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学习目标】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区别开世袭制与禅让制。
2、通过分析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3、对比夏商周的兴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夏朝的兴衰;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认识到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1、阅读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者大事
夏
商
西周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3、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4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思考下面问题
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什么是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团队合作探究:
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三、拓展延伸:
我们常说“学史明智”、“以史为鉴”,那么我们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得到什么启示?
四、达标检测:
1、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是()
A、出现了阶级剥削和压迫
B、生产力不断提高
C、出现了私有
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有人因触犯法律而被投入监狱受到惩罚,请你推断他不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一时期()
A、黄帝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3、“执政为民”这种思想,早在几千年前的奴隶社会时期就有所体现。
夏、商、周时期,要求大臣勤于政事,“有功于民”的国王是()
A、启
B、汤
C、武王
D、盘庚
4、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这反映的是西周的()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君主制
5、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打击商朝的残余势力
B、发展社会经济
C、保卫镐京的安全
D、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6、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诸侯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奴隶和国人的暴动
D、少数民族的入侵
7、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C、实行分封制
D、残酷压迫奴隶和平民
8、下列文学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的()
A、《三国演义》
B、《封神演义》
C、《隋唐演义》
D、《西游记》
9、我国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10、阅读下列材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天之下,莫非王臣 -------《诗经》
请回答:①这句话大体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③写出几个你知道的反映这种现象的朝代。
【学后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