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事情与事业的区别

事情与事业的区别

若问朋友:事情与事业是什么样的关系?
或许会有这样几种回答:第一、事情与事业是一回事,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两者的叫法不同。

第二、事情与事业则完全地不同,事情是小,事业为大。

第三、事情与事业是依附的关系,事情服务服从于事业,事业包含了事情。

虽然这些回答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细分析起来,还是第三种回答比较全面与正确。

因为,既不能说成没有区别相等的关系,也不能完全用大与小来划分和衡量事情与事业的关系。

之所以要讲清或区分事情与事业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地重要,都是一生当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或有许多无法躲避的问题。

如果弄不明白两者的关系,既有可能做不好每一件事情,又有可能会直接地影响一生的事业成败。

那么,什么是人生的事业呢?这应当因人而宜。

不同的人,或不同的追求,或不同的理想,或不同的志向,或不同的爱好,或由于担负责任的大与小不同,或所处年代和环境不同,一生所追求的事业也不同。

但是,尽管有很多的不同,事情与事业的依附关系则是不变的,所干的事业都包含了事情,事情服务服从于事业的原则是不变的。

譬如,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无论什么时候做事情,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比别人做的特别地认真,又都比别人做的好做得快,非常地出色。

论成就,被世人称为“一等的事业”,名扬天下。

比如在延安时期,解放区开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

此时,周恩来虽然不幸右臂负伤,但他没有因此而做“大生产”的旁观者,更不做落伍者,而是决定跟着边区人民学习不需要重体力的纺纱线这项劳动技能,并很快就纺出了一等的纱线,被送到边区“大生产”现场会上展出,影响极大。

纺出一等的纱线,是高级纺线工的特殊技能。

而身为党的主要领导人的周恩来同志,之所以能够纺出一等纱线来,其根本的原因和动力,不是他对纺纱线这件事情特别地专注上,而源于他对自己追求的伟大的革命事业和理想有着崇高的热情。

他将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融入于革命事业之中,把事情当成事业来干的。

同是一名作家,如果对待事业的态度不一样,那么,他们所做事情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法国作家莫泊桑小时候曾在福楼拜面前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一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三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鹅,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

”说完后表现出一脸得意的样子。

福楼拜听后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四个小时来读书写作。

”福楼拜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这下,莫泊桑便答不上来了。

于是,他便请教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回答说:“写作。

”原来特长便是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

从此,莫泊桑便下决心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一心一意地读书写作,
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说明,要想当一名称职的作家,要想出成果,如果不像福楼拜那样每天都认真地做好读书写作有关的事情,是不可能成为著名作家的。

显然,前期的莫泊桑仅把读书写作当作了每天一件敷衍应付的事情来做,没有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读书写作上,所以,就很难出成果。

当然,人生的事业并不都是关乎于全局甚至全国的大事情,实事求是地讲,许多都是与个人或家庭的命运分不开的。

能够干好个人或家庭命运的工作,理当也是一项人生的事业,而且同样是属于重要的事业。

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譬如,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在懵懂年少时,曾对自己的父亲——台湾唯一会做京剧戏靴的人,抱怨过这样一句:“做鞋做了一辈子,也没见你发财。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李国修话音刚落,就遭到了父亲的痛骂:“你爸爸我从16
岁开始做学徒,就靠着这一双手,你们五个小孩长大到今天,哪一个少吃一顿饭,少穿一件衣裳?人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

”从此,“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这句话,成了李国修的人生格言。

他也学会了像父亲那样,专注于自己追求的事业,从做好为自己事业服务的每一件事情做起,终于功成名就,使他享有“台湾莫里哀”的美名。

当晚年回忆自己一生的时候,他说:“我这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开门、上台、演戏’。


为了事业,需要做好每一件事情,不仅个体者如此,一个团队乃至国家依然如此。

在20世纪末,武汉市中心6层的景明大楼收到一封来自英国的信函,信函提示这幢大楼的设计使用年限为80年,现已到期,提请注意。

落款为这幢大楼当年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一个外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所以如此地关注为其他国家曾经建筑设计过的每一个项目工程,正是说明了他们这个团队把建筑质量作为事业来追求的,又用实践来检验他们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

可喜的是,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古人的身上也能够找到。

众所周知,南京的明城墙,历经了600多年,却风雨不动,巍然如山。

这是为何?原来细心的人发现,每一块城砖上都刻着烧制者的名字。

就是说,在当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就采取了这样一种严厉的措施和手段,做到每一块砖都要责任到人头。

在如今看来,这不也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事业精神吗?所以,这件事的确令人十分感动:城砖上的那些个人早已作古了,但是,刻有他们姓名的砖却与明城墙同在,怎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这些无不证明了一个道理:事情与事业是辨证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

人一旦确定或明确了自己事业追求的目标,就应该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每一件
事情能否做好,做得是否精细,是否满意,与事业能否成功密切的相连。

专注
于一件事情,看似十分地简单,其实能够做到并非容易。

这既是对于毅力与恒心的考量,也是对于思想与智慧的检验。

别以为事业是个漫长、枯燥、无趣、甚至绝望的期盼,但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它需要一个人每一天的努力,需要从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开始。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生命时间都是极其十分有限的,利用
这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就很有可能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造就出辉煌来。

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那么,一个人若要实现干成事业的目的,所需要的不正是做好每一个事情的热情吗?
(作者单位:河南省电力公司,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地址:郑州市嵩山南路87号;邮编:4500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