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94年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主要任务: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原因:
①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学说为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②等级制度森严,第三等级仇视特权等级的腐朽统治,要求变革。
③国王路易十六无法解决面临的财政危机,各种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其中雅各宾派主要领导人:罗伯斯庇尔]
导火线:1789年5月,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发展过程:
①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②1792年法国反对外国干涉的战争开始,同年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君主统治。
③1792年9月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间:1792~1804年;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
1793年,路易十六被处死。
④革命高潮——雅各宾派专政[面临问题:英、奥、普等组成反法同盟入侵法国;国内发生王党叛乱。
采取的措施:限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严惩反动分子;动员全国力量反对内外敌人。
结果:打退了反法联军;平息了国内叛乱;遭到了多方面反对,被反对派发动政变翻]
结束标志:1794年,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雅各宾派统治结束。
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失败]
革命期间和革命后颁布的重要文献
《人权宣言》
主要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颁布历史意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局限:只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结果: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封建势力最后复辟。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
①是一次规模大、范围广、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从根本上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③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美独立战争
18世纪中叶,随着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增强,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尤其是七年战争后,英国为弥补战争损失,加重对殖民地人民的盘剥与压迫,从而使殖民地抗英斗争从经济、政治斗争发展到武装斗争。
1770年3月,波士顿惨案发生。
1773年,通过了茶税法,引起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4年,颁布了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诸如封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
1772-1774年,各殖民地普遍成立通讯委员会,领导抗英斗争。
1774年9月5日~10月,“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
会议通过了《权利宣言》,要求英国政府取消对殖民地的各种经济限制和5项高压法令;重申不经殖民地人民同意不得向殖民地征税,要求殖民地实行自治,撤走英国驻军。
大陆会议同时还向英王呈递了《和平请愿书》,表示殖民地仍对英王“效忠”。
会后,各殖民地开始进行起义准备。
1775年5月10日,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
1775年6月14日,决定建立大陆军,次日任命乔治·华盛顿为总司令。
5月,第2届大陆会议召开。
次年7月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76年5月,在费城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并于7月4日签署著名的《独立宣言》。
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与殖民地代表于凡尔赛宫签订1783年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这一胜利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独立开辟了道路。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地区的现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它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近现代政治体制,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没有解决土地问题,也没有解决奴隶制问题,使得独立后的美国南北方朝着两种不同的经济道路发展,最终导致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的爆发。
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并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
《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及其所确立的新型政治体制,是人类文明的可贵遗产。
既是民族独立战争,又是民主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的胜利,给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为殖民地民族解放战争树立了范例。
独立战争又是一次民主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联邦总统制共和制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同时又铲除了殖民时期旧制度残余的长子继承法、续嗣限定法和代役税,奴隶制契约也基本上废除。
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正如列宁所说:“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