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0-04-15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人均GDP 从1978年的381元增加到2008年的22698元。
经济高增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及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还有众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没有解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社会发展成本越来越大,这要求我们要高度关注经济增长效率的问题。
本文对中国社会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能更进一步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相关理论储蓄率、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三个重要变量,它们的变化及均衡关系是一国国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直接决定因素。
经济学家们的长期研究表明:储蓄率、投资率与经济增长率三者之间是正相关的,例如,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与他们的高储蓄率有密切关系。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一些初始人均资本存量较低的经济欠发达国家,通过制定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将比初始人均资本存量较高的发达国家具有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经济落后的国家将逐步缩小同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标准索罗模型的转移动态过程中,一个初始资本存量较低的国家资本的边际产出较高,高储蓄率与资本的高边际产出率相结合将产生暂时性的高增长。
而在罗默(1986)等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由于资本积累的外部性、人力资本累积、干中学等原因,资本的边际收益不会递减,从而提高储蓄率会产生永久性的经济高增长。
罗斯托(1960)的“起飞”理论也认为,一国要想顺利实现经济“起飞”,投资率或储蓄率达到10%以上是先决的、基本的条件。
由于高储蓄率或投资率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故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和实行一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78~2008年间的数据分析叶祥松1,胡剑峰2(1.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广州510320)(2.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320)[摘要]储蓄率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影响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变量,大量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基于中国1978~2008年间的数据,采用Granger 因果检验来分析储蓄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是储蓄率的Granger 原因,但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因此,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当放在启动消费上,适度改善投资结构,加强对可贷资金的引导和规范,保证储蓄向投资转化渠道的畅通。
[关键词]储蓄率;经济增长率;Granger 因果关系[中图分类号]F0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616(2010)05-0061-04A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avings Rate and the Economic Growth———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among 1978-2008YearsYE Xiang-song HU Jian-fengAbstract:In the economic growth theories,savings rate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It is an important variable that affects the economic growth rate,which has been proved by a large number of empirical studies.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among 1978-2008years,this paper uses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avings rate and the economic growth.T 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savings growth,but the impact of savings rat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rate.T hus,China ’s macro-control policies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consumption,improving the investment structure moderately,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and regulations of loanable funds,and guaranteeing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channels of savings to investment is easy and smooth.Key words:savings rate;economic growth rate;granger causality61··创新·2010年第5期些旨在提高本国储蓄率的经济政策,借此来努力提高实际经济增长率。
这些经济政策基本的作用机制是:较高的储蓄率会增加可信贷资金总量,进而导致投资增加,较高的投资率再通过投资乘数作用,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效果。
如果这些经济政策能够有效地实行并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将表明现实经济中存在从储蓄率、投资率到经济增长率的因果影响关系,说明储蓄率、投资率能够正向影响到经济增长率。
实际收入增长率对于储蓄率的反向影响关系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从增长到储蓄的作用机制一般反映在高增长提高了处于储蓄状态个体的积累能力,从而更多地储蓄,如果储蓄能够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则有利于资本积累。
而从增长到投资的作用机制则一般通过经济产出对投资的加速效应来实现。
对于在现实经济中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在实证分析中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Kaldor (1956)很早就研究了不同的储蓄行为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许多后续的研究也证实了它们的相关性;J appelli 和Pagano(1994)运用横截面数据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发现高储蓄率导致高增长率;Krieckhaus(2002)对32个国家的一项研究发现高储蓄率导致了高投资率因而导致经济高增长;而M odigliani和Cao(2004)、Caroll、Overland和W eil(2000)等则从实证角度得出了高增长导致高储蓄的结论。
在国内,刘金全、郭整风(2002)、胡雅琴(2006)和汪伟(2008)基于中国的数据运用VAR模型研究储蓄率、投资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率分别是投资率和储蓄率的Granger原因,但反向关系不成立;李扬、殷剑峰(2007)的研究也证实了经济增长对储蓄率的传导路径。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其国民储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这无疑对经济高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2006年以来中国的储蓄率已连续三年超过50%(2006~2008年分别为50.1%、51%和51.4%),从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随着一国工业化的推进,储蓄率与投资率将逐步下降,因此中国维持这么高的储蓄率并不现实。
另外,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单纯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成分已经显著降低,并且由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也显著减弱,因此启动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将是中国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
本文基于中国1978~2008年间的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储蓄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是储蓄率的Granger原因,但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
最后,本文进行总结,并得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二、理论框架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其中Y代表实际实现的经济总产出,A代表全要素生产率,K代表实际投入的资本,L代表实际投入的劳动力数量,β1和β2则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在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代表一个国家人们平均收入水平的增加。
虽然从总量来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名列世界前茅,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较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但同时人口也在快速增长,而且两者增长的速度并不一样,对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能体现其经济增长的实际水平。
所以本文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y)代表经济增长。
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储蓄,储蓄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本存量的大小,初始资本存量低的经济体亦可以通过创造高储蓄率来快速增大资本存量,故本文用储蓄率(s)来代表资本,并假定储蓄可以全部转化为投资。
由于在经济中投入的劳动力的数据比较难以得到,故本文用人口自然增长率(p)来近似替代劳动力增长率。
另外,本文假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不变。
对(1)式两边取对数,并引入时间项,整理之后的基本模型为其中c为常数项。
关于储蓄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数据都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或经过对其计算、整理而得。
三、实证检验(一)数据描述图1给出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储蓄增加值的时间路径,图2给出了储蓄率和名义GDP增长率的变化路径。
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出增长率和储蓄率Y=AKβ1Lβ2(1)y t=c+β1s t+β2p t(2)62··图1名义GDP和储蓄增量的时间路径图2名义GDP增长率和储蓄率的时间路径(二)协整检验在进行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之前,我们需要注意避免出现非平稳过程之间相关的伪回归问题,为此,需要首先确定和序列的单整阶数。
运用Eviews5软件很方便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和序列都是一阶单整过程,初步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伪回归可能。
由于和序列单整的阶相同,都是一阶单整,故可对它们进行协整检验,以判断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用最小二乘法建立y 关于s 的协整回归方程,得到:y t =-0.670+0.216s t +0.080p tt=(-0.075)(1.278)(0.332)R 2=0.104DW=1.054再判断回归的残差是否平稳,结果显示,残差的T 统计量为-4.30,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2.65,意味着两变量是协整的,故可以认为y t 和s t 序列是平稳的,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储蓄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可以对其进行Granger 因果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