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培训课件
质守恒等规律。
模拟研究法
二、火灾研究基础
2、建筑物火灾危险度GR分析——表示建筑物本 身的破坏作用
GR= Qm C+Qi B L
W Ri 式中 Qm ——可移动的火灾负荷因子;
C——易燃性因子; Qi ——固定的火灾负荷因子; B——火灾区域及位置因子; L——灭火延迟因子; W——建筑物耐火因子;
Ri ——危险度减小因子;
二、火灾研究基础
3、建筑物内火灾危险的IR分析——表示对 建筑物内人员和物质的伤害
IR=H D F
式中 H——人员危险因子; D——财产危险因子; F——烟气因子;
二、火灾研究基础
4、火灾危险性分析的意义
根据火灾危险性分 析的计算结果,可以考 虑相应的防火措施。
1)GR较大时,建议该区 域采用自动灭火系统;
一、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3、控制工艺参数 控制温度 投料控制 防止跑、冒、滴、漏 正确的紧急停车处理 4、自动控制和安全保护装置的运用
二、火灾爆炸事故的扑救与控制
(一)火灾的发展过程
如图所示,火灾发 烟
展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
气 层 平
火灾初起阶段(OA) 均
发展阶段(AC)
温 度
熄灭阶段(C点以后)
时间
(二)、火灾爆炸事故的扑救
1、灭火 所谓灭火是指针对火灾发生的场所
和火灾特点,通过统一指挥、协调组织 ,利用不同的灭火原理、采用不同的灭 火剂,积极有效的扑灭火灾,减小其损 失的过程。
(二)、火灾爆炸事故的扑救
根据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同样 可分为10区、 11区和人非爆炸危险场所三级 。
三、爆炸
5、民用爆破器材可分为:工业炸药、起爆器材 、传爆器材和专用民爆器材四类。
6、民用爆破器材的主要危险性 敏感易爆性 遇热易爆性 机械作用危险性 静电危险性 爆炸破坏性 毒害性
三、爆炸
7、爆炸破坏性 爆炸火球对物体的直接作用 空气冲击波的作用 固体飞散物的作用 地震波的作用
3、爆炸的分类 1)按照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分 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 核爆炸 2)按燃烧爆炸时的压力情况分类 定压燃烧 爆炸转爆轰型的爆炸
三、爆炸
4、爆炸环境的分类
1)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 根据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气体
、蒸气爆炸危险环境可以分为: 0区、1区、2 区和非爆炸区四级。 2)粉尘、纤维爆炸危险场所
分解燃烧:指受热过程中伴有热分解现象的燃烧。
表面燃烧:指固体表面,由于热分解的结果而产生碳 化作用。在无定形碳的固体表面与空气相接触的部位 ,会被点燃而生成炭灰,以使燃烧继续下去。
一、火灾
4、火旋风:由于风向 、地理形态、建筑物 的影响,火灾在蔓延 过程中形成的旋转火 焰。 有垂直火旋风 和水平火旋风之分。
一、火灾
5、轰然: 轰然的定义:
室内火灾由局部火向大火转变,转变完成后,室内所 有可燃物表面都开始燃烧;
室内燃烧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转变,转变使得火灾 由发展期进入最盛期;
在室内顶棚下方积聚的未燃气体或蒸汽突然着火而造 成火焰迅速扩展。
判断依据: ①上层热烟气平均温度达到600℃; ②地面处接受的热流密度达到20kW/m2。
(一)基本概念
一、火灾
1、燃烧:是一种激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2、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温度(火源)
可燃物
温度(火源)
氧化剂(助燃物)
氧化剂(助燃物) 燃烧三角形
一、火灾
3、燃烧的分类 扩散燃烧:指可燃气体分子和空气分子相互扩散、混
合,当其浓度达到可燃极限范围时,形成火焰使燃烧 继续蔓延和扩大。
蒸发燃烧:指液体蒸发产生蒸气,被点燃起火后,形 成的火焰温度进一步加热液体表面,从而加速液体的 燃烧。
安全生产技术Ⅱ
他山来客
引例
在贮存和使用电石的生产场所,应
注意
。
A、防火; B、防潮; C、防爆;
CaC2
H
2O
Ca
OH
2
C2
H
2
C2H2 O2 CO2 H2O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内容提纲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交通运输安全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第一讲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第一章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2)IR较大时,建议采用火 灾早期报警系统;
3)当二者都较大时,建议 采用双重保护系统。
自动灭火 不需保护
双重保护 自动报警
三、爆炸
1、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通过物理的或 化学的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 出巨大的能量而做机械功的过程。
2、爆炸的特征:爆炸点周围介质有急剧的 压力突变。
三、爆炸
三、爆炸
8、爆炸三要素 反应过程的放热性 反应过程的高速度 反应生成物含有大量的气态物质
三、爆炸
9、影响炸药爆炸危险性的主要因素
➢ 炸药的性质 ➢ 装药的临界尺寸 ➢ 炸药层的厚度和密度 ➢ 杂质及其含量 ➢ 周围介质的气体压力 ➢ 壳体密度 ➢ 环境温度 ➢ 环境湿度
三、爆炸
10、烟花爆竹的主要危险因素
一、火灾
6、回燃:由于通风条件受到限制,燃烧所形成 的大量可燃气体在通风条件得到改善时,所形 成的“死灰复燃”现象称之为回燃。
7、火灾:是指失去控制而蔓延形成的一种灾害 性燃烧现象。
一、火灾
8、火灾的分类 1)根据火灾的发生场所分 森林火灾 建筑火灾 工业火灾 城市火灾 2)根据可燃物的形态分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二、火灾研究基础
1、火灾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
火灾双重性——随机性和确定性
随机性是指火灾在何时、何处发生等是不确定
的,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他却遵守一
是指如果在某一特定场合下发生的火灾
,会按基本确定的过程发展,火灾燃烧、火烟
流动等都遵循确定的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物
➢ 非法生产现象严重 ➢ 企业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条件 ➢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 从业人员素质低 ➢ 烟火药配方中使用禁用、限用原料 ➢ 缺乏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第二章 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火源
助燃剂 可燃物
一、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1、控制和消除火源 控制明火 减少摩擦与撞击 避免电器火花 2、控制危险物料 根据物料的物化特性采取措施 注意系统的密闭及负压操作 加强通风置换 利用惰性介质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