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运用基础(第十章)

汽车运用基础(第十章)


汽车运用基础
§10-3
汽车技术档案
汽车技术档案一般由车队负责建立,由车队的车 管技术人员负责填写和管理。为了适应总成互换修理, 汽车技术档案也可按总成立卡,随总成使用归入汽车 技术档案内。汽车在检测、维修、改造时,必须随带 技术档案进行有关项目的填写。汽车办理过户手续时, 技术档案应完整移交,接收汽车单位应注意查收汽车 技术档案。汽车被批准报废后,车管技术员办完报废 处理手续并记入技术档案中,然后将技术档案上交有 关部门保存。
汽车运用基础
§10-2
汽车的技术经济定额管理
A = A1Q1 + A2Q2 + A3Q3 式中:A — 平均先进定额; A1 — 先进面上的平均定额; A2 — 总体面上的平均定额; A3 — 落后面上的平均定额; Q1 — 先进面所占百分比,约30%; Q2 — 总体平均面所占百分比,约50%; Q3 — 落后面所占百分比,约20%。 三面统筹法适用于制订工时消耗定额、材料消耗 定额等,特点是定额比较稳妥,能够从整体出发,照 顾后进。使用时要注意先进面、总体平均面和落后面 各占的百分数不能相差太悬殊。若对计算出的平均先 进定额不满意,可凋整先进面、总体平均面和落后面 的比例,重新确定定额。
汽车运用基础
§10-1 概述
“强制维护”:强制维护是在计划预防维护的基础 上进行状态检测的维护制度。它是预防为主的方针,对 汽车按规定的行驶里程或时间间隔进行强制维护,在执 行计划维护时结合状态检测,确定附加维护作业项目, 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汽车早期损坏。 “视情修理”:是随着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和维修 市场变化而提出的。汽车经过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根 据需要确定修理时间和项目(包括作业范围、作业深度), 这样做既可以防止延误修理而造成技术状况恶化,又可 以避免提前修理造成浪费。
汽车运用基础
§10-3
汽车技术档案
一、汽车技术档案的建立 各运输单位和个人必须逐车建立汽车技术档案, 并应认真填写,妥善保管。汽车技术档案的格式由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统一制订,以使其内 容和格式做到统一,便于管理。 汽车技术档案应作为发放、审核营运证的依据 之一。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督促指导运输单位和个 人建立汽车技术档案,对未建档案或档案不完整的 汽车,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不予发放营运证。
汽车运用基础
§10-2
汽车的技术经济定额管理
3.发动机大修间隔里程定额 发动机大修间隔里程定额是指新发动机到大修, 或大修到大修之间所使用的里程限额,按型号和使用 燃料类别等分别制订。 4.汽车大修费用定额 汽车大修费用定额是指汽车大修所耗工时和物料 总费用的限额,按汽车类别和型式等分 别制订。它 是考核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定额。 5.汽车新度系数 汽车新度系数是综合评价运输单位汽车新旧程度, 保持运输生产力和后劲的一项重要指标,可用下式表 示: F = Cg / Cy
汽车运用基础
§10-2
汽车的技术经济定额管理
3.技术经济定额指标的考核 技术经济定额指标的考核应分类进行,如对驾驶员 考核油耗.维护与小修费用、轮胎行驶里程等;对维修 工考核维护与小修费用、大修费用、大修间隔里程等; 对考核汽车完好率、平均技术等级、汽车维护与小修费 用、轮胎行驶里程等;对考核汽车完好率、平均技术等 级、汽车新度系数等。汽车完好率、平均技术等级、汽 车新度系数这三项指标是综合体现运输企业技术管理水 平、技术装备素质和企业发展后劲的主要指标,考核这 些指标,对运输企业保持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克服汽车使用短期行为有着重大作用,有利于实现运输 汽车的良性循环(包括运力新增和汽车不断更新)。
汽车运用基础
§10-4
汽车技术档案
一、汽车汽车停驶、封存与租赁 汽车停驶、封存和租赁是汽车技术管理的一项经常 性工作,也是关系到保护好运力、避免运力浪费的一项 比较重要的工作。 1.汽车停驶 凡部分总成的部件严重损坏,在较长时间内配件无 法解决又不符合报废条件的汽车,车型老旧无配件供应 但尚有改造价值的汽车,由汽车使用管理单位作出技术 鉴定,按车型、数量、停驶原因和日期上报企业主管部 门批准停驶。经批准停驶的汽车,应指定专人负责妥善 保管,并积极创造条件修复,以恢复运力。汽车在停驶 期间,应选择适当地点集中停放(与完好车隔开),原车机 件不得拆借、丢失。汽车在恢复行驶前,应进行一次维 护作业,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参加营运。
汽车运用基础
§10-2
汽车的技术经济定额管理
(2)比例法 比例法是把最先进的水平、最可靠的水平和最保 守的水平,按l:4:l的比例进行平均计算,公式如下: A = (A4 +A5 ×4 +A6)/6 式中:A4 — 最先进水平的干均定额; A5— 最可靠水平的平均定额; A6— 最保守水平的平均定额: 比例法适用于制订增长性定额,如汽车在修间隔、 汽车维修质量等;不适用于降低性定额,如大修工时 和物料消耗定额。
汽车运用基础
§10-2
汽车的技术经济定额管理
汽车的技术经济定额是运输和维修业户在一定的 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经济活动时所应遵守或达到的 限额,是实行经济核算、分析经济效益和考核经营管 理水平的依据。 一、技术经济定额指标 汽车运输企业的主要技术、经济定额和指标有:行 车燃料消耗定额、轮胎行驶里程定额、轮胎翻新率、 汽车平均技术等级、完好率、汽车维护与小修费用定 额、汽车大修间隔里程定额、发动机大修间隔里程定 额、汽车大修费用定额、汽车新度系数、小修频率共 计十一项。
第十章 汽车技术管理
学习目标 了解汽车技术管理的原则。 掌握汽车技术经济定额管理方法。 了解汽车运用效能管理方法。 学习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汽车的技术经济定额管理 第三节 汽车技术档案 第四节汽车运用效能管理
汽车运用基础
§10-1 概述
汽车技术管理是指对汽车规划、选配使用、检测、 维修、改装、改造、更新与报废全过程的综合性管理。 其中汽车规划,选配、新车接收以及汽车使用前的准 备,是汽车前期管理;汽车使用、检测,维护。修理 是汽车中期管理;汽车改装,改造、更新、报废是汽 车后期管理。汽车技术装备管理,汽车技术档案管理、 汽车技术状况等级鉴定管理、汽车技术经济定额指标 管理以及汽车停放租赁、停驶、封存和折旧等,属于 汽车基础管理的范畴。
汽车运用基础
§10-4
汽车技术档案
3.汽车租赁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运输单位出现了汽车 租赁的情况。加强租赁汽车的管理,对保持其良好技 术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汽车租赁期限一般不宜过短, 以一个大修周期为宜。在汽车租赁期间,应按规定填 写汽车技术档案,认真执行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制度, 保持车况良好。租赁汽车的技术档案,技术经济指标 完成情况和技术状况等级情况(包括租赁期满后的车况 要求)等考核内容,由出租和承租双方同时记录和考核, 应在鉴定租赁协议时予以明确。
汽车运用基础
§10-1 概述
技术管理的原则概括起来说,就是预防为主和技术 与经济相结合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
“预防为主”:是汽车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只有 做好事前的预防性工作,才能使汽车经常保持良好的技 术状况,尽量减少故障频率,保证安全生产,充分发挥 汽车的效能,降低消耗,延长使用寿命。
“择优选配”:是指汽车在购置前就要首先考虑运 输市场的具体情况和运行条件,合理确定各种不同车型 的最佳配比关系(如:大、中、小型车的比例等),满足 实际使用的需要。
汽车运用基础
§10-4
汽车技术档案
2.汽车封存 凡技术状况良好,因其它原因(主要指运力过 剩、驾驶员不足、燃料短缺等非技术性原因)需要 较长时间(如半年以上)停驶的汽车,按规定办理审 批手续后可作封存处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封存期间不进行效率指标考核,但一定要做好停驶 技术处理,妥善保管,定期做必要的维护、保持车 况良好。启封使用时,要进行一次认真的维护作业, 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参加运行。 营运汽车的停驶与封存情况,应记录在汽车技 术档案和维修卡上,停驶、封存车的维修卡,要缴 回公路运管部门,否则不予办理有关手续。
汽车运用基础
§10-3
汽车技术档案
汽车技术档案是指汽车从新车购置到报废整个 运用过程中,记载汽车基本情况,主要性能,运行使 用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检测和维修记录以及事 故处理等有关汽车资料的历史档案。这种档案对了解 汽车性能、技术状况及掌握汽车使用、维修规律,为 汽车维修、改造和配件储备提供技术数据和科学依据, 也为评价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提供依据,还可为汽车 制造厂提高制造质量提供反馈信息。因此,它是汽车 技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应认真做好 这一项工作。
汽车运用基础
§10-2
汽车的技术经济定额管理
式中:F — 汽车新度系数; Cg — 年末单位全部运输汽车固定资产净值; Cy — 年末单位全部运输汽车固定资产原值。 一般来说,运输单位汽车新度系数逐年呈自然下降 状态,对它的数值要求应稍有下降,保值或增值应视单 位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低于0.52。 6.小修频率 小修频率是指每l000km发生小修次数(不包括各级 维护作业中的小修)。 技术经济定额指标是汽车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运 输汽车主管部门、运输和维修业户都必须加强技术经济 定额指标的管理。
汽车运用基础
§10-1 概述
“正确使用”: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 汽车性能、结构和运行条件等,掌握汽车的操作和运 用规程,正确使用。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是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 段,定期正确判断汽车的技术状况。它包括两重含义: 一是对所有从事运输的汽车视其类型、新旧程度、使 用条件和使用强度等制定定期检测制度,使其在行驶 一定里程或时间后,按时进行综合性能检测,以达到 控制运输汽车技术状况的目的。同时这种方法也可通 过对维修汽车的定期抽检,监督维修质量。二是定期 检测结合维护定期进行,以此确定维护附加作业项目, 掌握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同时通过对汽车的检测 诊断和技术鉴定,确定汽车是否需要大修,以便实行 视情修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