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管理规范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和术语 (1)4. 管理职责 (2)5. 流程和风险分析 (2)5.1. 管理流程图 (2)5.2. 控制点 (2)5.3. 风险分析 (2)6. 管理内容和方法 (3)7. 检查与考核 (4)8. 相关/支持性文件 (4)9. 报告记录 (4)附录 (4)附图1: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管理流程图 (5)附表1:Q/HNYD-SHEO O-001-2012-R01《工艺安全信息清单范例》 (6)附表2:Q/HNYD-SHEO O-001-2012-R02《关键性设备识别表范例》 (7)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管理规范1.范围1.1.本规范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的工艺设备生产运行、检修、开停工、技改项目等过程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管理。
1.2.新、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管理参照本规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无3.定义和术语3.1.工艺安全信息:关于物料的危害性、工艺设计基础和设备设计基础的完整、准确的文件化信息资料。
3.2.工艺设计基础:是对工艺过程及参数的描述,包括工艺原理、工艺流程、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工艺参数、工艺参数的范围(例如:最大值,最小值或设定值)及偏离工艺参数范围的后果。
3.3.设备设计基础:设备设计的依据,包括设计规范和标准、工程数据、工程图、设备负荷计算、设备规格、厂商的制造图纸等。
3.4.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为化学物质及其制品提供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信息,并能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应急行动等方面的资料,一般包含:化学品及标识、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性、毒理学资料、生态学资料、废弃处置、运输信息、法规信息、其他信息等。
3.5.物料危害:物质的有毒有害性以及因物料的不稳定性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对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危害化学反应性: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的趋势。
3.6.化学反应性危害:可能出现的化学反应失去控制的状况,并且该反应有可能对人员、设备或环境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伤害,通常伴随有温度或压力升高、气体产生或其他形式的能量释放的现象。
3.7.失控反应:因为放热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的速率超过冷却能力而使得反应失去控制(如以温度和压力的快速增加为标志)。
3.8.自反应物质:能够发生聚合、分解和重组反应的物质。
反应的启动可能是自发的、通过能量输入的(如热力或机械能量)或通过能提高反应速率的催化行为的。
自反应物质也包括能自燃、形成过氧化物、与水反应的物质或氧化剂。
3.9.本质安全工艺:应用无危害或危害较小的设备、原料或工艺步骤的工艺流程。
3.10.高危害工艺:任何生产、使用、贮存或处理某些危害性物质的活动和过程。
这些危害性物质在释放或点燃时,由于急性中毒、可燃性、爆炸性、腐蚀性、热不稳定性或压缩,可能造成死亡、不可康复的人员健康影响、重大的财产损失、环境损害或厂外影响。
危害性物质包括任何产生上述影响的以下物质,如压缩可燃气体、易燃物、高于闪点的可燃物、反应性化学品、爆炸物、可燃粉尘、高度或中度急性中毒性物料、强酸、强碱以及蒸汽发生。
3.11.低危害工艺:生产、使用、贮存或处理某些物质的任何活动和过程。
这些物质很少由于化学、物理或机械性危害而造成死亡或不可康复的人员健康影响、重大财产损失、环境损害或对厂界外影响。
低危害性物质包括低于闪点的物质、惰性低温气体、蒸汽分配和冷凝水回用系统(所有压力等级)、低压燃料气、低毒性物质、少量的危害性物质。
3.12.化学反应矩阵:一种系统定性和分析工艺反应危害的技术。
典型做法是制作一个矩阵,列出工艺中和有关公用工程中所使用的材/物料以及可能进入工艺中的杂质,材/物料同时列在矩阵的第一排和第一列,然后通过相互交叉检查每排与每列中材/物料,系统地评估可能发生的危害反应。
3.13.工艺安全关键设备:因失效可能导致工艺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环境影响的部件、设备或系统。
3.14.标准操作条件: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物料组分等参数在正常运行时满足工艺调整要求的最大值、最小值、设定值,以及偏离的后果和预防或纠正偏离的操作。
4.管理职责4.1.策划部应按本规范的要求,及时将生产和检修项目、新建工程和大型改造工程项目的工艺设备安全信息汇总归档工作。
4.2.综合部档案室应按相关规定做好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的分类和档案的保存。
5.流程和风险分析5.1.管理流程图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的管理流程见附图1。
5.2.控制点5.2.1.管理程序和职责:应有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管理程序,明确重点安全信息、资料及其管理责任。
5.2.2.管理要求:应及时将生产和检修项目的工艺设备安全信息汇总、归档;应做好新建工程和大型改造工程项目的归档工作;资料室应按相关规定做好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的分类和档案的保存,应组织资料室做好相应培训工作。
5.2.3.物料的危害:应建立物料的清单和物料的危害信息,应收集所有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包括原材料、中间产物、成品、废料、添加剂、阻垢剂、缓蚀剂、润滑剂等。
5.2.4.工艺设计基础:工艺设计基础信息包括工艺过程及参数的描述,包括工艺原理、工艺流程、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工艺参数、工艺参数的限值及超出限值的后果等。
5.2.5.设备设计基础:设备设计基础信息包含设备设计依据和技术计算;设备的技术规格;供货商资料和设备蓝图。
5.2.6.文件化:工艺安全信息应进行存档,并便于员工查用;工艺技术文件要根据工艺设备变更管理(MOC)文件的要求情况定期更新;明确属于工艺安全信息的技术文件,并予以注明;工艺安全信息可以通过适当方式进行保存。
5.2.7.文件维护更新:技术人员应确保现有文件、图纸、手册和程序的适用性;根据工艺设备变更管理标准进行工艺技术文件的更新,以防止误使用过期或失效版本的文件。
5.2.8.文件安全和保护:应对工艺技术文件进行备份,并存放在安全的地点;应建立控制程序防止文件(文本或电子版)受到篡改、丢失和不当传发。
5.2.9.培训和审核:应就工艺技术文件的归档、保存要求,对生产、检修维护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确保从事生产或可能接触有害物的员工(包括承包商员工)可以随时获得此类信息,每年组织审核工艺安全技术文件管理的质量。
5.3.风险分析5.3.1.由于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管理不完善的原因,可能造成资料缺失。
5.3.2.由于收集物料化学元素安全数据不足,未能建立齐全物料危害信息,可能导致无法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
5.3.3.由于对工艺设计基础信息、设备设计基础信息的不了解,可能造成工艺设备参数值超限,造成严重后果。
5.3.4.由于工艺设备变更后资料信息不及时更新,导致与实际状况不符合而增加管理风险。
工艺设备设计不规范造成各类事故。
5.3.5.由于相关技术文件保存不符合规定、归档混乱,造成使用时不能及时查用,无法及时获得有关信息;工艺技术文件丢失、转发,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6.管理内容和方法6.1.工艺设备信息管理内容6.2.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由三部分组成:物料的危害、工艺设计基础、设备设计基础。
应根据工艺安全信息范例清单(附表1),建立相应的工艺技术文件。
6.3.物料危害:应建立物料的清单和物料的危害信息,应收集所有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包括原材料、中间产物、成品、废料、添加剂、阻垢剂、缓蚀剂、润滑剂等6.4.工艺设计基础:工艺设计基础必须包括工艺过程及参数的描述,包括工艺原理、工艺流程、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工艺参数、工艺参数的限值及超出限值的后果等。
具体内容如下:6.5.工艺原理:应对工艺原理有清楚的描述,内容中还应包括一些可能存在的有不良后果的反应及有害物质的最大库存量;6.6.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如:PFD图、P&ID图等),应标明工艺流程中主要设备的连接情况。
并包括简单的工艺描述,包括物料能量平衡,主要设备的作用和基本的安全系统;6.7.工艺运行条件:应列明各工序的标准运行条件(SOC),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物料组分等参数的最大值、最小值、设定值。
在标准运行条件中应该详细定义安全关键参数的安全运行极限,要清楚地列出超出安全运行极限对安全、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并要详细描述安全运行极限设定的理由及其控制措施。
6.8.设备设计基础:设备设计基础主要指设备的设计所依据的设计条件和逻辑,包括以下内容:6.9.设备设计依据和技术计算;6.10.设备的技术规格;6.11.供货商资料和设备蓝图;6.12.设备制造标准;6.13.管道和仪表图(P&ID图);6.14.质量保证检验报告;6.15.工艺安全关键设备清单(见附表2)。
6.16.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的文件化管理6.17.工艺安全信息应进行存档,并便于员工查用。
工艺技术文件要根据工艺设备变更管理(MOC)文件的要求情况定期更新。
6.18.文件的识别:必须明确属于工艺安全信息的技术文件,并予以注明。
6.19.文件保存:工艺安全信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保存:6.20.电子文档;6.21.纸印本(如:手册、纸质记录);6.22.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
6.23.工艺设备安全信息文件的储存地点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为方便取用可将文件集中或分散保存在一个或多个地方:6.24.资料室;6.25.生产作业现场;6.26.公司内网。
6.27.综合部应为所有工艺技术文件编制目录索引,并注明最新的修订日期或版本号。
6.28.文件维护更新:技术人员应确保现有文件、图纸、手册和程序的适用性。
根据工艺设备变更管理标准进行工艺技术文件的更新,以防止误使用过期或失效版本的文件。
6.29.文件安全和保护:综合部应对工艺技术文件进行备份,并存放在安全的地点。
应建立控制程序防止文件(文本或电子版)受到篡改、丢失和不当传发。
6.30.工艺设备安全信息培训和审核6.31.综合部要做好工艺技术文件的归档、保存工作;人力资源部要做好生产、检修维护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确保从事生产或可能接触有害物的员工(包括承包商员工)可以随时获得此类信息。
7.检查与考核7.1.本规范执行情况由公司策划部组织进行检查和考核。
7.2.考核规范执行公司《安全生产考核管理规范》中的有关部分。
8.相关/支持性文件8.1.Q/HNYD-SHEO P-023-2012 《安全生产考核管理规范》8.2.Q/HNYD-SHEO S-042-2012 《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变更管理规范》9.报告记录序号编号名称保存地点保存期1 Q/HNYD-SHEO O-001-2012-R01 工艺安全信息清单范例相关部门5年2 Q/HNYD-SHEO O-001-2012-R02 关键性设备识别表范例相关部门5年附录附图1:工艺安全信息管理流程图附表1:Q/HNYD-SHEO O-001-2012-R01《工艺安全信息清单范例》附表2:Q/HNYD-SHEO O-001-2012-R02《关键性设备识别表范例》附图1: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管理流程图流程名称:流程编号:目的:范围:版本号:V1.0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管理流程确保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管理得到有效控制适用于华能榆社电厂工艺设备安全信息管理关键控制点说明检修部门策划部综合部开始培训结束工艺设备安全信息清单审核更新存档①②③④是①编制清单:根据工艺安全信息范例清单,建立相应的工艺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