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汉族,崇安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代表作品:《乐章集》、《雨霖铃》
《乐章集》昔人以为柳永所制乐章,音调谐婉,尤工于羁旅悲怨之辞,闺帷淫媟之语。
东坡曾拈出「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八声甘州)
三句。
以为唐人佳处,亦不过如此!然亦有评者以为柳词浅近谐俗者,
李端叔称:「耆卿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
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
」
孙敦立称:「耆卿词虽极工,然多杂以鄙语。
」
黄叔旸称:「耆卿长于纤艳之词,然多近俚俗。
」
今人论柳永之词则以为其词风婉约,其词作多蕴藉动人,所作慢词,繁辞展衍,已由小令而趋之长调,其发展词之形式之功,实不逊于东坡之扩大词之内容,加深词之境界。
柳永深谙音律,能自度曲。
宋室南渡后,乐部放失,故识者以为,「永之乐章集于保留旧谱,又有功也。
」乐章集,不分卷,依宫调、词牌序列,所收约有一百九十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天性风流,才性高妙,由于父亲柳宜身为降臣,所以科场失意,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怜香惜玉,直把群妓当倩娘,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三境也。
”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又名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