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图版课后练习第五十篇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图版课后练习第五十篇
A、抗战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答案】:
【解析】: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请回答:(1)材料中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指什么?(2)材料中的“三次巨大变化”的核心事件是什么?(3)材料中的三位伟大人物是指哪三位?(4)从20世纪以来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请回答:
歌词中“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分别歌颂的是哪两位领导人?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和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联?“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材料二中的这位“老人”?
这位“老人”曾说过“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证明,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今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①王文革②周援朝③张跃进④李开放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答案】:
【解析】:
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颁布《土地改革法》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B、1949年《中国人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答案】:
【解析】:
彭德怀在自述中写“西方侵略者几百年前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过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有力地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修通了哪三条连接西藏的公路?这些公路的修通有何作用?
20世纪60年代,西藏地区有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使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西藏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是什么历史事件?
为了促进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阶段党和政府出有什么历史意义?
""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党在农业上又有着怎样的举措?解决了什么实质问题?
""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我党又在农业政策上犯了怎样的错误?有何消极的影响?
""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出台,是源于什么地方的做法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
""
【答案】:
【解析】: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如图所示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是对一部新宪法的评论,这部新宪法是哪一年通过的?有何重大意义?
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答案】:
【解析】: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请回答:
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l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指出“皇帝倒了”的含义和影响。
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占人类总数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句话有何深刻寓意?
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下列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罗盛教②欧阳海③邱少云④黄继光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歌剧《白毛女》(下图)讲述了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后企图霸占其女儿喜儿。喜儿不堪凌辱,逃入深山,头发变成了白色的故事。我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制度的标志是( )
A、《共同纲领》制定、“一五”计划实施
B、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胜利
C、新中国成立、西藏和平解放
D、一届全国人大制定宪法、三大改造的完成
【答案】:
【解析】:
新中国刚成立之初,各种反动势力蠢蠢欲动,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了巩固人民政权,人民政府采取了( )措施。
①镇压反革命②土地改革③抗美援朝④解放台湾
【答案】:
【解析】: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第一届中央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施政方针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
【解析】:
刘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建国以来中共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答出两点即可)
今天,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台独”分子的分裂行为,我们应表明什么立场?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答案】:
【解析】: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
20世纪50年代初,我党在农业上执行的政策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答案】:
【解析】:
《暴风骤雨》中关于分马有这样一段描写:“……郭全海和老初带领积极分子们,忙于分牲口;……整个场子里,有二百七八十匹骡马,还有二三十头牛,外加五条小毛驴。牲口都标出等次,……他们计算好了,全屯没马的小户,都能摊上一个顶用的牲口。”这样的场面应发生于( )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54宪法”的诞生,见证了中国法制化进步的起步。“54宪法”所留给中国的是一种法治精神,在这里,新中国迈出了宪政法治的第一步。在“54宪法”通过七天之后,依据这部宪法的规定当选为第一任主席的毛泽东这样评价该法:“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0年前英国派出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注:这段文字创作于2010年)——《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不仅完全打断了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的正常进程,而且使得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遭到肆无忌惮地践踏,共和国宪法的权威彻底丧失。
──新浪网
材料四:它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深入总结了新中国以来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正确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统一,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图版课后练习第五十篇
如果你在网上或者生活中与尚不理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原因的人交流,你会挑选下列哪一最为恰当的表述向他说明( )
A、美国侵略了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
B、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出兵
C、台湾乘朝鲜战争的机会反攻大陆
D、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地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中新网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同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颁布的?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什么?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它所起的作用如何?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4宪法”性质如何?这部宪法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他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带来了怎样的负面影响?
【答案】:
【解析】:
祖国的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想,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
图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C、1962~197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说明“文革”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D、1970~1980年,粮食人均产量稳步提高,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
【解析】:
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中共哪次重要会议上作出的?概述对外开放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中“170年前”发生的这件事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至少答两点)从材料二中的两个条约中,你发现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有何变化?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标志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真正树立起尊严”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21世纪的中国应如何发展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尊严?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