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卷(II )卷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卷(II )卷

鄂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模拟训练试卷(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给划线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读书这件事,并非一日之功,靠的是慢火。

每天心无旁wù________地阅读一点,汲________(A.jí B.xī)取其中的养分,如此日积月累,不断积淀,必然收效。

倘若急于求成,过于执拗,昼夜坐于书桌前,终日恍惚,言辞鲁dùn________,许是翻再多的书,也是wǎng________然。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________,但余钟磬音。

(2)________,悠悠我心。

(3)挥手自兹去,________。

(4)蒹葭萋萋,________。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且备受后人赞赏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我们可以用来劝慰身处异乡的朋友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3. (8分)名著阅读。

学校开展了“我与家长共读名著”的活动。

(1)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帮助小强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文摘卡”制作完整。

(2)当小强父子读到“汤姆逃学当海盗”这一情节时,引发了一段对话。

贪玩调皮的小强说:“爸爸,我真羡慕汤姆啊!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也要像他那样出去闯荡闯荡。

”你是否赞同小强的想法?为什么?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4. (4分)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今年7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会迎来一次日全食。

②本次日全食持续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左右。

③日全食这一天文奇观,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④为此,江苏正在系列开展日全食科普宣传活动。

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5. (15分)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解读方法】要解读一个人,首先要深入地了解他的生平。

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至少写出两种)(2)【人物解读】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①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

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

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3)你因为身体不适不能参加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写一张请假条,向班主任张老师请假一天。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1分)6. (11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喜雨(明)朱曜一犁春雨润新田,小犊还宫老牸①眠。

笑摘园蔬漉②村酿,夜灯儿女说丰年。

雨夜(宋)项安世夜雨疏窗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注】①牸(zì):母牛。

②漉:滤。

这两首写了“雨”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交流。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伦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猛浪若奔 ________②猿则百叫无绝 ________③窥谷忘反 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地描绘了奇特秀美的富春江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官场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B . 本文文字千锤百练,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又有变化,读起来很有韵味。

C . 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领全篇。

D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伦世务者,窥谷忘反”从正面表现出了险峰幽谷的魅力。

八、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狗为何比猫更亲近人李小凤①狗是人类最早开始驯养的动物。

虽然专家对于确切的年代还有不同的意见,但已有考古证据显示,大约1.5万年前就有了家犬,而它们实际加入人类生活的时间还可能再往前推数千年。

狗除了能狩猎、能战斗,还能警告有野兽或人类入侵。

时间一代代过去,人和狗一起演化,能和对方有良好的沟通。

最能满足人类需求、最能体贴人类情感的狗,就能得到更多的照顾和食物,也更容易生存下来。

②猫的驯化大约始于6000年前的古埃及。

那时候人类已进入农耕社会,生存资料和食物资源已经不那么匮乏了,不仅能够维持生活,而且有了库存。

当人类有了余粮后,就要与老鼠进行斗战,而猫就是最好的武器。

非洲野猫的幼猫很容易被驯养,一般认为,很可能就是目前家猫的主要祖先。

③忠于人类是狗的天性。

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爱德华·威尔逊认为,今天的狗在保护主人不受伤害时显示出来的勇气和韧性,来源于它们祖先的群居生活。

群居的狗有强烈的集体生活本能,它服从于比自己更强大的人,或者是团队的领导者。

狗有敏锐的听觉和嗅觉,能够尽早地发现猎物,或追逐猎物,或咬猎物。

在狩猎过程中,它们对人类非常有帮助。

从那时起,人类就积极地饲养狗,那些更忠诚于主人的狗就更有机会进行繁殖。

④随后在农耕社会中,人类为了得到更肥沃的土地,出现了部落间的势力竞争。

因此,人类对外部的人也开始抱有很强的戒备心理。

在这个过程中,狗对陌生人的戒备心理,以及通过叫声告知人们有异常发生的能力,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人类和狗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⑤但是在猫看来,老鼠是自己捕捉的,和人类没有关系,所以获得食物是自己独自的功劳,它只是和人类建立了一种共存的互利关系而已,没有必要对人类那么忠诚,更没有必要过分讨好人类。

⑥在2005年12月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美国科学家公布的人类基因图谱表明,人类基因比犬类多300余个,狗有360多种遗传疾病与人类相同。

由于长期选择性繁殖,许多狗种也很容易患有与人类同样的基因疾病,如癌症、心脏病、聋哑、失明等。

尽管所有的狗99%的基因是相同的,但剩下1%的基因差异却决定了狗的品种。

从遗传学上讲,正是由于不同狗种在外形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它们共同的遗传基因,狗成为进行遗传学研究的上佳选择。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9.02A,有删改)(1)下列关于“狗与人的关系”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远古时期,人类祖先出于狩猎、战斗和报警的需要,开始驯养狗。

B . 狗忠于人类,在保护主人不受伤害时显示出非凡的勇气和韧性。

C . 狗对陌生人有很强的戒备心理,会通过叫声告知人们有异常发生。

D . 狗有360多种遗传疾病与人类相同,因此成为人类研究遗传学的首选。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 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题目将狗和猫作对比,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B . 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人类很早就开始驯养家犬。

C . 第③段中划线词“非常”起强调作用,从程度上突出了狗对人类帮助之大。

D . 本文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介绍了狗和人类的亲密关系及亲近原因。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 . 狗和人类在共同演化的过程中,相互间有良好的沟通,狗成为人类的好朋友。

B . 家猫的祖先就是非洲野猫,它们大约在6000年前的农耕社会加入人类生活。

C . 狗有敏锐的听觉、嗅觉,狩猎时便于发现和追捕猎物,于是人类就积极饲养狗。

D . 猫与人类之间是一种共存的互利关系,人要猫作捕鼠工具,猫要以鼠为食。

9. (20分)阅读下面的小说节选,完成小题。

①学校计划砍些竹木,将草房顶的朽料换下来。

②到了行动的前一天。

将近下课,我说:“咱们班负责二百三十根料,今天就分好组,争取一上午砍好。

”忽然有学生问:“回来可是要作文?不如先说题目,我们今天就写好。

”我说:“活动还没有,你就能写出来,肯定是抄。

”王福突然望着我,隐隐有些笑意,说:“定了题目,我今天就能写,而且绝对不是抄。

信不信?”“我不信!”大家笑起来。

王福举起手说:“好,我打下赌!”我说“王福,你赌什么?”学生们纷纷说要我的钢笔,要我的字典。

王福听到字典,大叫一声:“老师,要字典。

”③我的字典早已成为班上的圣物,学生中有家境好一些的,已经出山去县里购买,县里竟没有,于是这本字典愈加神圣。

我每次上课,必将它放在讲桌上,成为镇物。

王福常常借去翻看,会突然问我一些字,我当然不能全答出,王福就轻轻叹一口气,说:“这是老师的老师。

”我将字典递给班长保管。

王福把双手在胸前抹一抹,慢慢地说:“但有一个条件,料要到我们三队去砍。

”我说:“可以。

明天的劳动,大家作证,过程有与你写的不符的,就算你输。

”王福并不泄气,说:“好,明天我在队里等大家。

④第二天一早,我集合了其他队来的学生,向三队走去。

在山路上走,露水很大。

学生们都赤着脚,沾了水,于是拍出响声,好像是一队鼓掌而行的队伍。

大家都很高兴,说王福真傻,一致要做证明,不让他把老师的字典骗了去。

⑤走了近一个钟头,到了三队进山沟的口上。

远远望见王福慢慢地弯下腰,抬起一根长竹放在肩上,一晃一晃地向我们过来,将肩一斜,长竹落在地下,我这才发现路旁草里已有几十根长竹。

王福笑嘻嘻地看着我,说:“我赢了。

”我说:“还没开始呢,怎么你就嬴了?”王福擦了一把脸上的水,头发湿湿地贴在头皮上,衣裤无一处干,也都湿湿地贴在身上,颜色很深。

说:“走,我带你们进沟,大家做个见证。

”⑥山中湿气漫延开,渐渐升高成为云雾,太阳白白地现出一个圆圈。

林中的露水在叶上聚合,滴落下来,星星点点,多了,如在下雨。

忽然,只见一面山坡上散乱地倒着百多棵长竹,一个人在用刀清理枝权,手起刀落。

那人是王七桶。

“老王,搞什么名堂?”王七桶向我点头,又指指坡上的长竹。

王福走到前面,笑眯眯地说:“我和我爹,昨咋天晚上八点开始上山砍料,砍够了二百三十棵,抬出去几十棵,就去写作文,半夜以前写好,现在在家里放着,有知青作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