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总分:23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2,分数:12.00)1.运动训练原则对运动训练的指导意义在于 ( )(分数:1.00)A.不同的训练原则适用于不同的训练项目B.运动训练原则是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C.运动训练原则是组织运动训练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D.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解析:2.运动训练原则是指 ( )(分数:1.00)A.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B.运动训练系统内部与外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C.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D.运动训练过程中遵循的模式化要求解析:3.考虑到运动员的承受能力与训练效果,只有优秀运动员才可以应用的负荷增加方式是 ( ) (分数:1.00)A.直线式B.阶梯式C.波浪式D.跳跃式√解析:4.依据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在运动训练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 )(分数:1.00)A.竞技需要原则B.适宜负荷原则C.有效控制原则D.周期安排原则√解析:5.要求对运动训练实施有效控制的依据是 ( )(分数:1.00)A.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B.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C.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D.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解析:6.下列不属于构成负荷量的因素是 ( )(分数:1.00)A.次数B.高度√C.时间D.组数解析:7.运动训练中实施有效控制原则的理论基础是 ( )(分数:1.00)A.现代控制论√B.系统论C.信息论D.周期理论解析:8.同为球类项目,篮球与足球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素质、技战术的要求却大不相同,主要是因为 ( ) (分数:1.00)A.运动员个体的不同B.教练员执教能力的不同C.各项目训练条件的不同D.专项竞技能力的不同√解析:9.关于区别对待原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分数:1.00)A.教练员安排每个运动员进行单独训练√B.不同运动项目有不同的训练规律C.针对训练过程本身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特征来考虑运动专项、训练对象和训练条件D.由运动项目、运动员个体、运动训练多变性决定要区别对待运动训练解析:10.下列不属于评定练习负荷强度的指标的是 ( )(分数:1.00)A.速度B.远度C.效度√D.高度解析:11.运动员负荷量度临界值的大小受教育程度、竞技水平及健康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训练中需要 ( ) (分数:1.00)A.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B.正确理解训练负荷构成C.科学动态探求负荷量度临界值√D.对运动员进行区别对待解析:12.在训练课中采用一些变换内容或者环境的方法以加速机体恢复,这种手段为 ( )(分数:1.00)A.训练学手段√B.心理学手段C.生物学手段D.营养学手段解析:二、{{B}}判断题{{/B}}(总题数:12,分数:12.00)13.训练过程中之所以要进行区别对待主要是因为竞技项目和运动员个体间的多样性。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14.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决定了训练必须以适宜负荷方式进行。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15.竞技需要原则的核心是根据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指标确定训练内容。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16.有效控制原则是指周期性地组织运动训练的过程。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17.两次训练课的总时间相同,如果完成的动作数量相等,但完成动作的难度不同,则它们的总负荷也应不同。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18.优秀运动员为了突破长期固定模式下的运动障碍,可以采取突然增加负荷的方法对机体施加刺激。
(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19.优秀运动员在赛前的负荷安排过程中,往往采用连续的大负荷训练课,以便让运动员的机体产生更大的超量恢复。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20.负荷量度的大小主要指负荷量的大小。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21.运动训练原则,简要地说就是训练的规律。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22.疲劳越深,训练效果就越好。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23.运动负荷越大,消耗越剧烈,恢复过程就越长,超量恢复也越明显。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24.现代竞赛制度要求运动员频繁参加比赛,所以,原有的周期训练理论已经过时。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三、{{B}}案例题{{/B}}(总题数:2,分数:30.00)25.案例:2004年3月,素有女排“第一高度”之称的赵蕊蕊在国家队的训练中小腿突然疼痛,后经检查确诊为疲劳性骨折。
雅典奥运会前赵蕊蕊奇迹般地康复,并在首场对阵美国队的小组赛上出任主力,于是便出现了开场几分钟便再度受伤的那一幕。
据悉,赵蕊蕊在赴雅典之前腿上就长出了一个小包,医院的检查结果证明她受伤的小腿胫骨处再度出现隐裂。
问题:从运动训练学角度讲赵蕊蕊多次发生疲劳性骨折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适宜的、过大或过小的训练负荷对运动员的机体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安排运动负荷?(分数:1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1)赵蕊蕊多次发生疲劳性骨折的现象说明,机体在过度负荷下会产生裂变,导致严重的运动损伤。
(2)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适宜的、过大或过小的训练负荷对运动员的机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在负荷保持在一定范围的条件下,机体的应激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系列变化,都会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
这时负荷的量度越大,对机体的刺激越深,所引起的应激也越强烈,机体产生的相应变化也就越明显,人体的竞技能力提高得也就越快。
过度负荷下机体的劣变现象:机体负荷超过了一定的范围,超出了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时(或称过度负荷时),会造成运动员身体的劣变现象。
比如案例中赵蕊蕊的疲劳性骨折,不但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反而会造成严重的运动损伤。
过小的训练负荷不能引起机体产生应激,也就不会发生适应性变化。
(3)这就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中要采用适宜负荷原则,即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26.案例:孙海平(刘翔的教练)在谈到针对刘翔的执教理念时提到,一般冬训是从10月中旬左右开始,到了春节前后运动员身体疲劳的程度达到最深,身体能力往下走,训练强度和质量也往下走。
而刘翔正好相反,他是不断地往上走,可能会在机体的某个部分或某个系统上有些疲劳,但整体状态不会下降,因此对他训练的安排就有别于其他队员。
另外,孙海平在一次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发现一些黑人的腿是上粗下细,分析后得出并不是所有黑人的腿都长成这种形状,这是训练的结果。
于是从中得到了启发,设计了加强胯部力量的训练手段,对刘翔的训练起了很大的作用。
问题:孙海平在对刘翔的训练中是如何贯彻区别对待原则的?其依据是什么?(分数:1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1)上述案例表明,孙海平在训练过程中对不同的运动员、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的项目进行了区别对待。
(2)具体体现在,冬训中根据刘翔的身体能力状态,安排区别于其他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根据跨栏项目对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特殊要求和刘翔自身的技术特点,对刘翔设计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手段。
(3)采用区别对待原则的主要依据为:①运动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
不同专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受着不同因素的影响。
②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
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包括性别、日历年龄、生物年龄与训练年龄、竞技水平、生理和心理特点、身体状况、训赛情绪等,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在不同阶段与不同时刻的不同表现以及不同的训练环境和条件,都对训练的内容和组织实施提出明显不同的要求。
③运动训练特点的多变性。
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以及在不同状态下所表现出的特点,包括决定竞技能力的各个因素,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对训练的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训练所处的阶段和具体要求,以及气候、场地、器材等外界环境等等,各有不同,又无时不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四、{{B}}论述题{{/B}}(总题数:12,分数:180.00)27.怎样理解训练规律和运动训练原则?(分数:1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1)训练规律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些本质联系在运动训练活动中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影响或者决定着运动训练的进程。
运动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应该深刻认识训练规律,严格遵循训练规律去组织自己的训练活动,才有可能取得训练工作的成功;而任何违背训练规律的认识和作法都必然会受到训练规律的惩罚,甚至付出巨大的代价。
(2)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8.试述竞技需要原则的含义及其科学基础。
(分数:15.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1)竞技需要原则是指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可使训练更好地结合专项的特点和专项竞技比赛的需要,提高运动训练的专项针对性、实战性和实效性,争取获得满意的竞技比赛成绩。
(2)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为:①训练目标对训练获得的重要导向作用。
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是,成功地参加比赛,实现预期的比赛结果。
因此,一切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及训练负荷与节奏的安排都应该围绕着成功比赛的需要而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