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形象

教师形象


仪表的自然美
一般的人都具有比较匀称的四肢, 端正的五官和健康的皮肤。对于自然美 要爱护和珍惜,否则它很快就会消逝。 我们可以经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做做 健美操。由于长期受到粉尘侵蚀,教师 尤其要注意用科学的方法护理皮肤,讲 究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生命 之树常青。
仪表的修饰美
修饰美是指穿戴打扮适度得体。适 度修饰可以丰富形象美的内容和弥补仪 容方面的某些缺陷。一身整齐、合体、 漂亮的服装,一种大方、美丽的发型, 以及其他一些必要的修饰,不仅能使自 己产生愉悦感,成为同事、学生的审美 对象,同时还为美化校园、优化育人环 境作了一份贡献。
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符合 礼的要求,维护礼的精神,指导、 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和活动 形式的总和。它的表现形式有礼 节、礼貌、仪表、仪式、器物、 服饰 等。
约定俗成
礼仪 的
形成
规定规范
指人们在相互交往 过程中应具有的相
礼仪的组合
互表示敬意、友好、 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指人们在社会交往 过程中表示出的尊
B. 脚跟并拢,脚尖分开不超过45度,两 膝并拢。
C. 立腰、收腹,使腹部肌肉有紧绷的感觉; 收紧臀肌,使背部肌肉也同时紧压脊椎骨,
感觉整个身体在向上延伸。
D. 挺胸,双肩放松、打开,双臂自然下垂 于身体两侧。
E. 使脖子也有向上延伸的感觉,双眼平视 前方,脸部肌肉自然放松。
学习教师礼仪的意义
通过教师身体力行,既可为教师塑 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又可为学校赢得崇 高的社会声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 师的言传身教,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学 生、一批又一批家长,甚至辐射全社会, 使学校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教师 成为精神文明的播种者。
仪表
仪表,即外表。包括人的仪容、 姿态、服饰等具体因素。像风度一 样,一个人的仪表也是一个多元的 整体。
礼仪的原则
既要严于律己,更 要宽以待人。要多 容忍他人,多体谅 他人,多理解他人, 千万不要求全责备, 斤斤计较,过分苛 求。
从俗 适度
律己
礼仪 原则
敬人 宽容
真诚 平等
礼仪的原则
从俗 适度
律己
礼仪 原则
敬人 宽容
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 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 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彼此之 间在年龄、性别、种族、文 化、身份、财富以及关系的 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而 厚此薄彼,给予不同待遇。 但可以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 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
5、 社会成员的仪表,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道德水准、 文明程度、生活水平和开放程度等等。
首因效应
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 象”。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 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 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 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 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 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
人们越发意识到礼仪在生活和工作上的重要 作用;礼仪已经成为提高个人素质和单位形 象的必要条件;意识到礼仪是人立身处世的 根本、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现代竞争的附 加值。
“不学礼,无以立”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单位形象”,正是对 礼仪作用的恰到好处的评价。
注重仪表的意义
1、 注重仪表,不仅是个人所好的问题,而且体现出个人 的自尊自爱,表现出个人的精神状态、文明程度、文化修 养等良好的内、外在素质。
2、 注重仪表,体现了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尊重。
3、 注重仪表,体现了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师生的礼貌。
4、教师的仪表,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直接关 系到社会公众对其所在学校的评价和取舍。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们会凭借第一印象判断你的:
1、经济状况 2、教育程度
3、可信赖度 4、社会地位
5、社会经验 6、工作态度
7、交往意向 8、条理性
9、道德
10、性格
晕轮效应
我们对一个人良好的或不好 的第一印象会影响到我们对这个 人目前和将来预期的推论。
从美学的角度讲,美总是有形的, 美的生命在于它外形的显现,抽象的内 在本质美只有借助外在美的形象才能得 以表现。心灵美与仪表美绝不是对立的, 它们不可分割,只有二者互为表里,相 得益彰,才是完善的美。我们常说要创 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师美好的仪表, 也应是其中不可或缺一个组成部分 。
打造魅力仪表:雅而不俗
仪表即一个人的外表,包括仪容、 表情、穿着等,是给他人外在的、感 官上的第一印象。仪表能够反映一个 人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仪表高雅、 不落俗套是一个人良好形象的重要组 成部分。
完美形象的构成
第一印象 在与人会见的最初30秒内,我们就能
建立关于他/她的最初印象 55%来自外貌(服装、妆容、发型) 38%来自举止(礼仪、姿态、眼神、
1、得体的衣着和优雅的仪表 得体的衣着 — 整洁 大方 端庄 得体
优雅的仪表
发型简洁大方 化妆浓淡适宜 饰品巧妙搭配 谈吐文明规范 举止亲切有礼
2、良好的精神风貌——
振作的精神 高昂的情绪 充沛的精力 旺盛的热情 坚定的意志
教师礼仪
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仪表、 言谈、举止等方面应当讲究的行为规范。 教师讲究礼仪,首先是教师本人师德修 养、文化素质、风度气质的外在表现。 教师仪容端庄、言谈得体、举止文雅, 会为自己在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心目中 树立起美好的个人形象。这是每个教师 都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教师形象 职业礼仪
湖北礼仪学会副会长 武汉礼仪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国家注册形象设计师 AIS国际认证形象设计师 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 高级礼仪培训师 高级礼仪(礼宾)师 全国专业人才教育专家委员会礼仪专家委员 全国专业人才考评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 中国专业人才库湖北省培训管理中心主任
邹翃燕
1.礼仪的涵义
穿着得体,彰显内在素质
服装要能与你的体型相配 你的形体线将决定从身形上什么
样的风格是最适合你的体形 体型可以从脸形和身体体型两个
方面考虑。
人靠衣装马靠鞍
服饰礼仪
色彩少 质地好 款式雅 做工精 搭配准
男士服饰
三个三:三色原则(穿西装套装时 全 身的颜色不能多过三个)
三一定律:鞋子、腰带、公文包为一 个颜色,黑色为首选.
衣服最好每天变样,但不需很多,购衣时要 考虑相互关系,让几件衣服搭配出许多花样。
衣服要平整干净,款式大方,色泽与环境相 宜。
保持整体和谐(内、外衣;上、下装;衣与 妆;衣与鞋袜,衣与饰物)
女士服饰
西式套裙——裙长一般至膝上一拳, 年长者,冷天可过膝。
置一套单色素色套裙或长裙以适宜严 肃、正规的场合。
袜子——要求不露袜口,弹性好,裙 装通常穿肉色无花透明丝袜,冷天也 可穿与裙色相配的深色袜。
女士服饰
鞋——可穿前包后包或前包后露式样,最好 穿中跟船型单色皮鞋,色与衣相配,或黑色 鞋,清洁擦亮。
饰物——最多不超过3件,要与服装、体貌、 环境和谐和,饰物间也要相配。
指甲——清洁,不涂怪色,长短方便工作。 气味——香气不浓不怪。
三个境界:袖子上的商标要拆、袜子 (尼龙丝袜不要穿 白色袜子不要穿), 袜子的最佳选择和鞋子一个颜色。
男士西装
上装——
身长过虎口,袖长达手腕(比衬衫袖短), 肥瘦合体有型,穿好后,衬衫领应高过西 装领口(两露白)。
着西装,忌衬衫下摆外露,袖不扣紧或翻 卷,内着高领衫。
胸袋和两侧口袋为装饰袋,不装或很少装 物,内侧两袋为实用袋。
教师的职业形象
(二)学高为师——外在美 宽广深厚的知识 纯熟的专业技能
宽广深厚的知识
广博的 文化知识
知识的沟 通与融合
扎实的 教育学科知识
足够的 专业学识
纯熟的专业技能
熟练的教学技巧
良好的教学能力
完成教学活动的 教师行为方式
教学设计和运用 职业语言的能力
教师的职业形象
(三) 仪表等惯用
礼仪
的形式和规范
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
的、具有专门程序、 规范化的活动。如发 奖仪式、签字仪式、 开幕式等
仪式
仪表
是指人的外表。 如容貌、服饰、 姿态等
礼仪的主要内容
礼仪
着装 仪容 举止 表情 沟通 职业 电话 会议 礼仪 礼仪 礼仪 礼仪 礼仪 礼仪 礼仪 礼仪
仪态礼仪
(一)仪态的含义:形体语言, 主要指人体的动作、举止。
(二)仪态的礼仪功能:表达简 洁、生动、真实、形象、自然。
(三)仪态塑造的目的:是为了 打造美好的高素质的职业形象。
(四)仪态的构成:包括身体姿 态、表情、手势和常用相关职 业仪态等。
标准站姿
常用站姿
错误站姿
有效的站姿训练
A. 九点靠墙:后脑、双肩、臀、小腿、 脚跟九点紧靠墙面,并由下往上逐步确 认姿势要领。
您的良好礼仪习惯很快就能形成
讲礼仪不是讲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内容体现 于形式,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礼仪是您手中 的蜡烛、手电筒、电灯开关。
讲礼仪不是讲形式主义。形式≠形式主义。礼 仪的形式和内容是实实在在的。礼仪是您前进 的光明。
如果您经常想到自己的职业要求,经常激发自 己的工作兴趣,良好的礼仪习惯很快就能形成。
男士西装
二粒扣系上扣,三粒扣系上或中扣,单排扣可敝 开,双排扣立式系紧,坐姿可敞开。
深色西装高雅庄重,适宜各种场合。 保持清洁,平整。
西裤——
合体有型,裤脚达脚背,盖过鞋后沿,腰间以插 入一手为宜。
西侧袋为装饰袋,后袋为实用袋。 色泽、质地与上装一致为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