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优秀教学设计 教案

海底两万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快速阅读”的阅读方法,掌握“快速阅读”方法的知识要点。

2.能力目标:通过速读《海底两万里》,了解作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读全文。

教学难点: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导入
多媒体展示片段:
A.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做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B.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鲜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底花园和草地。

学生齐读这两个片段。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
学生回答:《海底两万里》。

二、走进作者
儒勒·凡尔纳(1828年—1905年),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被称作“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代表作】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三、阅读方法指导
(一)什么是快速阅读
速读可以使你更快地阅读资料,在短期记忆中你可以掌握更多,所以也会理解得更好。

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方法是,每一段读更多的文字,减少读每一段的时间,使用指示物和
减少回读。

(二)速读的基本要求
1.避免发声。

2.减少注视点。

3.缩短眼停时间。

4.避免回视。

(三)速读的主要方法
1.浏览法。

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
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

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
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2.扫读法。

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
种快速阅读方法。

3.跳读法。

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
读方法。

4.寻读法。

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急需的有关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资料中搜寻查找的一
种快速阅读方法。

5.猜读法。

猜读法是指在读书读文章时,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对后
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

(四)快速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第二、提高整体识读的能力。

第三、正确处理好阅读速度与理解、记忆的关系。

一般来说,快速阅读的理解率应保持
在70%左右的水平。

四、故事情节梳理。

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阅读《海底两万里》,完成下面表格:
航海路线遭遇的险情解决办法
太平洋在海底森林狩猎,遇到一对角鲨因角鲨视力不好,全体伏倒在地,
逃过一劫
【第二课时】
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身临其境,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

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的人,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人。

一、对话人物
(一)尼摩船长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小说里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

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他如大海一般兼具热情、冷酷、和善、危险、温和、暴躁、随和、任性……他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

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的同时,又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但他的良心从没有被残酷的生活经历磨灭过。

潜水艇触礁搁浅
借助五天后太平洋的涨潮返回海洋太平洋(经托雷斯海峡)
到附近陆地休憩,遭到土著人围攻
潜艇的扶梯通了电,土著人无法上潜艇,纷纷逃跑
印度洋
在锡兰采珠场参观,为了救被鲨鱼攻击的采珠人,尼摩船长与鲨鱼搏斗
在危难关头,尼德·兰一叉刺中鲨鱼要害,将其杀死
红海(阿拉伯隧道)
在捉捕儒艮时被报复,小艇差点被儒艮掀翻
尼德·兰用捕鲸叉刺中了儒艮的心脏
在南极圈遭遇冰川封路;
潜艇潜到更深的水层去,选择从冰山底下穿过
南极海域
在南极点,遭到浮冰围困,潜艇再次搁浅,面临缺氧危险
众人轮流凿冰,并用沸腾的开水喷射冰,最后撞开冰层
遭到章鱼袭击
船员集体用斧头与章鱼肉搏,最后击退章鱼
大西洋
参观复仇者号的坟墓时,遭到一艘战舰的攻击
尼摩船长下令用鹦鹉号攻击战舰底部,击沉了战舰
北冰洋(挪威西海岸海域)
教授、尼德·兰和康塞尔准备从艇上逃跑时遭到大漩涡
教授、尼德·兰和康塞尔被漩涡抛入水中,被渔民救起,在小岛脱险
(二)彼埃尔·阿龙纳斯
生物学家,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

(三)康塞尔
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

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主人的一片忠心,当阿龙纳斯教授遭到意外被抛进海里,生命危在旦夕时,是康塞尔奋不顾身的跳进海里,陪他一起游,直至获救。

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

(四)尼德·兰
是个比较原始的人,一个野性十足的捕鲸手。

他也会赞叹极地的美,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牛排,小牛肉,小酒馆里的酒,在陆地上自由地行走。

他性情火爆,受不了被监禁,总是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

二、《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

即:船长尼摩、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仿照例句,说说你最喜欢的人,说说理由。

例如:我最喜欢尼摩船长,因为他搏斗鲨鱼勇救采珠人,是一个勇敢、内心炽热、同情贫苦人的人。

我最喜欢尼摩船长,因为他在潜艇在南极被浮冰围困时,下令用沸水喷射,最终冲出冰墙,是一个英勇顽强,不畏艰难的人。

我最喜欢康塞尔,因为他将自己贮存的氧气给阿龙纳斯教授使用,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

三、对话文本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

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

(一)巧妙地构思,惊险的情节
小说线索分明:发现海怪——追逐海怪——被囚于鹦鹉螺号——海底探险——逃出鹦鹉螺号,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场面描写惊险紧张,波澜起伏,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比如小说一开头人们对“海怪”的种种猜测,充满了悬念。

在海底遨游时历经的与章
鱼、鲨鱼搏斗等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二)科学性与幻想的巧妙结合
作者以超凡的想象力和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幻瑰丽的海底世界,描绘了栩栩如生的奇观异景。

比如海底森林、珊瑚墓地、古城遗址等。

书中在阿龙纳斯教授和尼摩艇长的对话中包含了大量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候方面的知识,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时,还能够轻松的获取科学知识。

(三)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小说通过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了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无论是博学多才,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沉着神秘的尼摩艇长,还是性格暴躁,有着顽强斗志,崇尚自由、技艺高超的内德.兰德都让读者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