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防火指挥管理平台V2.0

-森林防火指挥管理平台V2.0

森林防火指挥管理平台总体建设方案深圳华瑞通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5月目录目录 (2)第一部分:软件部分 (3)第一章概述 (3)一、项目背景 (3)二、建设目标 (4)三、建设内容 (5)四、建设思路 (7)第二章总体建设方案 (13)一、总体布局方案 (13)二、总体架构方案 (14)三、系统总体功能 (18)四、总体配置方案 (19)第三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 (20)附件: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管理系统的功能概述 (22)1.烟火自动检测识别和报警软件 (22)2.二维地图操作平台软件 (23)3.火点定位软件 (24)4.火源分析软件 (25)5.烟火蔓延分析预测管理软件 (26)6.灭火路径分析软件 (28)7.接警和处警管理系列软件 (28)8.防火指挥预案管理软件 (30)9.态势标绘软件 (31)10.森林火灾灾损评估管理软件 (32)11.森林防火短信发布平台软件 (35)12.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管理软件 (35)13.日常防火办公管理平台系列软件 (40)14.森林防火移动监控管理软件 (41)15.移动办公管理软件 (44)16.监控人员管理 (44)17.监控设施管理 (45)18.流媒体监控平台软件 (45)19.三维平台软件 (47)20.卫星监测识别报警软件 (49)第一部分:软件部分第一章概述一、项目背景1)森林资源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的空气质量、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周边的有限森林,正起着调节城市温度、净化城市空气、保护城市环境的重要作用。

各级领导非常关心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建设。

政府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植树造林,为扩大林区面积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

这与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2)森林火灾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在森林资源不断发展、建设的同时,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种破坏来自两方面的:一方面是人为的破坏;另一方面是“天灾”,例如虫灾、火灾等。

人为地破坏是小范围的局部的乱砍、乱伐。

它所造成的损失是有限的、可控的。

对于虫灾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其发展蔓延有一个过程,可以有效的控制。

对于森林火灾其损失是巨大的、毁灭性的、不可控的,要想使火灾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必须将火灾扼杀在萌芽状态,即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做到早发现火情早扑灭。

那么如何才能对森林区域进行有效、及时的监控呢?这是人力所不能为的,必须建立森林实时监控预警和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

3)森林防火技术发展的趋势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灾害发生地的随机性、短时间内能造成巨大损失的特点。

因此一旦有火警发生,就必须以极快的速度进行扑救,扑救是否及时,决策是否得当,重要原因取决于对林火行为的发现是否及时,分析是否准确合理,决策措施是否得当。

为此国内外都在预防、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

目前在火灾预警监测方面主要采用两种主要技术:一方面是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技术对森林进行防火监测。

卫星将影像不断传到地面卫星接收站,由地面接收站对卫星图像进行处理,监测火灾的发生、发展过程。

该方法主要用于大面积、大区域森林火灾监测。

另一方面是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对林区进行实时监控,然后将图像传到指挥中心,通过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对火灾现场进行准确定位,并通过各种业务功能对火灾进行分析、统计并为领导指挥和制定科学的扑火决策提供依据。

二、建设目标森林防火指挥管理平台主要目标是在硬件设备和远程网络的基础上,实现森林防火的信息化系统,组建一个有效、实用的森林防火指挥信息系统。

不仅为森林防火的日常管理提供服务,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能够实现森林火灾的快速定位和人员设备的快速定位,及时获取详实的火场及其周围的地理和资源情况。

实现视频监控点能够对周边林区、土地进行全天候24小时有效监控,视频监控中心能够准确掌握各监控点情况,并对火情进行自动识别和报警,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制定合理的扑火方案,计算扑火队员抵达火场所需的时间和途经的道路,制作各种火灾扑救指挥态势图,缩短火灾扑救时间,提高扑火效率,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将极大地提高林业局森林防火管理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火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建设内容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建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具体分为:1、系统监测设施⑴林业局指挥中心设施--- 大屏幕显示设备;--- 中心服务器;--- 其他附属设备。

⑵监测点硬件设备--- 前端设备(云台、护罩、镜头、高清摄像机、编码器、防盗报警监控、红外热成像设备);--- 无线传输设备;--- 基础设施(铁塔、防雷设备);--- 风光互补取电设备。

2、系统应用软件⑴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包括:--- 三维GIS基础软件平台;--- 各类监测数据接入软件;--- 数据库管理软件(全配置);--- 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列软件(全配置)。

⑵移动设备采集软件包括:--- 移动设备数据采集软件;--- 移动设备数据管理软件;--- 移动设备数据传输软件;--- 移动设备通信控制软件。

3、数据费用⑴数据采购费用--- 1:50000基础矢量图;--- 分辨率2.5米的地形图数据;--- 20米高程数据。

⑵管理区域内森林防火基础数据⑶管理区域内森林防火相关业务等数据⑷数据综合处理费用⑸数据库建库和入库等工作费用四、建设思路1、实现无人值守和高效管理传统的视频监视方式依靠值班员24小时轮流值班,昼夜监控和判断各个监视点传来的现场视频图像,为了有效解决传统视频监视方式的人员长时间监控易疲劳、人员管理和工作效率等问题、需要将传统的视频监视方式与烟火自动检测、识别和报警软件监测方式相结合,实现无人值守和高效管理。

2、实现“眼睛”与“大脑”相结合通过传统的视频监视方式,将林区各个监视点的视频图像传到控制中心,再通过烟火自动检测、识别和报警软件自动识别出火点并发出报警信息 --- 这只是实现了“眼睛”的功能,如何实时地分析和判断火点位置、火势蔓延趋势?如何动态地分析火情造成的损失?如何有效地协调组织森林防火人员、设施以及实施灭火指挥方案?亦即,上述的“眼睛”功能如果不与后述的“大脑”功能相结合,一则很难有效地利用“眼睛”的实时监测功能,二则难以充分利用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管理涉及到的各类资源、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的总体水平和实现及时有效的灭火监控指挥管理效果。

3、实现“平时”和“战时”管理相结合森林防火监控预警管理是发生在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管理期间之外的、体现在平时或日常的预控性管理,实现预先发现、及早解决和有效预控是加强森林防火监控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如果能够将“平时”的森林防火监控预警管理与“战时”的森林防火应急指挥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有效地提高森林防火总体监控管理水平。

4、实现“平面”和“立体”管理相结合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管理是针对林区火情、林区地势、林木、人员及设施分布的动态场景进行的分析、判断和组织调动等一系列活动,在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管理中,实现“平面”的二维场景与形象、生动和逼真的“立体”三维场景相结合,将有助于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管理的动态分析和判断,有利于明显改善和提升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管理的整体效果。

5、实现“满足当前需求”与“后继灵活扩展”相结合考虑到目前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管理系统工程建设的初期需求、投资规模和难以一次到位的分期建设状况,下图中的红色标注区域体现了大多数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管理的当前需求,为了有效地体现出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避免重复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中,将采用具备可灵活接入各类镜头、云台、视频服务器等硬件设施、可根据发展需求灵活地接入、扩展和并发运行各类林业业务管理应用软件的平台架构,在系统功能和系统并发运行性能上,确保实现“满足当前需求”与“后继灵活扩展”相结合,实现在初期建设、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也为后期的发展建设奠定了可灵活接入、可方便扩展、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6、实现“核心技术”与“应用服务”相结合将基于“烟火智能识别的森林火灾实时监测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以及拥有30多项完全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与开发各类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管理业务应用软件和提供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管理应用解决方案结合起来,通过上述的核心技术提升客户价值 --- 有效地提供森林防火监控指挥管理系统建设的全过程应用服务。

第二章总体建设方案一、总体布局方案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总体布局方案如下表所示。

⑴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是森林防火部门的最重要的设施,除了具备传统会议室的功能以外,还担负着森林防火日常工作中的信息处理、通信、网络运行、森林火灾的指挥扑救等工作,是上传下达各种信息、协调各种关系的重要部门,特别是在扑救森林火灾时,指挥中心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集中控、数字会议及多媒体拼接显示系统的设计、施工于一体,由于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较多,设计上要使其具备先进性、易操作性和高可靠性,满足森林防火指挥、会议等各项工作要求。

因此,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非常严密,并能在今后长时间内保持其技术和性能上的先进地位,以满足未来更高标准的使用要求。

⑵森林防火监测点根据本期建设需求,建设一个监控点,在此基础上,通过防火指挥中心的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实现森林防火监测点24小时向指挥中心发送监测图片和视频信息。

⑶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网络在林业局现有的网络基础上,加上本期新建的移动设备采集终端和相应的森林防火监测应用软件和硬件设备,构成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网络。

二、总体架构方案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方案如下图所示,红色部分为本期建设内容。

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总体架构方案图上述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方案分为“运行环境层”、“数据接入层”、“监控资源共享层”、“监控业务应用层”以及“监控信息展现层”五个层次,其中:1、运行环境层作为支撑“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运行环境层主要包括:--- 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指挥控制中心;--- 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移动采集终端;--- 视频监控网络、数据采集网络、信息传输网络、位置监控网络;--- 电子政务网、移动通信网、公众电话网、INTERNET 网络等。

2、数据接入层(前端各类数据采集接入管理系统)主要是完成支持“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各类数据采集接入功能要求。

3、监控资源共享层“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的监控资源共享层分为“基础数据库”、“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基础平台”三大部分:1)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支持动态存储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监测区域内的卫星影像数据、矢量数据以及高程数据;--- 视频信息数据库动态存储来自森林防火指挥管理系统监测点采集的视频和报警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