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2016年版)
一、总体说明
(一)指标构成。
本指标共包含8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54项二级指标分项。
(二)评价方法。
评价采取百分制,总得分满分为100分。
总得分为各一级指标得分之和。
各级指标得分为其下层指标得分之和。
计算时各分值保留2位小数。
(三)指标权重。
各级指标设置相应的权重。
一级指标权重为其各二级指标权重之和,二级指标下的各分项权重之和为100%。
二、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及
权重二级指标及
权重
二级指标释义及评价方
法
二级指标分项及计算方法
惠民服务L1(37%)政务服务L1P
1
(8%)
1.本指标用于评价城市
政府创新服务模式,推
进政务服务事项“一号
申请、一窗受理、一网
通办”的情况。
2.本指标由以公民身份
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
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
率、一站式办理率、网
上统一入口率等三个分
项进行评价。
3.本指标评价得分=8%×
三个分项分数之和。
1.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使用率(L1P1
-A1):
计算方法:L1P1-A1分项分数= 30%×(已实现
使用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
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证照办理的政务
服务事项数量/政务服务事项总数)×100
数据要求:政务服务事项包括面向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的政务服务事项,本分项中的政务
服务事项总数由各省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
际情况确定。
已实现使用以公民身份号码或法
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的
电子证照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是指公民个人
政务服务事项以公民身份号码为标识,法人和
其他组织政务服务事项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
标识,并在办理过程中使用了电子证照的政务
2.本指标由公共安全视频资源采集和覆盖情况、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联网和共享程度,以及公共安全视频图像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情况等三个分项进行评价。
3. 本指标评价得分=5%×三个分项分数之和。
b1:城市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覆盖率得分=(视频监控已经覆盖的城市重点公共区域数量/视频监控应当覆盖的城市重点公共区域数量)×100;
b2:城市重点公共区域高清摄像机比率得分=(城市重点公共区域高清摄像机数量/城市重
点公共区域摄像机总数量)×100;
b3:城市重点行业、领域视频监控覆盖率得分=(视频监控已经覆盖的城市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安全的区域数量/视频监控应当覆盖的
城市重点行业、领域涉及公共安全的区域数量)×100;
b4:城市重点公共区域安装的摄像机完好率得分=(城市重点公共区域完好摄像机数量/城市重点公共区域摄像机总数量)×100;
b5:城市重点行业、领域安装的涉及公共安全的摄像机完好率得分=(城市重点行业、领域安装的涉及公共安全的完好摄像机数量/城市重
点行业、领域安装的涉及公共安全的摄像机总数量)×100。
数据要求:指标中提及的城市重点区域,城市重点行业、领域的范围按照公安主管部门有关要求并结合城市情况确定。
数据取截至2016年10月底的数据。
数据来源:城市公安主管部门。
2.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联网和共享程度(L2 P2-A2):
计算方法:L2P2-A2分项分数= 30%×(b1×0.3 + b2×0.2+ b3×0.5)
b1:城市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联网率得分=(已经接入视频图像共享平台的城市重点公共
总数量)×100
数据要求:制定信息资源目录并提供共享是指制定了部门权责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目录并将非密信息资源全部共享给其他部门,如仅向其他部门共享少量信息资源不应计算在内。
数据取截至2016年10月底的数据。
数据来源:地方政府。
开发利用L5P
2
(3%)1.本指标用于评价政企
合作对城市基础信息资
源开发利用,发展创新
服务,推动城市精准化
治理的情况。
2.本指标由政企合作对
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情
况进行评价。
3. 本指标评价得分=3%
×分项分数。
1.政企合作对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情况(L5P2
-A1):
计算方法:L5P2-A1分项分数=宏观调控决策支
持、企业监管、质量安全、节能降耗、环境保
护、食品安全、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旅
游服务、应急处突等10类城市治理领域,每1
类领域实现2个及以上开发应用案例得10分,
满分100分。
数据要求:开发应用案例应是近2年内城市通
过政企合作,利用主要基础信息资源开发的,
已正式运营半年以上的案例数量,正在开发的、
试用的、上线运营时间小于半年的都不应计算
在内。
数据来源:地方政府。
网络安全L6(8%)网络安全管
理L6P1
(4%)
1. 本指标用于评价智
慧城市在建设和管理过
程中落实安全责任制,
加强智慧城市网络安全
工作的统筹协调和顶层
设计,全面落实信息安
全等级保护制度的情
况。
在智慧城市运营过
程中加强网络安全监
测、通报预警和信息共
享,全力提高网络安全
风险抵御能力和应急能
力的情况。
2.本指标由智慧城市网
1.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组织协调机制的建立情况
(L6P1-A1):
计算方法:L6P1-A1分项分数=以文件形式发布,
并落实2项要求,得30分;以正式文件形式发
布,落实1项要求,得10分;否则,得0分。
说明:应以正式文件形式,按照党委网信领导
小组领导,依托智慧城市建设组织协调机制:
(1)建立智慧城市网络安全工作机制;
(2)落实各级网络安全责任。
数据要求:数据取截至2016年10月底的数据。
数据来源:地方党委、政府。
2.建立通报机构及机制,对信息进行共享和通
报预警,提高防范控制能力情况(L6P1-A2):
计算方法:L6P1-A2分项分数=建立起有效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