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市**路小学
20**-03-03
防踩踏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增强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

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防踩踏紧急疏散安全演练活动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二、演练时间:03月03日下午第二节课,具体听校园广播或紧急警报声。

三、演练年级:1—6年级全体师生
四、演练集中地点:大操场
五、演练内容:防踩踏紧急疏散
六、组织机构:
总指挥:程水平
现场指挥:闫花粉
疏散指挥:郭念央
教学楼楼道组织疏散:
北教学楼东一楼梯:王威
北教学楼西一楼梯:杨宇飞
北教学楼东二楼梯:王莹会
北教学楼西二楼梯:王东晓
南教学楼东一楼梯:刘晓红
南教学楼西一楼梯:宋建霞
南教学楼二楼楼梯:王俊娜
南教学楼三楼楼梯:李巧歌
前操场、体育设施:刘朝军
男生洗手间门口:李松林
女生洗手间门口:郭莺歌
场地安排:郭念央
广播系统:郭念央
警报声:郭念央
计时与统计:郭念央
摄影与新闻:闫花粉
校医:杨云娥
疏散具体负责人:当时上课的科任老师或班主任
七、实施办法:
1、前期准备:
(1)制定演练方案。

(2)组织召开演练部署会议,部署演练事宜。

时间:周一例会召开。

年级组长及班主任或科任老师人手一份演练方案,全面了解有关事项和疏散路线。

(3)组织安全培训,使师生掌握防震、防火、灭火、紧急疏散等常识。

(4)教学楼疏散顺序与路线:
南教学楼东西两边的一班、四班先疏散,二班、三班等一班、四班疏散完紧跟着疏散;一班、二班从一楼东楼梯下,三班、四班从一楼西楼梯下进入大操场。

北教学楼东西两边的班级先疏散,中间的班级等两边哪个班疏散完紧跟着那个班的方向楼梯疏散。

进入大操场。

(5)科任老师或班主任训练学生快速定位,熟悉紧急疏散路线,
做到快而不乱、有序安全撤离。

路队要求:各班在定位及疏散时分成一路纵队,在楼前定位时,队伍偏向南。

2、全面检查:
(1)由总务处和政教处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各种报警控制系统、消防器材及疏散通道等进行现场勘查。

(2)各年级负责人对各班的准备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3、组织演练:
(1)校园广播或紧急警报声发出紧急疏散命令:相关人员必须迅速到位。

(2)总指挥现场指挥疏散。

(3)现场指挥疏散。

(4)组织紧急有序的疏散。

(5)7号教学楼楼道组织疏散人员。

(6)年级组长现场指挥,班主任检查并清点学生人数后,向年级组长汇报,年级组长向总指挥报告。

(7)心理疏导:(下午第二节课)没有课的(体育、心理、音乐、美术)老师,及时配合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排队,同时协助班主任稳定学生情绪。

(8)伤病员救护
总务处:冉文君杨云娥
注:救护组所有成员对有伤病的师生进行紧急施救。

(9)校医对有伤病的师生进行第一时间救护。

(10)报告程序:
①教学楼楼道组织疏散(组员→向组长报告南、北教学楼楼道及学生疏散的情况;组长→向现场指挥报告情况);
②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向现场指挥报告本班情况;
③伤病员救护组长→向现场指挥报告救护情况及处理情况;
④计时员与统计员→向现场指挥报告本次疏散时间与人员统
计情况等;
⑤现场指挥→向总指挥报告(楼道及各班级情况、救护情况及处理情况、本次疏散时间与人员统计情况、本次安全演练用时情况等)。

(11)总指挥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与点评。

八、注意事项:
1、教师要求:
听到校园广播或紧急哨声,正在上课的老师在班主任未到达之前为第一责任人,要迅速组织学生定位,打开前后通道(教室门),快速离开教室,在楼前集中。

各班一般情况下由前门通道疏散,成上操队形站立(一路纵队)。

此时,班主任在没课或能够交接班的情况下应迅速赶往自己的班级组织疏散(每班尽量保证2位老师,年级组长要快速协调指挥),然后两位老师一前一后带领学生按照原定路线紧急疏散。

班级里只有一位老师,则在学生全部定位好后,站在学生前面,带领学生疏散,以起到控制班级队伍速度,有序安全撤离的作用。

楼道负责人要关注好学生的快速定位情况、学生撤离后教室内是否有遗漏学生,以及师生疏散集中后的人数清点。

所有教师要控制好学生疏散速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撤离。

2、疏散要求:
(1)关于动作: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出现推搡、碰撞等现象,尤其要绝对控制速度,不得推搡。

(2)关于速度:在教学楼前以快走为主,出了教学楼区域可以慢跑前进。

前提是道路畅通的情况下,但必须确保安全。

(3)关于礼让:原则①先到先走;②在楼前疏散队伍相遇时,东面班级队伍偏向南向西直接进入操场。

九、工作要求:
1、班主任加强宣传、引导、防止在演练中出现惊惶失措的现象,避免给学生造成人身和精神伤害。

2、具体负责人工作要准备充分,在演练前各项准备工作准确到位,所有参与人员思想集中、任务明确。

3、所有参与人员必须服从指挥、严禁擅自行动。

4、楼道负责人员:一定要控制师生疏散速度,维持撤离队伍通过秩序。

注:在师生撤离后,对自己所负责的班级进行巡视后(确保教室无一人后),并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地点:操场)。

5、学生疏散完成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一前一后站位。

及时稳定学生情绪,处理突发事件等。

附1:防踩踏安全知识
可能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1、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

2、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3、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

4、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5、因特殊原因,如下大暴雨、沙尘暴等,学生不走出教学楼,逆向回流。

预防踩踏发生
1、要时刻保持冷静,提高警惕,尽量不要受周围环境影响。

2、要事前熟悉所管辖范围内所有的安全出口,同时要保障安全出口处的畅通无阻。

3、当身不由己混入混乱人群中时,一定要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

4、值班教师有权利和义务组织安排在场人员有序疏散。

5、值班教师在指挥过程中,应尽量及时联系外援求助。

学生安全
在校学生,面对踩踏事故时候应该做到以下10点: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
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头、颈、胸、腹部)。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附2:应急疏散小知识:应急疏散四字歌
听到警报,听从指挥
不慌不忙,快速定位
分成两路,站立两边
中间留出,应急通道
老师领头,控制速度
注意避让,有序撤离
掩好口鼻,弯腰前行不推不吵,安全有序注意脚下,小心谨慎学会技能,保护生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