:没有哪个金融市场能够“一枝独秀”,金融市场需要协调发展。
证券市场与保险市场信贷市场与保险市场为什么我国股票市场熊多牛少?由于保险市场、养老市场发展滞后,全社会缺乏真正以价值为增殖为导向的长期资金。
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和证券投资基金是美国证券市场第三大资金来源当然,养老基金和保险市场发展也离不开证券市场投资管理是养老金制度流程的中心环节,离开强大的资本市场,就不可能建立起强大有效的养老金体系离开了强大的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也不可能发展壮大。
巨灾债券(catastrophe bonds):通过金融市场把保险风险转嫁给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创新了风险转嫁的新模式。
扩大了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西方保险业已经发展到“无所不保”和有损必赔,源于保险公司具有强大的盈利能力发达国家如何解决医患矛盾?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强制医生购买医疗责任保险:购买医师责任险是执业的前提美国执业医师每年交纳保费在数千到数十万美元不等,脑科或心脏医师每年的责任险保费达到其收入的20%-25%具体到索赔时,医生和患者之间并无直接的利益关系,因为负责赔付的是保险公司交强险化解社会矛盾交强险: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Compulsory Insurance)随着汽车时代的降临,交通事故问题变成为严重社会问题保险的作用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有利于企业加强危险管理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有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推动商品的流通和消费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有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平衡的顺利实现增加外汇收入,增强国际支付能力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保险的作用:社会稳定器(减震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化解社会矛盾的润滑剂保险与赌博保险=赌博吗?保险不是赌博,但保险滥用会演变为赌博保险的分类按保险性质可以分为:商业保险(Commercial Insurance) 、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政策保险(Policial Insurance)按保险标的分为财产保险(Property Insurance )、人身保险(Personal Insurance )、责任保险(Liability Insurance) 信用保证保险(Credit&Guarantee Insurance)按危险转移层次分为原保险(Original Insurance)、再保险(Reinsurance)、按实施方式分为强制保险(法定保险Compulsory Insurance)、自愿保险(V oluntary Insurance)。
七、保险业发展概况衡量一国或地区保险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总保费收入(Total Premium V olume)保险深度(Insurance Penetration):当年保险费收入与GDP的比值保险密度(Insurance Density):人均保险费第2讲保险合同3.1 保险合同的概述3.2 保险合同的要素3.3 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履行3.4 保险合同的变更3.5 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和争议处理第一节保险合同的概述一、保险合同概念《保险法》第十条规定:“保险合同(insurance contract)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保险合同是合同的一种,它必须满足合同的共性: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2015-11-2第一节保险合同的概述●合同的订立必须是双方意思一致的表示,而不是单方的法律行为。
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
●合同必须合法,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二、保险合同的特征●保险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有下列一些独有的特征:●1、射幸性(aleatory)●2、双务性(bilateralty)●3、补偿性(indemnity)4、附和性(adhesive)6、个人性7、诺成性2015-11-2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任何合同的要素均包括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部分●一、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和关系人。
●(一)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投保人和保险人●1、投保人(applicant)投保人(也称要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负有缴纳保险费义务的人。
2015-11-2●投保人应具备的条件是:●投保人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须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负有缴纳保险费的义务2、保险人(insurer)●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收取保险费,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公司。
●保险人要求具备下列条件:●作为保险人,要具备法定资格●保险人须在规定的范围内经营保险人须依照保险合同承担保险责任。
●(二)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包括被保险人、受益人1、被保险人(insured)●(1)被保险人的概念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利益或生命、身体和健康受保险合同保障并亨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明确载明,通常有下列几种确定方式在保险合同中直接列出被保险人名称以变更合同条款的方式确认被保险人订立多方面适用的条款确认被保险人2、受益人(beneficiary)(1)受益人概念依《法学词典》的定义,受益人是:“根据保险合同有权领取保险金的人”。
台湾《保险法》中的受益人定义为“本法所称受益人,指被保险人或要保人约定享有赔偿请求权之人,要保人或被保险人均可为受益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8条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
”从上述几个定义可以看出:受益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法学词典》及台湾《保险法》取广义,除了人身保险外还包括财产保险中的受益人。
许多发达国家也采用的广义。
但我国保险法取狭义,仅限于人身保险中。
第二节保险合同的要素●受益人的资格:我国的法律没有严格限制;一般来说,可以是自然人,也可是法人;甚至可以是未出生的胎儿。
●(2)有关受益权特点●受益权是指对保险金享有的请求权●受益权是期待权●受益权具有不确定性●受益人不得将受益权转让或被继承●受益权行使要有以受益人的生存为前提●受益权具有排它性●行使受益权不附带任何条件●(3)受益人产生方式:指定产生和法定产生(继承产生)●指定产生各国保险立法均对受益人产生的程序作出规定,我国保险法第39条、第40条、第41条和第42条均是方面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