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导则

四川省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导则

四川省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导则序言根据国务院《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同时,要求各地组织编制并上报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了帮助和指导各地、市、州做好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依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四川省燃气管理条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特制定《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导则》。

本《导则》提出了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的目的、原则、主要内容、技术要点及编制程序,并明确了规划成果的形式和要求。

1. 总则1.1 目的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旨在科学配置燃气资源,发展清洁能源,合理安排城镇燃气各子系统关系,统筹上下游、近远期燃气发展,形成支撑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燃气供应体系。

1.2 作用1.2.1 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燃气发展的近期战略目标。

1.2.2 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城镇燃气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是制定城镇燃气近期建设计划的依据。

各地城镇“十二五”期间的燃气气源、输配系统、燃气汽车加气站等重大项目的筹划和建设应符合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

1.3 编制原则1.3.1 应以建设集约化城镇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

13.2 应坚持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气的原则,促进城镇燃气与城镇发展统一,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规划,和谐发展。

1.3.3 应遵循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在燃气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判断城镇燃气的发展趋势,合理制定城镇燃气体系规划方案。

1.3.4 应统筹兼顾城镇规模和发展阶段,科学地化解主要燃气问题和发展需求的矛盾,正确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

规划方案应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实施性,切实满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支撑经济发展的要求。

1.4 规划范围与期限1.4.1 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应服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城镇社会发展总体目标。

1.4.2 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范围应与当地城镇总体规划,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协调。

1.4.3 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应包括燃气发展目标,以及燃气供应系统布局,气源、输配系统(含调峰和储备)、燃气加气站等建设项目,安全保护措施等,必要时可提出政策性建议。

重大燃气设施规划布局应结合城镇中、长期规划,考虑远景发展要求。

1.4.4 城镇燃气“十二五”发展规划期限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一致。

2. 工作阶段与要求2.1 工作阶段2.1.1 编制城镇燃气发展规划的工作过程,一般可划分为现状调研、专题调研、纲要成果、规划成果四个阶段。

2.1.2 纲要成果编制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成果相衔接。

2.1.3 规划成果编制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成果相衔接。

2.2 工作要求2.2.1 现状调研阶段。

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能源供应及消费的现状和规划资料,听取相关部门规划设想和建议;分析城镇燃气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规划需要开展相应的燃气需求调查。

2.2.2 专题研究阶段。

在现状调研基础上,对影响城镇燃气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专题研究。

一般包括气源发展状况(天然气长输管线建设、气田勘探开采等)、人口发展及居民用能特点、工业用气需求、城镇燃气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

2.2.3 纲要成果阶段。

重点评价和分析城镇燃气现状存在的问题;论证城镇燃气发展趋势和需求、城镇燃气发展战略和燃气资源配置策略,提出城镇燃气供应体系框架;确定城镇燃气总体发展目标和城镇燃气设施建设规划目标;提出城镇燃气体系的布局原则。

2.2.4 规划成果阶段。

确定城镇燃气发展战略、政策和保障措施;确定城镇燃气设施布局方案;提出对城镇燃气工程系统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技术要求;提出近期规划实施的策略与方案。

3. 规划内容3.1燃气发展战略3.1.1根据城镇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发展总目标,优化选择燃气发展模式,确定燃气发展与市域城镇布局、城镇土地使用的关系,制定燃气体系发展目标、燃气供应结构,提出燃气发展政策和策略。

3.1.2主要内容:(1)确定城镇燃气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2)确定各燃气子系统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3)确定城镇燃气供应结构;(4)确定燃气资源分配利用原则和策略;(5)提出城镇燃气体系发展政策和措施。

3.2 气源3.2.1 通过调查了解国家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地区性天然气资源勘探以及燃气销售企业与上游签订的燃气购销协议,基于现状长输管线或其他气源供应设施及城镇燃气输配系统,对近期气源和远期气源进行规划。

通过技术和经济的比较论证,选择近期使用并兼顾远期发展的气源结构,确定气源站点的位置和规模。

3.2.2 主要内容:(1)气源现状;(2)近期气源规划;(3)远期气源规划。

3.3城镇燃气利用现状3.3.1城镇天然气(含CNG、LNG,下同)供应及消费现状3.3.2液化石油气供应及消费现状3.3.3其他燃气供应及消费现状3.3.4城镇燃气输配(供应)系统3.3.5企业及经营现状3.4城镇天然气利用规划3.4.1 城镇天然气利用规模(1)依据国家天然气发展政策,并结合城镇天然气发展水平和气源状况确定天然气供应对象的先后缓急次序。

根据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格局、居民用能特点、燃气汽车发展状况等信息,预测天然气用量,进一步确定天然气输配系统设计及气源购销所需的气量参数。

(2)主要内容:(1)天然气供应原则。

(2)天然气气化率。

(3)居民、公共建筑、商业用气量预测。

(4)城镇工业用气量预测。

(5)常规车用CNG、LNG用气量预测。

(6)其他用气量(含不可预测量)。

3.4.2调峰储气和应急气源(1) 通过对现有储气调峰措施的调查、储气调峰方式的技术经济性比较,以及对当地气候条件、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可中断工业用户的分析,确定储气调峰的方式及储气系数,并最终确定储气调峰量。

通过提高气源供应可靠性以及建设事故状态时的气源储备设施等方式规划应急气源。

(2)主要内容:(1)储气系数及储气调峰量的确定。

(2)储气调峰方式的选择及储气调峰设施的布局。

(3)应急气源规划。

3.4.3 城镇天然气系统规划(1)包括输配系统流程框图、压力级制,天然气管网布局、管径及管材选取,门站、调压站的数量、规模和位置,燃气信息系统等。

(2)主要内容:(1)根据天然气气输配系统的现状及地理、历史等因素确定天然气输配系统流程框图。

(2)确定天然气输配系统的压力级制。

(3)选取天然气管道管径、管材,布置燃气管网。

(4)规划门站、调压站的数量、规模和位置。

(5)规划计算机信息系统(如SCADA系统、GIS系统等)。

3.5 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规划3.5.1 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预测液化石油气用量,规划液化石油气气源供应、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数量、规模和位置。

3.5.2 主要内容:(1)液化石油气用量预测。

(2)液化石油气气源供应规划。

(3)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的数量、规模及位置规划。

(4)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的数量、规模及位置规划。

3.6其他燃气系统规划3.7 燃气汽车加气站规划3.7.1 依据气源现状及规划、加气站现状情况、燃气汽车发展等因素确定燃气汽车加气站的建站模式、数量及位置。

3.7.2 主要内容:(1)燃气汽车市场分析及建站模式选取。

(2)燃气汽车加气站数量和位置规划。

3.8 近期规划3.8.1 依据城镇近期发展目标和财政能力,制定近期燃气发展策略,提出近期燃气设施安排和实施措施。

3.8.2 主要内容:(1)提出近期燃气发展政策与措施(2)提出近期城镇燃气系统规划方案(3)确定近期建设的燃气项目和建设时序(4)估算近期燃气建设投资3.9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9.1遵循有利于促进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原则,提出规划的实施策略和措施。

3.9.2主要内容:(1)提出规划实施的管理机制和对策(2)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技术经济政策和对策3.10 城镇燃气化的综合效益分析3.10.1 分析城镇燃气化所带来的环保效益、节能效益和社会效益。

3.10.2 主要内容:(1)环保效率分析。

(2)节能效益分析。

(3)社会效益分析。

4. 技术要点4.1 现状调研4.1.1 资料收集要求(1)收集的基础资料包括统计数据、政府文件、调查成果、相关规划文本与图纸等。

(2)反映现状的数据资料宜采用规划起始年的前一年资料,特殊情况下可采用前两年的资料。

(3)反映发展历程的数据资料不宜少于5年,且最近的年份不宜早于规划起始年的前两年。

(4)相关规划资料应收集最新批复的规划成果和在编的各项规划草案。

(5)5年之内的燃气利用调查资料可以应用于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5年以上的调查资料可作为参考,需要经过补充调查修正后方可使用。

4.1.2 资料收集内容(1)主要包括: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范以及各级政府的有关文件等,城市总体规划、能源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等相关规划(包含文本、说明书、图纸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城市气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道桥、铁路等的现状和规划资料,城市社会经济、土地使用情况,燃气利用现状,以及其他基础资料等。

(2)资料收集一览表4.2 燃气利用调查4.2.1 燃气利用调查一般包括:天然气利用现状调查、液化石油气利用现状调查、工业区用能情况调查、燃气汽车发展情况调查。

4.2.2 应根据城市基础资料状况,结合规划编制要求确定具体燃气利用调查内容。

4.2.3 通常情况下,主要燃气利用调查项目及内容如下:4.2.4 按照燃气利用调查项目不同以及获取的调查信息内容精度要求,可以采用全样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方式。

(1)天然气利用现状和液化石油气现状调查通常采用全样调查方式。

管道燃气一般属于公共福利事业,一个城市由1~2家企业特许经营,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和瓶装液化气的供应站数量也不多,故可采取全样调查的方式。

(2)工业用能情况调查可采用抽样调查和典型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跨行业的工业园区,可采用最小抽样率10%的抽样调查方式;而对于产业集聚形成的工业园区则可采用典型调查的方式。

(3)燃气汽车发展情况调查采用全样调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燃气汽车保有量和加气站建站情况分别通过管部门获取,而车主用气意向可以2%的最小抽样率采取抽样调查。

4.3 现状分析4.3.1 以调查数据和相关资料为基础,切实反映城镇燃气的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思路。

4.3.2 现状分析应包括以下主要方面:(1)城市概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