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营销策划论文
一、基于波特模型的电视节目营销环境分析
1.消费者议价能力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是影响企业盈利的一个主要因素,它往往体现在压低价格或者要求更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针对电视节目来说,其主要消费者分为两种:一种是电视观众,另一种是赞助商。
电视观众通过购买固定设备及数字信号变相消费,赞助商则是通过对节目中广告权的购买来消费。
对电视观众来说,固定设备与数字信号的投资基本是固定的,并不会因为多一套节目而多支出费用。
但赞助商的投资变化相对较大,不同的节目由于收视率的不同,其赞助商的花费也不尽相同。
《爸爸去哪儿》推出伊始,由于其收视率并不确定,赞助商甚至临时逃脱,导致第一期节目只有999感冒灵冠名。
然而第一期节目播出后,收视一片大好,引来了思念灌汤水饺、青蛙王子、去渍霸、英菲尼迪等不少企业的投资。
随着这档节目的完美逆袭,节目的独家冠名费由第一季的2800万直接狂飙升至3.12亿,这对节目的收益来说,可谓是又创新高。
2.替代品的威胁两个企业即使不属于同一行业,但其所生产的产品也有可能互为替代品,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也会影响行业内部的企业盈利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尤其是计算机与互联网的盛行,使得电视节目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极大挑战。
从节目本身来说,每档节目推出后,几乎都有相应的网络视频更新,这使得人们不再需要按照电视台的播放时间进行观看,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因此,只有通过更好的营销
体系,吸引更多观众,才能确保收视率的稳定。
就娱乐方式而言,相比守在电视机前,年轻人更倾向于网络世界。
再加上近几年“健康娱乐”的观念深入人心,许多人开始选择户外锻炼来娱乐身心,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电视节目的市场需求。
3.卖方议价能力卖方的议价能力通过影响企业成本而对企业盈利产生影响。
在供求关系中,卖方可以降低单位价值质量或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从而影响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而卖方的议价能力又取决于其持有的要素是否在企业生产中占决定性地位,占的比例越大,具有的议价能力越高。
电视节目的卖方市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版权的购买等潜在市场,一部分是制作、拍摄等所需物资和条件的显在市场。
显在市场的议价幅度较小,而且易于控制。
潜在市场的议价能力很强,同时也对电视节目起关键作用。
《爸爸去哪儿》购买了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的节目版权。
每期节目有40个机位,工作人员要100多人,素材有1000个小时。
其中的潜在与显在市场的议价能力,都会对节目的盈利程度产生影响。
二、电视节目营销策划的探索
电视节目做得成功与否,不仅是由其实际内容决定的,还需要精心策划品牌营销,从而提升电视节目的影响力。
《爸爸去哪儿》可以算得上2013年第四季度娱乐节目中的最大获利者,在取得收视新高的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盈利,这与其成功的营销手段是分不开的,下面对其营销思路进行分析,以借鉴成功之处。
1.网络时代AISAS营销模式的成功运用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多为AIDMA,即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行为)。
进入网络时代后,新的侧重于网络的营销模式逐渐取代了原有模式。
AISAS营销模式强调网络时代互联网宣传的重要性。
《爸爸去哪儿》正是成功运用了这种新型营销模式。
《爸爸去哪儿》正式登陆湖南卫视之前,由于收视率未知,除了在湖南卫视有部分宣传外,并未展开大肆宣传,更多的是通过其官方微博进行宣传。
节目开播当天的新浪百度搜索量还只有7万,新浪微博的热议度在18万,隔天百度搜索就飙升到了62万,新浪热议度也创了新高。
随着节目的播出,各个嘉宾的粉丝量持续走高,关于节目的微博转播量巨大,无疑是对节目的最好宣传。
在第一季节目完美收官以后,《爸爸去哪儿》团队依然没有放松网络宣传。
从第二季的播出时间、节目形式到邀请嘉宾均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每一次新消息的发布,点击量和热议程度都会掀起波澜。
在第二季的播出过程中,节目组又利用剪辑预告片为观众留下悬念,进一步引发了微博等交流平台中粉丝对节目的大讨论。
这种大面积的信息交流与传播,就是电视节目营销的最好手段。
2.与相似品牌的成功携手电视节目的成功与赞助商的口碑往往是密不可分的。
选择与节目契合的冠名商与赞助商,对于一档电视节目来说极其重要。
尽管节目开播之前出现了赞助商临时撤资的插曲,却也给了节目组与合作商再次互选的机会。
“没有妈妈的关心,999感冒灵帮你贴心守护”,是节目的冠名商针对该节目作出的广告语,
与亲子真人秀的节目性质完全贴合。
节目的大热,也为该冠名商的口碑与认知提供了极大助推。
包括后来加入的思念水饺、英菲尼迪等赞助商,无一不是在打温情居家牌,以求与节目最大程度的契合。
与此同时,赞助商还在终端销售点设立节目相关活动,及时更新微博、微信,配合节目推进,在提升自己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是对节目最好的宣传。
3.相关品牌节目、游戏等的联合推出一档电视节目的推出,仅仅依靠自身的宣传有时会显得势单力薄。
如果可以进一步开发相关的节目和游戏,进而形成一个体系,电视节目的宣传工作就会显得游刃有余。
《爸爸去哪儿》正是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
《爸爸去哪儿》在第一季结束以后,拍摄了同名电影,并在大年初一欢乐上映,创下了影院上座率新高。
在第一、二季的中间空档期推出一部电影,使得《爸爸去哪儿》并未走出人们的视线,为第二季的播出造足了势。
另外,爸爸去哪儿系列益智游戏的推出,是节目营销的另一种手段。
相对于电影短期能吸引大量观众,但作用时间短的情况,游戏可以说是为节目做绵延不断宣传的好方法。
游戏的受众还是集中在中青年身上,而这个年龄段在网络平台的交流也相对频繁,可以说也是对节目的另一种潜在宣传力量。
游戏的推出激发了这一潜在的宣传力量,为节目的营销提供了新的帮助。
4.嘉宾观众的良好互动电视节目上映前后嘉宾与观众的互动,是提高节目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爸爸去哪儿》在播出之前,先是举行了一场首映观影礼,嘉宾与观众亲密互动,为节目的良好收视率
奠定了基础。
节目播出中,又接受《快乐大本营》、《老爸老妈看我的》等节目的邀请,与观众分享节目录制中的点滴趣事以及育儿经验,这是对节目的进一步宣传与营销。
第二季节目开机之前,《快乐大本营》做了几期关于亲子类的节目,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第二季嘉宾的猜想与热议,为第二季节目的推出赚足了眼球。
第二季拍摄过程中,《快乐大本营》又邀请第二期嘉宾逐一登场,与大家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档节目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嘉宾观众互动方案,成功推动了节目的营销。
三、结语
电视节目的质量决定了节目口碑,而节目的营销则对盈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否做好电视节目的营销对节目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只有对成功的节目营销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开发出一套适合自身的营销方案,才能确保电视节目的有效推行。
作者:孙琳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