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1、管理的决策就是听取多数人的意见,与少数人商量,然后自己作出最后决定。
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作为领导做事要当机立断,不要太过于计较眼前的得失,世上
的所有机会常常都是转瞬即逝,人们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只有瞄准目标,当机立断,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3、犹豫不决是机遇的敌人,是人们走向胜利的障碍。
4、一个好的决策需要做好三个步骤:一是明确目标;二是选出最优方案;三是对已选方案
所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评估。
5、风险与利益是成正比的。
利益的多少等于人们所能承担风险的大小。
6、决策始于远见:领导要有远见能力。
7、一个繁荣的朝代不会骤然灭亡,同样一个经营完善的公司不可能突然倒闭,之所以会产
生这种后果,必定是经过长久的积累形成的。
8、俗话说:“要放眼整个森林,不要盯在一棵小树上。
”只有思维开阔,立足长远,才能避
免决策的失误,这样做出的决策也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9、决策者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逐渐提升自己的决策能力。
第一,要掌握充分的信息。
第二,
当领导者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后,还要做到深谋远虑,分析这些信背后隐藏的意义是什么,要清楚这些信息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三,要发挥自己的逻辑推断能力。
第四,领导者应有过人的勇气,这样才能使自己下定决心去改变现状,因为为将来所做出的改变,很难得到众人的理解。
10、决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点子是人想出来的,决策是人经过思考得出的。
11、北大总裁班特聘教授、“中国领导力教母”谭小芳有这样一则培训题:荷叶上共三
只青蛙,其中有一只青蛙决定要跳到水里。
请问过了一会儿后,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
这道看似简单的题,却能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
在课上,学员们纷纷发言,从各种角度对问题做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
有人说,荷叶上有两只青蛙,小孩子都会算,最简单的算术题:3-1=2;有人说,荷叶上有一只青蛙,原因是青蛙也像人一样有从众心理,会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反应。
如果荷叶上有一只青蛙跳下水,那么荷叶上的两只青蛙跳下水的几率各为50%,因此,荷叶上就会只剩下一只青蛙。
这两种答案比较符合一般人的思维模式,但事实上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
谭小芳给出了两种逆向思维的答案。
第一个答案是,荷叶上有三只青蛙。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答案呢?其实,再认真读一下题目就明白了。
荷叶上有三只青蛙,其中有一只青蛙决定要跳到水里。
请问过了一会儿后,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原来决定跳下水的那只青蛙只是做了一个决策而已,实际上并没有行动,它还是蹲在荷叶上。
有人或许会问:“什么是决策?”决策就是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出最佳的方案的过程。
那只青蛙只有决策而已,而并没有行动。
第二个答案更令人感到神奇,就是荷叶上一个青蛙也没有。
这个答案有两种解释:一是,决定跳水的青蛙,不仅决策了,还行动了,而且它还是其它两只青蛙的领导,它的行动必然会使其它两只跟着跳下水,所以荷叶上就不存在青蛙了。
二是,三只青蛙蹲在荷叶上,荷叶才保持平衡的状态,如果一只青蛙突然跳水,肯定会引起荷叶的倾斜,于是其他两只青蛙也被带入水中,最后荷叶上就没有青蛙了。
除了以上答案,这则趣味题可以引发领导者关于决策的更多思考。
首先,人们知道决策时,要考虑后果。
企业的决策会使社会、经济产生变化;领导的决策会对团队成员、下属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企业或者组织的存亡问题;其次,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或组织受到“关联方”的影响。
比如:合作公司之间存在着无法摆脱的裙带关系,企业与客户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关联方发生变化,也会无意
地对自身造成影响。
事实上,每个人在决策时都是一种选择的过程。
有人这样比喻:同样是苹果,种类却不尽相同,有酸有甜,有脆有面,有红有青。
如果一个人原本喜欢吃又脆又甜的“红富士”,却拿到了又酸又面的“黄香蕉”,而且一吃就是一辈子。
这就是决策的后果,它会影响未来的人生。
12、一个人最大的本领就是用人的本领。
13、战略思维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是否赢利、过去的做法是否有效和企业能
否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