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贸企业增值税申报流程PPT31页
外贸企业增值税申报流程PPT31页
三、不同退免税状况的税务处理
不同的退免税状况既影响着对具体增值税政策的适 用,也影响着申报的具体操作。 对第1、2种状况,其进项增值税发票仅是作为退税 凭证,不得作为抵扣凭证。 对第3种状况,与内销处理一致,销项征税,因此其 进项增值税发票允许参与抵扣。 对第4种状况,在具体出现时补提销项税额,同时原 先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通过办理《外贸企业出口视 同内销征税货物进项税额抵扣证明》参与抵扣。
2、附表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 这张表的填制相对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 在于免税出口销售、零退税率出口销售和出口视同 内销的不同操作。 1)免税出口销售通过第16栏核算。 2)零退税率出口销售因为须计算销项税额,因此按 适用税率的不同通过第3栏核算。 3)出口视同内销的销售由于在前期已通过第16栏
3)第18栏“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 额”
这一栏就是对前面第14栏的补充,但是该栏仅适用 于生产企业,外贸企业无须填写。
4)第23栏“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 这一栏数据与本期未申报抵扣” 这一栏是用于核算本期已通过认证,但按照税法规 定暂不予抵扣或不允许抵扣,从而未申报抵扣的专 用发票数据。这一部分专用发票数据就包括外贸出 口企业用于出口而采购货物的专用发票、辅导期一 般纳税人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专用发 票等。
进 行过了核算,因此在出现该种情况的时候,同时做 如下操作:第16栏减少相应的销售额;同时在第4
栏 (未开具发票)填写相应的销售额。
外贸企业增值税申报流程简介
一、概述
这里所称的外贸公司特指专门从事跨境国际贸易 的专业型外贸企业,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适用
“免、 退”税处理方法,除国家另有政策规定以外,对
其 出口货物已征或应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均予以退 还或免征。
二、企业销售情况概况
外贸企业的销售以跨境国际贸易为主,可以按其出 口货物的退免税状况不同分为四种情况: 1、出口免税并按规定享受退税; 2、出口免税但无退税; 3、零退税率; 4、出口视同内销。
发票数据进行单张录入,每一批次最多可录入6张, 录入完毕提交后可继续录入下一批次,直至全部录 入完成,提交完毕。
如果实际用于不抵扣的发票较少,也可以直接在 “不
抵扣发票”模块中进行录入,从而完成转不抵扣的 操
作。
步骤二:完成抵扣联明细和存根联明细,即附表三 和附表四
1)再次进入附表三(抵扣联明细),进行提交。 2)进入附表四(存根联明细),导入取自开票系统 的数据,提交即可。 至此,步骤二也全部完成。 注意:“不抵扣发票”和“转抵扣发票”模块不会
的 现象。
正确的操作应为:1)在附表三(抵扣联明细)中导 入当期全部认证通过的进项发票数据,此时不用
“提 交”; 如果进行了提交,那么继续往下操作时会出现以下 提示,只要把已提交的附表三作废,重新开始即 可;
2)进入“不抵扣发票”模块,把当期全部抵扣数据 转
为不抵扣,然后提交;
3)进入“转抵扣发票”模块,把当期实际用于抵扣 的
项 转出,只输入一个总金额,使该部分进项税额不参 与抵扣,但实际上,这一做法是错误的,不符合税 法规定和申报表的填制要求。
第一、“免税货物用”这一栏不得包括免抵退办法 出
口货物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第二、如此操作后,在附表三(抵扣联明细)中, 单张发票的抵扣信息仍然显示为“抵”,意为参与
抵 扣,从而无法与附表二的数据相一致。 这样一来,就导致同一份专用发票既出现在抵扣数 据中,又出现在退税数据中,产生了“一票两用”
步骤一:已认证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的处理 按照目前的政策规定,企业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必须进行扫描认证,但在增值税申报时,附表三 (抵扣联明细)是自动将认证系统中本月实际认证 通过的全部发票数据进行了导入,且默认为全部参 与当期抵扣,但是对于外贸公司而言,绝大部分甚 至全部的购进商品均是用于出口,因此其进项税额 按税法规定不允许进行抵扣。 很多外贸企业在以往的申报过程中,往往是通过附 表二(进项税额明细)第14栏“免税货物用”作进
四、申报步骤
总体来说,增值税的申报是一个逐步由明细向汇总 过渡的流程,类似于财务处理中的 明细帐 总帐 报表这样一个流程。 步骤一:已认证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的处理; 步骤二:完成抵扣联明细和存根联明细,即附表三 和附表四; 步骤三:完成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和本期进项税额明 细,即附表一和附表二,以及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 扣情况表和抵扣明细表; 步骤四:完成申报主表和相关财务报表; 步骤五:完成全申报及扣款(如有税款)。
6)第25栏“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 这一栏用于核算截止到税款所属时间内的全部数 据。
7)第26栏“其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 这一栏是作为第25栏的一个子项,用来核算按照税 法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其中就包括了外 贸出口企业用于出口而采购货物的专用发票。
附表二的整个第三部分----待抵扣进项税额,其实 包含了两大部分:一是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另 一是按照税法规定允许抵扣,但目前尚未完全符合 条件,因此暂时还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如处于辅 导期的一般纳税人,虽已认证相符但尚未收到稽核 比对结果的专用发票)。
1)第11栏“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 这一栏是必须在取得《外贸企业出口视同内销征税 货物进项税额抵扣证明》的前提下,方能填列,否 则是不允许产生数据的。
2)第14栏“免税货物用” 这一栏是用于核算由于销售免税货物或者劳务,因 此不得进行抵扣的进项税额,但是不包括免抵退办 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出现提 交标志,而附表三和附表四在正常提交后会出现。 正常情况下,在附表三(抵扣明细联)中的最后一 列“备注”会出现“抵”和“不抵”的表示。
步骤三:完成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和本期进项税额明 细,即附表一和附表二,以及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 扣情况表和抵扣明细表
1、附表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 这一张表主要是用来归集附表三(抵扣联明细)的 数据,比较容易混淆的有以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