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6)家长会发言稿

三(6)家长会发言稿

追逐阳光2007----2008学年下期三(6)班家长会发言稿各位家长: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老师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你们对我们班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感谢你们对我们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约请家长朋友来,和我们老师一起,主要目的就是研究一下这一学期同学们面临的任务,制定好措施,通过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搞好学生的工作,使每位学生在本学期都能取得或多或少的进步,为使每一位同学都健康,活泼的成长而共同努力。

我相信各位家长在你的事业有成之际,也很希望看到孩子茁壮成长,你才感到快慰。

今天在这儿我主要讲以下几方面内容:一、小学部的基本情况。

学部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及深圳地区具体要求,开足开齐学科课程,全面开设选修课程,积极尝试校本课程,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全面培养学生素质。

去年,我们已经成功地晋升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教育上,深入抓好常规管理,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全面提升生命质量;教学中,采用“有效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我们还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已承担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的科研任务;积极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以求全体学生都能在我们学部得到全面、真实地提高。

“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方法,为鲜活的生命奠基”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我们秉承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努力实践清华的校风—“行胜于言”。

二、班级的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44人。

其中女生17人,男生27人。

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努力,班级建设上也扎扎实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进步。

让我们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同时,我们班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从整体来看学生思维活跃,三(6)班班风好,学风正,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课间文明、课堂纪律,还是劳动卫生及各项活动中均能按学校的要求去做,受到好评。

多次被评为学校星级班。

这跟我们6班的每一位学生努力和在座的每一位家长的支持都是分不开的,请允许我再一次向支持我们学校工作的家长表示感谢,我也真诚地为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而骄傲,也为学生所取得的一个个优秀的成绩而自豪。

以下为期中测试成绩的分析,排名不分先后。

期中测试总分前20名(三科平均分95以上)刘小漓俞天徐威付艺雯郑亚洁宋子龙汪子健潘世豪陈家乐温嘉添雷奕航林宝珠张琳珊涂振宇柏柯吴孟华安玉婷韦文健李霖鑫杨嘉蕊李芝惠语文95分以上:(17人)刘小漓俞天徐威郑亚洁宋子龙潘世豪陈家乐雷奕航林宝珠涂振宇吴孟华韦文健李霖鑫杨嘉蕊李芝惠余庭舟刘威数学95分以上:(24人)刘小漓俞天徐威付艺雯郑亚洁宋子龙汪子健潘世豪陈家乐温嘉添雷奕航张琳珊涂振宇柏柯吴孟华安玉婷李霖鑫杨嘉蕊郑任辰王喻康张乘帆高锐肖煊峰胡向庭英语95分以上:(26人)刘小漓俞天徐威付艺雯郑亚洁宋子龙汪子健潘世豪陈家乐温嘉添雷奕航林宝珠张琳珊柏柯安玉婷韦文健郑任辰王喻康倪韬余庭舟高锐范胜楠郑镇明杨心媚杨雨来兰逸翮数学进步最大的学生是:许宝珠为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情况介绍。

(略)三、重视家庭教育。

家长的善导是家庭教育的黄金,要掌握孩子的心理,抓好萌芽教育,才能使孩子逐渐步入正轨。

教育孩子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们的责任。

学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提高和进步,是我们老师的愿望,也是家长们的愿望。

我希望家长朋友多费点心思,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

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是该适当的批评,但是孩子很尽力,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这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面对成绩差的孩子,家长不应该一味的责备,更不应该放弃. 我们中国的家长,这个手指头(食指)最发达,动不动就指着孩子骂,“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怎么这么笨啊!滚到一边去!”孩子在惊吓中长大,哪来的自信心呢?没自信能做好什么事呢?有的家长跟我说:“我那孩子我说一句他顶十句,一点都不听话。

”其实动物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是处于格斗状态的,人是高级动物也不例外,你骂孩子,孩子处于紧张状态,他会有一种自然的自我保护心理,顶撞很正常,而且这时候他很难接受人家的说教。

我们应该换一种方法,把食指变成拇指,常夸孩子。

在行政圈流传着这么一句笑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在行政圈是一句笑话,对我们教育孩子来说这是一句确确实实的真理啊,你常夸孩子这个好那个不错,你会发现他真的变好了,你要是天天责骂孩子这不行那不行,你的孩子会越来越差的。

别怕夸孩子他会骄傲,如果他没达到第一怎么会骄傲呢,他只会不断进步。

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拇指别用食指。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

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同学们提高成绩的保证,学生们只有好好的遵守这些纪律,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才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

加强纪律观念,做到文明守纪,就显得格外必要。

要教育学生明白,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的遵守规矩的人,才能够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够使自己进步。

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

人也是这样,不要幻想什么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带来的是绝对的放纵。

假如哪个学生在遵守纪律方面做得不好,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对于那些刻苦学习,一心求学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对于我们班级也是一种伤害,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3、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和老师联系,及时沟通。

我们班级的学生比较多,我作为班主任和各位家长的联系不是很频繁,其他老师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了。

我觉得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首先要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家长和老师们携起手来,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做到真正有效果。

家长朋友们多和老师们取得联系,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形成一种前进的动力。

现在,有个别的学生家长老师两头瞒,自己落得一个逍遥自在,结果可想而知。

假如我们提前做好了这部分学生的工作,我想至少可以使他们更进步一些,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交流。

4.理智爱子的问题。

大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

”溺爱是一种低本能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吃喝拉撒睡是爱,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爱。

孩子在同样的年龄段里,同时走进同一的学校,在同样的班级里就读,授课的时间是相同的,教学环境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则是区别很大的。

这种分化的原因,并不在于学校教育质量,而在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

所以只强调学校教育质量,而不检查自己家庭教育配合的家长,是教育知识比较空白的。

如果打个不很恰当的比喻,老师好比医生,父母好比护士,学生好比住院的病人,医生的主要任务是下药,父母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父母要全面而准确估计孩子的智力。

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对孩子的智力水平作全面的考核,并做出切合实际的准确估计,这种评估不能过高,也不可过低,过高和过低都会导致家庭施教的不准确。

错误和不准确的估计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绪。

有的家长在没有全面摸清孩子智力水平的情况下,单凭某一学科或某一单元的学习成绩就盲目断定孩子“笨”,还有的家长盲目过高估计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

错误的作纵向比较,拿自己儿时的水平与当代孩子作比较,这种比法误差也很大。

那时我们的童年只会玩弹弓、掏鸟窝,现在他们会踢足球、上网,农村中有句俗话叫“庄稼看人家的好,孩子看自己的好”这一习惯意识在我们这代人中还是十分明显。

所以在自己孩子婴幼儿阶段怎么看也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慧,有的还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做过一两件让自己吃惊的事就会念念不忘,但到了上学后比较就看到了差距,甚至就心灰意冷,这就是对孩子智力估计失误所造成的。

作为孩子父母,一定要看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5.教育孩子与同学友好相处。

同龄人之间在一起很容易自由交流、无拘无束。

学生之间是非常纯洁、正直的友情。

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一些行为,比如在进行各种评选时,往往是好朋友站出来当众指出同伴的不足之处而且言辞非常尖锐,但下课后两人关系又十分融洽,这一点,我们成年人难以做到,这就是儿童的天真与单纯。

同学之间在一起相处难免发生一些“矛盾”,有孩子常常在老师和家长面前数落对方的不是,试图借助大人的力量来化解矛盾,这是儿童的普遍心理。

而我们一定要全面了解实情,教给孩子与人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方法、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有些家长处理得很好,孩子回家反应与同桌有矛盾,影响自己的学习,家长并没有找老师给孩子换位子,而是要我别给她调位,让她自己去处理与同桌的关系,后来两位同学不仅很难发生口角,而且成了好朋友,用不恰当的话来说,这个孩子有了“化敌为友”的能力。

所以,在看待同学关系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充当孩子的保护伞,而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家长认为孩子在校与同学发生了矛盾就是受欺负了、受委屈了,其实不然。

其一、身体接触就算打架吗?有孩子在下课时喜欢拍一拍同伴,这其实是表示友好,是儿童的天性,有孩子来回地打就有可能使一方获胜、另一方哭诉着来找老师,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矛盾,不能只顾护短指责别人、为自己的孩子撑腰,这样不仅容易吓着别的孩子,也不利于自己的孩子。

其二、一个巴掌拍不响。

我们要详细了解事情,引导孩子分析自己的不足和过失,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特别是换位思考,多一分理解与包容,少一些挑剔和埋怨。

从小就懂得谦虚和礼让、学会理解和尊重,将来他们就更能适应社会,更有发展空间。

当然,我并不是让学生成为懦弱的孩子,受到伤害忍气吞声。

如果,同学的行为太过分,还是要告诉老师和家长,这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同学的及时帮助。

6.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

不少家长送孩子上学,考高分,是唯一的目标。

因此,他评价孩子只看孩子的成绩单。

对此,我们十分理解,但我们必须更注意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等。

其实,当今社会,对于一个人来说,会做人比会读书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有些家长,孩子一次考试不好,心里就不舒服,可是,孩子存在严重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问题却无所谓。

现在有的孩子不懂感恩,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宽容和谅解,什么都是他该得的,以自我为中心,稍不满意就发脾气,这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2003年,巧克力之父弗斯贝里的公司获准登陆中国市场,他就发出了招聘公告。

公告很简单,是这样写的: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回答下面四位著名认识人士到底在说什么。

1.1954年4月2日,苏黎士联邦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邀请爱因斯坦回母校演讲,爱因斯坦在演讲中说了这样的几句话:“我学习中等,按学校的标准,我算不上是个好学生,不过后来我发现,能忘掉在学校学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