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磁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前景_庞治邦
磁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前景_庞治邦
铜、 铅离子有 磁絮凝 - 大梯度磁滤工艺对铁、 较好的 去 除 效 果, 但 对 锰、 锌离子去除效果不 明显。
100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污染物去除
[1 ]
。 磁絮凝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 占
密实 度 高 的 絮 体, 且 更 耐 水 力 剪 力, 不易破 碎
[5 - 6 ]
地面积小、 沉降性能好以及沉降污泥密实、 含水率 低等优点。 作为近几年新兴的水处理技术, 磁絮 凝工艺在给水处理和各类污、 废水处理中得到快 速发展, 并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应用。 本文就磁絮 凝技术的作用机理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 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8] 10 ~ 20 文献[ 9] 文献[ 10] 文献[ 130 ―
,
增加 而扩散在水中的磁粉使水中悬浮颗粒增多, 了胶体物质碰撞的机会, 并且磁粉产生的微弱磁 场使磁粉周围带电胶体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运 动, 促进了悬浮物和胶体物质的碰撞。 这样就使 水中 颗 粒 形 成 絮 体 的 几 率 更 大, 强化了絮凝 效果 1. 3
水的试验和工程实际的相关文献 , 说明了该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广泛性和高效性, 并对该技术 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关 键 词: 磁絮凝; 作用机理; 水与废水处理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8425 ( 2015 ) 10 - 0099 - 04 中图分类号: X52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of Magnetic Flocculation in Water Treatment
2. 6
重金属废水 重金属行业产生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极为严
0. 9 ~ 1. 2 0. 59 0. 91 ~ 1. 55 9. 5 ~ 10. 0
0. 069 0. 072 0. 22 0. 18
重, 是工业废水处理的一大难点。 重金属废水的 常规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 氧化还原法、 铁氧体 法、 电解法、 蒸发浓缩法、 离子交换树脂法等, 但这 些方法存在投资大、 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通过对 重金属废水的磁絮凝 - 大梯度磁滤工艺的处理试 验, 证明了其处理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结果见表 5 。
[2 ]
。 此外, 磁絮凝技术
还有简单经济、 能快速沉降和分离、 污泥含水率低 等优点, 故而成为极具竞争力的城市污水处理方 法。表 1 列出了部分文献中磁絮凝工艺处理市政 污水的处理效果。
表1 文献 磁絮凝工艺处理市政污水的处理效果 进水浊度 出水浊度 进水 COD / 出水 COD / ( NTU) ( NTU) ( mg·L - 1 ) ( mg·L - 1 ) 3. 80 ― ― 50 ~ 80 206. 40 290 ~ 310 24. 08 43. 60 78. 14 ( 去除率)
[3 - 4 ]
2. 2
含磷废水 饮用水中的磷主要通过与混凝剂形成沉淀以
[11 ]
及与非溶解性的磷形成矾花而被去除
。 当絮
。
凝效果好时, 大部分的磷可由絮凝沉淀去除。 但 是在常规絮凝除磷中, 絮体一般较为松散, 沉降性 能差, 处理构筑物占地面积大且出水效果也不稳 定
[12 - 14 ]
对 ζ 电位的影响 ζ 电位是颗粒之间的相互排斥和吸引的强度
。而且由于 “磁性复合体 ” 以磁粉为核心使
絮体密度增大、 沉降速度加快, 从而使后续处理单 元如沉淀池占地面积减小。
2
2. 1
磁絮凝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市政污水 市政污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其处
1
1. 1
磁絮凝技术的作用机理
吸附作用 吸附剂是指能有效地从气体或液体中吸附其
理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与传统生物处理相 比, 投加混凝剂的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具有自然条 件约束少、 占地省、 流程短、 处理速度快、 基建与运 行费用低、 操作灵活等特点
doi: 10. 3969 / j. issn. 1674-8425( z) . 2015. 10. 018
磁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前景
a b 姚吉伦 , 刘 庞治邦 , a 波, 周
振
a
( 后勤工程学院
a. 国防建筑规划与环境工程系;
b. 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重庆 401331 ) 摘 要: 介绍了磁絮凝技术的特点, 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分析了应用该技术处理不同污、 废
[1 ]
通过试验发现絮凝剂与磁粉联用
101 庞治邦, 等: 磁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前景 处理含油废水比单独采用 絮 凝 剂 或 磁 粉 效 果 要 好, 去除率提高了 30% ~ 40% 。 姚晔栋等
[7 ]
中某些成分 的 固 体 物 质。 吸 附 剂 是 否 有 吸 附 作 用, 要看“固 - 液 ” 两相的接触角 θ。 当 0 ° < θ < 90 ° 时, 吸附剂为亲水性; 当 90 ° < θ < 180 ° 时, 吸附 剂为亲油性。在水中分散性良好的吸附剂对污染 物有好的吸附作用。 经实验测定: 磁粉的接触角 为 45 . 5 ° 时属于亲水性物质, 对水溶性物质具有吸 附作用。故磁粉靠其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吸附水中 的悬浮物和胶态物质。 1. 2 增加碰撞机会 根据混凝动力学可知, 当水中悬浮物浓度很 低时, 颗粒碰撞速率将大大减小, 混凝效果差
第 29 卷
第 10 期
重 庆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2015 年 10 月
Oct. 2015 Vol. 29 No. 10
表2 文献 8] 文献[ 13] 文献[ 14] 文献[ 15] 文献[ 含磷废水的进出水总磷浓度
-1 出水 TP / ( mg·L )
进水浊度 出水浊度 进水 COD / ( NTU) ( NTU) ( mg·L - 1 ) 2. 8 2. 7 2. 4
33 ~ 42
180 ~ 225
-1 进水 TP / ( mg·L )
。而磁絮凝能强化絮凝效果, 使形成的絮
体粒径增大, 密实度增加, 易于沉降, 从而加强系 统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表 2 列出了部分文献中磁 絮凝工艺进出水的总磷浓度。 2. 3 含油废水 磁粉本身对废水中的油类和胶态物质具有良 好的吸附能力 离。王利平等
[15 ]
。 而絮凝剂能通过絮凝作用包
裹油类物质和其他悬浮物形成絮体从而使油水分
表5 重金属 离子 Fe3 + Cu
2+
2. 4
造纸废水 造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纤维、 色素和无机盐,
BOD 可达 5 ~ 40 g / L。 一 有机物浓度和浊度很高, 般采用絮凝沉淀作为预处理工艺, 然后进行生化 处理和其他工艺处理, 达标后排放。 海南某造纸 厂采用磁絮凝与磁分离工艺处理造纸废水, 情况 见表 3
[16 ]
表4 水 样 1 2 3
焦化废水进出水 COD 情况 出水 COD / ( mg·L - 1 ) 85. 83 84. 02 86. 06
通过
COD 实验表明, 当废水含油量为 120 ~ 700 mg / L, 为 2 100 mg / L 时, 利用高梯度磁分离法处理, 可使 油和 COD 的去除率均达到 80% 左右。
收稿日期: 2015 - 04 - 21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 ( 2012BAK05B03 ) 主要从事水处理技术研究 ; 通讯作者 姚吉伦,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膜 男, 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 庞治邦( 1990 —) , 水处理和野营净水装备的研究 。 J]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5 引用格式: 庞治邦, 姚吉伦, 刘波, 等. 磁絮凝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前景[ ( 10 ) : 99 - 102. Citation format: PANG Zhibang,YAO Jilun,LIU Bo,et al.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of Magnetic Flocculation in Water Treatment[ J] .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2015 ( 10 ) : 99 - 102.
[12 ]
重金属废水进出水离子浓度 出水浓度 / ( mg·L - 1 ) 0. 069 0. 603 0. 309 2. 351 0. 692 去除 率 /% 90. 48 67. 86 6. 93 12. 28 69. 31
进水浓度 / ( mg·L - 1 ) 0. 725 1. 876 0. 332 2. 680 2. 255
。
表3 造纸废水进出水 COD Cr 情况
-1 出水 CODCr / ( mg·L )
Mn2 + Zn2 + Pb
2+
-1 水样 进水 CODCr / ( mg·L )
1 2 3 4
2 304 3 004 2 020 2 280
1 422 ~ 1 766 2 076 ~ 2 200 1 508 ~ 1 596 1 736 ~ 1 808
的度量。ζ 电位越高, 说明水中胶体的分散系越稳 定。降低或消除胶粒的 ζ 电位能降低排斥能峰进 。 试验结果表明: 原水的 ζ 电位 “脱稳 ” 而使胶体 为 11. 7 mV, 加入絮凝剂后为 9. 81 mV, 加入磁粉 后为 8. 7 mV。 1. 4 “磁核” 作用 加入水中的磁粉与水中的悬浮物结合, 形成 。 这些“磁性复 了以磁粉为核心的“磁性复合体 ” 合体” 在磁场力的作用下相互吸引, 形成粒径大、
PANG Zhibang a ,YAO Jilun b ,LIU Bo a ,ZHOU Zhe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