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设计
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萧雨萱
(学生课前上白板)
一、导入
同学们,台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样事物,父亲也是我们并不陌生的一个称呼。
今天,我们就来接触一位生活中平凡的父亲,看看这一位父亲和台阶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板书:《台阶》李森祥)
二、整体感知
师:“今天我们继续用小组导学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现在我们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派代表来给我们讲解重点的字词,从音形义三个方面。
”
1.第一组上台圈画重点字词、注音、解释(音形义)
师:“好,接着我们请负责问题的小组来提出看完文章后感兴趣的问题。
”
2.第九组收集将问题归纳好,提出来。
(1.为什么这样心心念念一辈子的台阶造好了,会觉得不自在?(落实在第六题造完台阶后的细节解读)
2.文章中的台阶到底有着多少层的含义?落实在最后写作实践台阶到底意味着什么)
师:“好,同学们听清楚了吗?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是······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读这篇文章,看看当我们课上完的时候能不能迎刃而解。
”
“现在我们请第二组的同学来给我们讲一讲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他们又可以将文章划分成几个部分?”
2.第二组标段、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每个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
师:“非常好,讲述了父亲花费了一辈子的时间去建造一个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
接下去请第三小组给我们讲题目、首尾段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我帮你们把这些都打出来了。
”
4.第三组题目、首尾段的作用
题目:台阶(全文核心意象、全文的线索和脉络、)
首段:“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引人思考,发端。
)
尾段:“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似问非问,心情复杂,引人唏嘘)
师:“接着我们有请第四小组来给我们介绍作者和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概括内容主题思想,介绍作者,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师:“好,现在我们请负责语言赏析的小组,找一找这篇文章中有修辞、描写或者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这些语句。
”
第五组圈画出文中修辞、描写、含义深刻的语句并赏析(每一类2-3句)
师:“读到这里,我们都可以感觉的这个台阶绝非是我们生活中普通的台阶,它在这里直接意味着什么?(地位)。
那么为了这样重要的台阶,父亲到底付出了什么呢?请第六组根据相关的细节,用一句话将台阶和父亲给串联起来。
”
6、第六组找出相关细节依据,用这样的句式:从_____我能读到,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_________。
(明确:找到文章描写细节,为了这个象征着物质和精神双重追求的台阶,父亲付出了健康、时间、年华、)
师:“这样意义重大的、饱含父亲心血的台阶造完之后,父亲怎么样了呢?(找出细节26-28段)”
(父亲表现出了“不自在”)
师:“诶,我们想当我们完成了我们一个长期的目标的时候,比如说同学们在期中考试的时候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名次,大家会有怎么样的心理呢?你会感觉不自在吗?那么这里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刚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父亲在达成了自己想要的目标的时候,反而会觉得不自在呢?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提示:两种台阶一个父亲”——小组讨论
1.渴望“尊重”的追求并没有真正的实现;
2.使我们和过去的日子有些疏远,
邻里间有了距离。
3.与“乡里之间”不再无拘无束,坦诚融洽,打招呼不自在;4.闲下来,生活没有了动力,父亲也劳累,没有了劳动无所适从。
)师:“那么读到这里,父亲这个形象从模糊在我们眼前渐渐清晰了起来,现在我们请第七小组的同学来给我们概括一下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七组: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结合文本全面分析。
他是一个
_______。
)
(1.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2、老实厚道的农民,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传统农民的谦卑。
3、劳动是他的生命,意味着收获和生命价值4、觉醒的农民,追求不止物质上的温饱,在精神上,要求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5、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艰苦创业。
6、缺少与这个世界的交流,觉得自己台阶低,自我鞭策默默承担,新台阶落成之际感到骄傲又羞于张扬。
)
师:“现在我们来读一读这个简短的只有8个字的结尾。
(全班齐读)首先这个怎么了呢?父亲到底怎么了?(请同学读最后三段)——灰白而失去了生机父亲现在到底是怎么样的状态?——身体衰老,精神失落。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和存在的理由,是他有能力去创造生活。
现在年老体衰完成台阶的父亲,既丧失了创造生活的能力,也失去了追寻梦想的动力,所以就连他的白发,也失去了生机。
那么关于这个结尾,有人曾说可以删去,关于这个结尾,作者李森祥是这样评论的。
ppt展示:2004年李森祥给尤志心的复信:
(关于小说的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做悲剧来处理。
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
但是,即使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最终的命运会不会有所改变呢?我个人仍然认为不能!这就牵涉到另外一个层面,如人生的两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顽疾……当然还包括生命的终极目的等。
)
那么第八组来给我们讲讲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八个字的。
8、本文结尾是“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按你的理解应该怎么读?这8个字的结尾有必要保留吗?这句话用了一个逗号,一个句号,如果让你来点,你怎么点?为什么?
(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去用台阶证明自己的地位是否有意义?
引发读者对物质理想和精神追求错位现象以及人生使命的各种思考。
物质生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追求物质理想是人类生存动力的一部分,物质生活的改善
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但并不等同于精神生活质量的同步提升。
怎样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事,实现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生命的交接中,我们最应当继承什么,又应当为后代创造什么?这些问题,没有终极答案,在时代演进和生命交替之中,人类一直在求索。
)更多的并不是追问,而更多的是思考。
师:“最后我们用写话的方式来解决课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在这篇文章中的台阶到底有着几层含义,由现实到象征,你都可以写一写”
请以“台阶是的--”写三句话。
台阶是的理想,台阶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台阶是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台阶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1、简单的青石板、高高的水泥台;2、父亲一生的轨迹、精神追求的物质载体;3、是中国农民卑微惯了的生存现状的现实反映)
师:“《台阶》不仅仅让我们读完了这样故事,我希望在今天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可以引发同学们一些对于生命、价值和社会的思考。
谢谢大家!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