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和效果。
方法:对30例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患者,重点给予心理护理和病情观察。
结果:30例患者中,除2例改行手术治疗外,其余28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出院。
结论:良好的护理是保证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不仅可以提高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心理护理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习称“宫外孕”,发病率约1%,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异位妊娠95%左右[1],异位妊娠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尚年轻,有生育要求,为了保护输卵管的功能,保留生育能力,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
笔者所在科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了30例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患者,均采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联和中药治疗的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在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护理工作是保证非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现将笔者所在科针对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的护理工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了65例异位妊娠患者,其中35例行手术治疗,30例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年龄19~46岁,平均(24.1±3.2)岁,孕次(2.6±1.5)次,无子女者22例,有停经史26例,阴道出血者19例,腹痛者29例,阴道b超检查腹部包块为0~4 cm,血β-hcg为48~2200 u/l。
1.2 方法1.2.1 期待疗法期待疗法适用于以下患者:(1)疼痛微、出血少;(2)随诊可靠;(3)无输卵管妊娠破裂证据;(4)血β-hcg4.0×109/l,血红蛋白>110 g/l,血小板>100×109/l。
1.2.2.2 药物治疗方法 (1)米非司酮: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孕酮的作用从而杀死胚胎。
常用米非司酮25 mg口服,1次/12 h,血β-hcg下降>15%时,停药观察,总量<600 mg。
(2)甲氨蝶呤(mtx):mtx为抗代谢类药,一般采用全身用药。
用法为0.4 mg/kg静脉滴注或臀部肌肉注射,1次/d,5 d为一疗程。
疗程结束后4~7 d,血β-hcg下降<15%时,应重复剂量治疗,行第二疗程,然后每周重复测血β-hcg水平,直至β-hcg降至5 u/l,一般需3~4周。
1.2.2.3 中药治疗在化学药物显效后,可行联合中药治疗,以活血化瘀、消症为治则。
主要成分为赤芍、丹参、桃仁、蜈蚣、天花粉等。
1.3 治愈标准腹痛减轻或消失,b超检查提示腹部包块缩小,血β-hcg下降至小于100 u/l。
2 结果30例行非手术治疗患者中,治疗成功率93.3%(28/30),其中1例为行期待疗法治愈,27例为药物治疗成功。
30例中2例改行手术治疗,占6.7%。
3 护理3.1 心理护理3.1.1 协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探陪制度,针对患者患病后的不安、焦虑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尊重患者,主动关心、体贴患者,消除其不安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
3.1.2 针对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心理护理:患病初期当被确诊为异位妊娠时患者的沮丧心理,护理人员应告知,受孕而发生异位妊娠的几率以及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使其心态平稳,接受现实,配合治疗。
3.1.3 当患者接受异位妊娠的现实后,顾虑、担心预后并寻求帮助,护理人员针对患者这时的心理变化特点,应向其详细讲解异位妊娠知识及治疗方案,重点说明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及其在保留生育功能方面的优势。
取得患者对治疗的认可,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的心路历程,使其顺利地完成治疗过程。
3.1.4 不同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特点:未婚和已婚者发生异位妊娠的不同的心理差别。
当未婚者得不到家人的支持时会出现愤怒或报复心理,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活动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说明这种治疗方法的伤害小,成功率高,取得其信任,使其能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当已婚多年不孕的患者出现异位妊娠时,常伴有高度的悲伤、沮丧、内疚等情绪,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的根源,说明非手术治疗后,还可正常怀孕,使其能客观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
3.1.5 患者接受治疗方案后,会对使用mtx治疗产生思想顾虑,有些人难以接受化疗药物。
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表示理解患者的顾虑,同时,介绍药物治疗的作用、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可以采取的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使其获得参与治疗的安全感,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3.2 休息与活动非手术治疗期间以卧床休息为主,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所需。
避免有可能引起腹压增加的动作,如腹部按压、腹部热敷以及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告之变换体位时,动作宜慢,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异位妊娠破裂的机会。
3.3 用药指导3.3.1 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阻断孕酮作用而杀死胚胎。
常规米非司酮25 mg,口服,1次/12 h,服药前后2 h禁止饮水。
3.3.2 mtx为抗代谢化疗药,能抑制二氢乙酸还原酶的作用,从而达到杀死胚胎作用。
常用mtx 0.4 mg/(kg·d),臀部肌肉注射,采取深部肌肉注射。
mtx治疗前,告知患者该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要求患者治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达2000 ml,以加速药物排泄。
治疗期间忌服叶酸制剂,禁食用富含叶酸食物以避免降低药物的疗效。
3.4 病情观察3.4.1 病史采集:包括有无停经史及停经时间,有无腹痛及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有无突然腹痛加剧以及剧痛发作,发作的伴随症状,有无阴道流血及流血的量、持续时间、是否伴有晕厥或休克等。
3.4.2 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的观察:注意患者心情、表情、皮肤颜色、皮肤温度的变化,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
3.4.3 症状及体征的观察3.4.3.1 腹痛的观察:需观察有无腹痛以及腹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性质及伴随症状。
如患者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或原有腹痛加剧,随后出现全腹痛,可伴压痛、反跳痛及肛门坠胀感,此常为异位妊娠破裂或输卵管妊娠流产。
剧烈腹痛者可出现疼痛性晕厥或休克,急性大量出血者可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
非手术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腹痛情况,药物治疗后,患者常出现腹痛或原有腹痛加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腹钝痛、坠痛、绞痛或针刺样疼痛,此为胚胎组织变性坏死、出血,刺激腹膜而致反应性腹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肛门或阴部下坠感,以上情况多不严重,可在数小时内缓解,间歇后可再次发作,多以用药后一周为重。
随着治疗效果显效,腹痛会减轻或消失。
3.4.3.2 腹部包块的观察:阴道b超检查可提示有无腹部包块及腹部包块的大小。
用药后第一周末出现原有包块增大或无包块者出现包块,此时应联合生命体征、腹痛、血β-hcg水平,判断此时包块增大是为妊娠包块长大还是药物治疗后的反应性包块增大,如为前者,应报告医生,如为后者,则用药第3周末开始包块逐渐缩小直至消散。
3.4.3.3 血β-hcg监测:用药后3 d,测血β-hcg一次,此时,血β-hcg会出现上升,造成反跳现象,此现象为滋养细胞破坏使血β-hcg上升。
mtx第一疗程结束后1~2 d测血β-hcg,大部分患者血β-hcg会下降,少部分患者仍会反应性增高,此时结合临床生命体征、腹痛、腹部包块情况判断是否是胚胎继续生长,抑或为治疗后反应性血β-hcg升高。
用药2周末,治理显效,血β-hcg会下降明显。
3.5 药物副作用、不良反应的护理3.5.1 米非司酮不良反应服药后患者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护理人员注意观察出血量及阴道排出物。
出血量大时协助医生处理。
部分患者出现皮疹,注意观察,避免抓挠皮肤。
过敏症状严重者,应通知医生,协助处理。
患者可有轻度恶心、呕吐、眩晕、乏力、下腹痛,注意观察,症状较轻时不必处理,症状严重时给予对症处理[3]。
3.5.2 mtx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mtx属于抗代谢类化疗药,治疗期间可出现许多副作用。
(1)胃肠道反应:mtx易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嘱患者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食物的色、香、味,以刺激患者的食欲,必要时口服维生素或使用胃复安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2)脱发:告知患者,停药后该副作用会停止。
(3)口腔炎:嘱患者使用软毛牙刷刷牙、保持口腔的清洁,必要时,行口腔护理。
(4)骨髓抑制:mtx可致患者白细胞下降,要密切观察患者血常规情况。
对于白细胞过低患者,要遵医嘱实用升白细胞药物,并需做好保护性隔离,限制探陪。
(5)肝肾功能损害:治疗前、治疗过程中、治疗后均需检查肝肾功能,如有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现象,应遵医嘱停药或减少药物用量。
3.6 饮食护理治疗期间给患者进清淡、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鱼、肉、豆类、黑木耳、绿叶蔬菜等,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增加,增强患者抵抗力,增加粗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出现便秘引起腹压增加。
保证每日足够的饮水量,达到每日2000 ml,以促进mtx的排泄。
mtx为叶酸抑制剂,治疗期间忌服叶酸制剂,忌服富含叶酸的食物,以防降低mtx的药效。
当使用mtx治疗出现胃肠道不适,患者食欲下降,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食物的色、香、味,以刺激患者的食欲。
3.7 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出院后仍需限制活动,每周来医院复查血β-hcg,直到降至正常。
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治愈1个月后可以恢复性生活,但要避孕,防止意外怀孕。
应该严格避孕半年到一年,怀孕后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正常怀孕,方可继续怀孕。
精心、科学的护理,不仅提高了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满足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者的生育要求,而且还可使异位妊娠破裂者及时得到效救治,保证了患者安全及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1] 乐杰.妇产科护理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05.[2] 冯炜炜,敷武融,李勤.近10年异位妊娠诊断与治疗变化[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 :408-409.[3] 何雅楠,王珉.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 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