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镇开展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活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景区党委、管委会关于开展“清洁家园”工程(龙区办字[2008]41、42、43号)文件精神,全面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进一步规范公民行为,革除陈规陋习,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将农村建设成一个干净整洁、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现结合龙虎山镇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立足现状、着眼长远、各方联动、全民参与、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农村垃圾治理为突破口,以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状为目标,以建立农村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核心,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整顿,使农村垃圾走向规范化处理的轨道,达到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公共秩序井然有序、文明素质全面提高的目标。
二、活动要求(一)、重点范围及主要内容开展清洁家园主要以“三线一点一河一户”为重点(“三线”即公路沿线、鹰厦铁路沿线、通村水泥路沿线;“一点”即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一河”即沪溪河沿岸村落;“一户”即全镇所有农户),突出屋场院落、“清洁家园”示范户,以点带面,辐射全镇各村、组、户。
实行逐步推进,分年实施,有序开展。
此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全面清理村、组、户公路沿线、河道两侧、村内公共场所及房前屋后的杂草、垃圾、房前屋后无“四乱”(乱堆放、乱扔倒、乱张挂、乱搭建),房屋地面保持整洁卫生。
二是房前屋后建有排水明沟或暗沟,村组公共排水沟畅通,并进行经常性清理。
村内的死水塘和污垢坑要清理整平,房前屋后和公共区域清理干净。
三是农具、柴草等物件无乱堆乱放。
拆除占用公共道路、场所的建筑物、堆放物。
对占道种植农作物的应退耕还路,有条件的农户要建柴草房和农具房。
四是基本消除影响村容村貌的坑式厕所,粪口要用预制板或木板加盖。
五是整理室内家具摆设,清洗叠放衣服被褥,扫擦灰尘污垢。
庭院内栽花种草,对庭院树木修剪整枝。
具体做到房前屋后地面干净,墙面整洁,厕所、栏圈改造,窗明几净,无乱搭乱建现象。
邻里团结,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二)、主要任务与目标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治理农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即2008年主要抓好镇试点村工作和本年度的6个新农村建设点的配套完善工作;2009年在全镇全面推开。
完成95%以上自然村的治理任务;2010年完成治理扫尾工作,在巩固已有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
具体达到五个没有:一是农民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二是农户庭院基本没有随地流淌的污水;三是村间、集镇基本没有散放的垃圾;四是江河、库(塘)水面基本没有漂浮的垃圾;五是村间道路基本没有裸露的塑料垃圾。
最终使农村垃圾实行集中、统一、规范和无害化处理。
(三)、实施原则按照“明确责任,各司其职”、“领导包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原则,实行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各方联动的工作责任制(具体职责详见附表)。
以自然村为单元,农民为主体,政府组织督导,村委会协调落实,村小组具体实施。
三、实施步骤(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31日—9月2日)。
1、召开镇、村、组三级干部动员大会,各村组也相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
搞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掀起“清洁家园”活动的高潮。
2、起草印发《致全镇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各中小学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清洁家园”专项行动的教育,要求中小学生对家长“言传身教”。
3、完善村规民约,利用今年村级换届选举机会,将“清洁家园”相关内容编入村规民约,进一步明确农户房前屋后的“三包”情况的奖罚事宜,引导村民形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实施阶段(9月1日—11月30日)具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洁家园“活动周”(9月1日—9月7日)1、由政府统一部署,村委会统一组织,村小组具体实施,按照包片包村包户的原则(按附表要求)。
镇包片干部、村干部到所挂村小组督促落实垃圾统一清扫工作,各村小组召开群众大会,对照清洁家园的要求和内容,明确农户的任务,对村内公共场所,采取组织村民统一清扫。
2、对清理出的垃圾集中堆放到四周无房屋、不引起污染的地方,晒干后进行焚烧,焚烧时各小组派人把关,注意防火安全。
对不能焚烧的垃圾由政府统一清运。
第二阶段:整体推进(9月8日—9月20日)1、在各公路沿线,继续由镇政府出资雇用8名卫生保洁员,具体分配为西源1名,龚店2名,豪岭1名,鱼塘2名,龙虎2名。
对以上8名保洁员,村委会要加强管理,力求做到各种接待不聘请临时保洁员。
2、根据村庄大小,由各村小组自已出资雇用1—2名保洁员,以维持本组的卫生环境,形成卫生清洁工程的长效措施。
3、垃圾池的新建。
由包片领导把握,适当在每个村小组新建1—2个垃圾池,由村小组出资,政府补贴100元/个。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9月21日—2009年12月底)1、各村以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按照相关要求,搞好涉及本村的整治行动。
将各镇村干部落实责任情况按照时间阶段安排到具体责任人,并限时限期完成工作任务。
2、各垃圾池的垃圾实行每月月未由政府统一运送处置,垃圾装运由所在村小组负责组织人员装运。
3、结全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有机垃圾,大力推进农村沼气。
教育引导农民,充分利用有机垃圾,变“废”为宝。
(四)、评比验收阶段(2010年上半年)镇组织专人逐村逐单位进行验收。
对不符合标准的村及个人予以通报,并限期进行整改。
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创建水平。
对在2008年、2009年及2010年度考核中获先进村、文明户予以表彰。
四、组织领导“清洁家园”工程是镇党委、政府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镇村卫生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活动。
为加强对此项活动的领导,镇党委、政府特成立龙虎山镇“清洁家园”工程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毛国寿任组长,常务副镇长吴志坚任常务副组长,镇党政班子其它成员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吴志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李芳为兼任副主任,各组室负责人、各村委会书记、镇直各单位第一负责人为成员。
五、工作要求1、提高认识。
“清洁家园”工程是一项事关龙虎山镇形象和发展的重大工作,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职责,是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使命,要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干群同力,形成强大的战斗合力,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2、做到“八个结合”。
即“清洁家园”工程要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同农村爱国卫生活动相结合,同联建共创相结合,同村镇建设改造相结合,同龙虎山镇开发建设相结合,同沼气开发利用相结合,同农家有机肥利用相结合,同人畜饮水工程相结合。
3、加大督查力度。
加强对各村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的督查,采取明查暗访、到点到户的方式,既督查最终成效,也督查实施过程,避免工作中出现忽冷忽热、突击应付等不良现象。
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
对连续两次被评为倒数第1的村实行黄牌警告,对年度未达标的(未完成任务)的村委会书记、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实行问责制,评先、提拔实行一票否决制。
每年实行一次考评,严格兑现奖惩。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
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
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
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
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
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
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
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
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
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
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
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
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
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
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
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
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
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
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
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