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稳定理论基本概念
态。
2. 什么是结构的第一类稳定问题(分支点失稳),什么是结构的第二类稳定问题(极值点失稳)?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类稳定问题:失稳前后平衡形式发生..
变化的失稳现象。
第二类稳定问题:失稳前后变形形式不发生...
变化的失稳现象。
划分:按照结构或构件在失稳前后变形形式是否发生质变。
特征:第一类稳定-结构在失稳前后的变形产生了性质上的改变,即原来的平衡形式不稳定后,可能出现与原来平衡形式有本质区别的新平衡形式,这种改变是突然性的。
第二类稳定-结构在失稳前后变形的性质不变,只是原来的变形大大发展直到破坏,不会出现新的变形形式。
3. 判断结构平衡的稳定性准则有哪些?
静力准则、能量准则、动力准则
4. 什么是静力准则?
处于平衡的结构体系,收到微小扰动力后,
若在体系上产生正恢复力,当扰动除去后结构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则平衡是稳定..
的; 若产生负恢复力,则平衡是不稳定...
的; 若不产生任何作用力,则体系处于中性..
平衡,处于中性平衡状态的荷载即临界荷载。
(静力法只能求解临界荷载,不能判断结构平衡状态的稳定性)
5. 什么是能量准则?
当0>∆p E ,则总势能是增加的(p E 为最小值),说明初始平衡位置是稳定..
的; 当0<∆p E ,则总势能是减少的(p E 为最大值),说明初始平衡位置是不稳定...
的; 当0=∆p E ,则总势能p E 保持不变,说明初始平衡位置是中性平衡....
的。
6. 什么是动力准则?
处于平衡状态的结构体系,受到微小扰动,然后放松,若体系在原平衡位置附近震动,则体系的平衡是稳定的。
振动频率将随压力增加而减小,当压力达到某一临界值(临界荷载)时,频率为零且振动无界,则平衡是中性的。
7.结构稳定性问题与强度问题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稳定问题:属于整个结构或构件的变形问题,弹性稳定承载力取决于结构或构件的刚度。
强度问题:某一截面或某一点上的应力问题,按强度计算的承载力取决于截面上的应力和材料的强度。
8.在结构分析中,何谓一阶分析,何谓二阶分析?
一阶分析:针对未变形的结构来分析其平衡,不考虑变形对外力效应的影响。
二阶分析:针对已变形的结构来分析其平衡。
9.对于结构稳定问题,叠加原理是否还适用?为什么?
稳定问题不能应用叠加原理。
应用叠加原理应满足两个条件:①材料符合胡克定律,即应力与
()dx
l y'
2。
11.对于结构稳定问题,利用近似方法估计的临界荷载值是偏大、偏小,还是不能确定。
为什么?
偏大。
用能量法求解所得临界荷载比精确值高,因为假定的曲线不是真实曲线,相当于增加了约束。
12.轴心受压杆件整体失稳形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主要取决于截面的形状、几何尺寸、杆件长度、杆端的连接条件等因素。
13.什么是截面的剪切中心(扭转中心或弯曲中心)?
杆件弯曲时,截面切应力合力作用点通过的位置。
14.轴心受压杆件的承载力是由什么条件(因素)决定的?
轴心受压杆件的承载力是由稳定条件决定的,即满足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
15.圆形截面自由扭转时,其截面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截面绕杆件轴线转动,保持平面。
16.非圆形截面自由扭转时,其截面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截面除绕杆件轴线转动外,截面上各点还会发生不同的轴向位移而使截面出现凹凸,即翘曲。
17.窄长矩形截面长边为b,短边为t,其截面的扭转惯性矩(扭转常数)为3
3
bt
I
t
=
18.窄长矩形组合截面,长边分别为bi,短边为ti;那么,其整个截面的扭转惯性矩(扭转常数)
∑
=
=
n
i
i
i
t
t b
k
I
1
3
3
19.试画出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扭转时的剪力流。
20.非圆形截面自由扭转的特点是什么?
①截面翘曲相同、没有正应力。
②自由扭转时,杆件的所有纵向纤维不发生弯曲而保持直线,
因此杆件不发生弯曲变形。
21.非圆形截面约束扭转的特点是什么?
沿杆件轴线各个截面的翘曲不相同,杆件的纵向纤维将发生拉伸或压缩变形,并且两相邻截面间各纵向纤维拉伸或压缩变形不同,各纤维的正应力
σ也不同,因而杆件发生弯曲变形。
ω
22.什么是翘曲正应力?
截面上产生的纵向正应力
σ。
ω
23.什么是翘曲切应力?
与翘曲正应力平衡的切应力。
27.对于任何单轴对称轴心受压杆件,在计算对称轴的稳定性时,主要应该考虑杆件的屈曲,
30.在钢结构稳定设计中,所有荷载作用下的压弯杆件,均等效成两端等弯矩作用的压弯杆件来计
31.试解释:一压杆两端受到沿轴线方向的压力作用时,随着压力的慢慢增加,为什么会突然会发侧向弯曲变形?
32.试解释:一梁在最大刚度对称平面内作用弯矩时,随着弯矩的增加,为什么会突然会发生侧向弯曲变形?
33.试扼要、准确地叙述能量法(瑞利-里兹法或迦辽金法)计算工形截面弯扭屈曲临界荷载的全过程。
34.双轴对称工字形截面扭转时,翼缘上最大翘曲切应力发生在什么位置?
35. 一梁在对称平面内作用弯矩时,随着弯矩的增加,突然发生侧向弯曲变形。
这是什么现象?属于平衡分支点失稳还是极值点失稳?
梁的弯扭失稳或弯扭屈曲现象。
理想情况下,属于第一类稳定问题,即分支点失稳。
但实际梁在弯曲平面内和平面外都存在几何缺陷或荷载初始偏心,梁一受弯就会产生侧扭变形,实际梁的失稳属于极值点失稳。
36. 试说明预制混凝土T形截面简支梁桥,其梁间横隔板的主要作用。
作为侧向支撑,减小梁受压翼缘的侧向自由长度(即梁的跨度),增加梁的侧向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
37. 采用高强钢对结构的稳定性设计是否有帮助,为什么?
没有帮助。
弹性稳定承载力取决于结构或构件的刚度而不是材料的强度。
由22λ
πσE cr =可知,理想轴心受压杆件的临界应力与长细比、弹性模量有关。
试题类型
1名称解释2填空题3论述题4计算题。